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圣女贞德电影的探讨

陈韵琳

传奇历史事件「圣女贞德」发生时,以文字记述事件流传出去的方式尚未普及,因此事件留下来的属于史实的原始记录非常的少。但是圣女贞德的故事,却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舞台剧、歌剧(神剧)与各种电影版本中,这背后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

《 历史记载 》

  根据历史,英国和法国在中世纪结束进入文艺复兴世纪之交,发生了前前后后共一百年的战争(1337-1453),战争原因,当然跟争夺统治权、争夺土地有关,英国需渡海攻法,处境对英不利;但是法国重骑兵不敌英国长弓,加之英国擅长外交,导致法国出现走两国亲英亲法不定的地域,法国处境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两国势力互有消长,战事时间绵延甚久。这百年中,受害最重的是成为战场的法国土地上的农民。法国百姓对英国之愤恨情绪,成为日后民族国家兴起的心理原因。

  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继有三十年的党同伐异的内乱「玫瑰战争」( 1455-1485),法国也修生养息好一阵子,然后这两个国家同时进入政治史上辉煌灿烂的君权时代。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百年战争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地位,它把中世纪零散各自为政的封建领主统一进王权,也让世界零散不统一的封建政治,变作一个个君权鼎盛的国家型态,而艺术史,也随此渐渐走进脱离教会主控、以君王贵族为取悦对象的巴洛克时代。

  在这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圣女贞德扮演了让法国由劣势(几乎快被英国统一)转向强势,最后把英国驱离法国的关键人物。

  最让人讶异的,是圣女贞德农民出身、不识字、不懂战术,她唯一拥有的,是纯洁和坚定的信心,她深信她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国的,上帝站在法国这一边,法国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奇怪的是,圣女贞德掳获所有百姓的心,大家都要追随她,民心士气之盛,竟导致法国的查理王若要继续抵抗英国,非得利用圣女贞德不可。

  圣女贞德完全翻转法国兵败如山倒的裂势,这对英国影响不可说不大。更重要的是:如果贞德宣称上帝站在她那一边,是否上帝与英国为敌?因此英国非得把「上帝站在贞德那一边」,变成「魔鬼站在贞德那一边」不可。

  圣女贞德率领法军,经过八天激战,解了「奥尔良之围」,这是法国居劣势多年来第一次尝到胜利。

  随后贞德进军理姆斯。这简直誓次疯狂的行动,因为理姆斯就在敌人控制的区域内,不仅行军途中会遭受敌人的攻击,而且离后方远补给困难救援不易。可是这次行动再次看见它对百姓心理造成的士气影响──历任法王行加冕礼,都是在理姆斯的大教堂,因此进军理姆斯,意味着向英国宣布法王查理才是正统的。结果战役再次成功,查理加冕,正式从「布尔热王」变为「法王查理第七」。

  从此以后法国转败为胜,可是圣女贞德却转胜为败。下一场巴黎战役大败,贞德且在圣达尼修道院附近受伤。次年圣女贞德被法国亲英的勃良地人虏获,他们把贞德卖给英国,最后被全是亲英或亲勃良地的巴黎大学教授、主教们所组成的宗教法庭,在鲁昂宣判为巫婆异端,以火刑处死,她的骨灰从鲁昂一座桥上抛入塞恩河。在整个被捕到被焚的过程,因圣女贞德方能加冕的查理第七,没有任何意愿要营救圣女贞德。

  贞德牺牲后,法国义愤填膺,战役节节胜利,1453年除了加来一地,失土全数收回,英法百年战争终于结束。

  二十五年后(1456年),罗马教廷经过长期的重新审查,推翻1431年的判决,洗清圣女贞德的罪名,1909年,罗马教廷册封贞德为「真福」,1920年又册封为「圣女贞德」。

《 神秘事件背后的困惑 》

  尽管如此,这个千古传奇的圣女贞德事件,仍有非常多引人不解、引人争议之处,这些不解与争议,都是可以不断诠释的空间,而随着时代趋势的转变,也的确出现很不一样的诠释。这些空间有:

  贞德真的是上帝差派的?她如何知道自己被差派?
  上帝为何竟是透过不识字的农家小老百姓、而且是女子拯救法国?
  上帝是否真如贞德所说,介入历史并且站在法国这一边?
  圣女贞德转胜为败的巴黎战役,她自己如何解释?
  她如何面对自己被巫婆罪名处死?那时她认为上帝在哪里?
  根据史实,贞德曾经签字接受审讯团体的指控,后来却又翻供,她是在想什么?
  审讯团体可以如他们所宣称的,代表所有教会的立场,有权柄掌管人进天国之门的钥匙?还是根本就是假宗教之名行政治之实?

  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不同的诠释背后,其实都是诠释者选择自己的历史态度与信仰告白。这正是圣女贞德一再出现各种版本,还继续重新被诠释的深层原因。

  我们现在要来分析的,就是两部同为法国导演的「圣女贞德」。这两部电影前后差了近七十年,因此尽管导演都是法国人、对圣女贞德的诠释还是差距很大。比较早期的是德莱叶的「圣女贞德受难记」,导于1928年电影史还在初发展的阶段;另一部导演就是现在当红有名的卢贝松,导于1999。

《 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

● 以场面调度凸显神圣

  德莱叶导圣女贞德时,电影史还在默片时代,剧情需要透过不断打断的字幕解说延续,摄影机又大又笨,技术受限于简单的横摇直摇与剪接,因此整部片子中,明星的演技、尤其是面部表情,就非常的重要。

  在这么多圣女贞德事件中的不解争议之点,德莱叶选择透过贞德受审的过程来处理,将焦点放在审讯,透过审讯问出贞德事件的悬疑之处。我们从场面调度(贞德一人孤立、审讯者人数众多)、镜头处理(透过俯仰,让贞德位置处于低势、审讯者处于高势)以及演员面目表情(贞德无辜眼泪汪汪、审讯者凶悍无笑容),还有就是与基督类似的经历(譬如被戴上荆棘编的皇冠,同时被嘲笑『上帝的女儿』;还有赴火刑场时,有妇女给贞德水喝,暗喻着基督上十字架前曾有人给祂醋喝;以及火刑台柱上贴有纸牌,暗喻基督上十字架时有牌子写『犹太人的王』)这都看见导演已经预设的立场──这立场就是贞德受难是「神圣的受难」。

● 以对白凸显神圣
 

  因为焦点在审讯,电影中最精彩的,当然是透过字幕呈现出来的对白部分。与电影形式十分配合的,电影中圣女贞德的对白,无辜、诚实却让人震撼,对白与形式同步的证明了小农家女孤独的对抗教会权势,与圣女贞德受难的神圣性。

  譬如审讯的人问:「如果上帝直接跟妳说话,却不是透过我们,不是就表示我们没有权柄?....在我们当中这么多智慧人,妳却不信服?」
  贞德回答:「因为上帝更有智慧。」

  审讯者又说:「妳的启示不是从神来的,是从魔鬼来的。妳根本不知如何分辨上帝或撒旦。如今妳选择放弃教会,就是选择让自己彻底孤单一人。」
  贞德回答:「我让自己孤单一人与神同在。」

  这种小农家女对抗教会权势,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就是贞德坚持望弥撒,因为这是教会群体一份子、天国子民蒙救恩者的地位宣告,可是这些审讯她的人却不肯为她望弥撒,因为她来自撒旦。

  他们用各种计谋与威胁,让贞德被主教握住手的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认使命是来自魔鬼。可是贞德随即翻供,因为承认使命来自魔鬼,就是亵渎上帝。在这里,导演透过贞德承认控诉随即翻供这史实,让贞德的神圣中也蕴含进让人悲怜的软弱人性。贞德说:「我太害怕火刑了。」

  正是用这种对衬,更凸显贞德后来仍翻供决定赴刑场,是多么的让人尊敬。

  教会权势如此之大,何以苦苦相逼一个楚楚可怜的农家女呢?审讯的第一句问话:「为何上帝恨英国?」让人清楚看出,这坚持用教会权柄逼贞德承认她是来自魔鬼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政治的原因;这政治,指的不只是英国与法国纷纷透过教会来政治较劲,也是教会权柄与自主个人的较劲。

  所以导演一再透过镜头,将圣女贞德一个人与审讯者群体对立,并让贞德处于较低的位置。导演透过镜头处理,凸显出他所关切的重点:教会坚持拥有来自上帝的权柄,因此上帝竟然不是透过教会、而是透过小农女贞德说话,是羞辱了教会、也彻底为教会所不容。

● 火刑现场整体叙事的神圣

  最终主教团体中有人同情、相信了贞德,私下狱中探访贞德,贞德诚实的跟他说,上帝曾告诉她,她将透过一场大胜利得到释放,如今她知道答案了,上帝指的不是出狱,而是殉道而死。这位主教听后,决定为贞德望弥撒。

  整部电影的音乐配乐,德布莱透过音符未完成的迂回往覆在几个单音上,制造着沉重焦虑的感觉,直到贞德领圣餐望弥撒,才转为轻快。

  当贞德受火刑时,影片平行剪接着十字架上飞翔的鸽、往上冒的烟,观看者的流泪、与士兵暗暗预备兵器以防暴动,当那位同情贞德的主教举起十字架让贞德看,贞德喊出最后一句话:「Jesus」,紧接着的场景,就是群众暴动死伤。群众喊:「你们烧死saint!」。

  因此,我们可以从形式和叙事过程,看出导演德莱叶对圣女贞德这千古悬疑的事件所采取的立场:圣女贞德的出现与最终受难,是上帝定意要发生的神圣事件,这上帝介入历史的奥秘,上帝独独给了不识字、只有单纯信心的农家女贞德,遗弃了早涉入政治太深的教会团体。至于上帝为何介入历史,德布莱透过贞德诚实的说:「我唯一知道的只有英国必须离开法国。」。

《 卢贝松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

  接下来我们看卢贝松导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经过七十年的尝试实验,卢贝松比德布莱,不管场面调度、镜头拍摄、剪接、音效,都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卢贝松有充分的条件可以拍摄战争场面,所以卢贝松的电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处理圣女贞德关键性的四场战役。不过研究卢贝松,若只把战争场面视为「比德莱叶的电影刺激精彩好看太多」,就失去这部电影的严谨形式、与透过叙事呈现出来的深度内涵。

  我们先来分析电影一开始的形式与情节,因为它以其严谨手法往后发展直到结尾,构成完整且有深度的叙事。

● 第一个关键性的形式对应

  情节一开始,我们看到童年的小贞德,已经是个对信仰有特殊体会、喜欢告解、喜欢跟上帝在一起、并可以感觉到「祂」的可爱小孩,她对神父描述家庭与生活,爱用「wonderful」 这个形容词。神父无法感受到贞德感觉到的「祂」,但从贞德的快乐喜悦乖巧与热爱上帝,便答以:「无论祂来自哪里,应当是好的。」

  贞德从教堂出来,所见风景尽都亮丽,天蓝、草绿、风和日丽,她跟父母姊姊开怀大笑:「wonderful。」 然后在草地上奔跑打滚。

  然后出现主观的镜头设计:风、云、蓝天、钟声、教堂屋顶的十字架,以及坐在宝座上的小男孩。贞德学着祂呼唤她的声音轻喊:「贞德。贞德。」

  镜头慢慢拉高变成俯视,在贞德躺着的草地旁边,是一把剑,十字形状恰与贞德双手摊开躺着的十字形状对称。

  等镜头拉回地面,贞德已经拿起那把剑,高高举着,像个倒立的十字架。

  这时出现非常重要的快速剪接与震撼音效。场景突然彻底转换。

  青天草原变成森林泥地与黑暗。宝座空了。天空好几颗不详的流星飞过。乌云遍布。狼出现。平行剪接英国骑兵快速冲过与举起点火的剑的镜头。

  快速剪接后的下一段与前一段形式的完全前后呼应。

  姊姊为了救晚归无法藏躲的她而被强暴牺牲。

  当姊姊拿起贞德掉在地上那把拾到的剑护卫自己时,英军说:「喔,拿剑的女人。」「法国真孬种,竟然要靠女人打仗。」姊姊说:「如果这是上帝的旨意,就这样吧。」英军拿圣女贞德带回来的剑杀死了姊姊。姊姊死前从脖子上掉落下十字架,后来贞德把它挂在在自己的脖子上。贞德对姊姊墓前像剑一般的十字架凝望了很久。

  接下来便是叔叔婶婶带贞德去教堂的情节。贞德对神父伤痛欲绝的大喊:「都是我的错,是我太晚回家。我永不能原谅他们,为何她要为我死?为何祂要救我?」神父努力的安慰她:「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能相信祂一定有祂的旨意。」

  贞德随后要求领圣餐望弥撒,她要与上帝合而为一。神父告诉她她年龄尚小不能领圣餐,但她偷偷回到教会,自己拿起圣杯饮下葡萄酒,鲜红的酒汁像血般涂了半张脸,又流到身上。贞德举杯向祭坛上的十字架说:「我现在就要跟你合一。」

  我们现在把这段绘成对应形式如下:
主观镜头设计(美丽) 快速剪接 主观镜头设计(阴森)
与上帝同在
快乐的告解
贞德捡到的剑
十字架钟声和祂
wonderful的世界
杀死姊姊的剑
像剑的十字架
姊姊牺牲救了贞德
与上帝合一
圣杯的血酒
十字架

  快速剪接,衔接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造成两边既相同又相异的对称。

  相同之处是对外在景观都用主观镜头捕捉,并把剑、十字架塑造成焦点,相异之处是,原本一切都是喜悦快乐的,快速剪接后,是伤痛、是恨、是报复、是自责;前后的渴望与上帝同在、合一,也变成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与动机。

  此外,两边对称的主观表现主义式镜头,塑造出贞德是个外在景象与内在感受密切关连结合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直觉式性格。

  这个形式对应已经陈述出卢贝松要探讨的方向了,那就是:「贞德这个直觉式性格的女子,在她陈述的使命中,有多少是来自她个人内在创伤经验的伪装?」。

  至于几百年来的悬案:「圣女贞德的历史事件,真的是出自上帝?」卢贝松以教堂神父一句话,在电影一开始就说出这部电影的立场:「无论祂来自哪里,应当是好的。」也就是说,卢贝松这部电影的焦点从头到尾都不打算探究、判断那些属于信仰的神秘领域的部分。

  这个形式的对称与对比,将严谨的构成整部电影叙事的连贯性。

  这就是为什么在贞德长大以信使身份出现时,电影镜头多次强调旗帜,因为旗帜正象征着十字架的使命意义,是关键形式中的关键主题:「十字架」的替代物。譬如贞德见过查理以后,立刻就要求一面旗帜,而后经常出现旗帜在被半空中飘扬,贞德一手举旗帜,一手策马奔驰。第一个战役,贞德急切而出,边跟同僚大喊:「给我旗帜。」但最后一场被俘之战,同僚急切的提醒贞德「旗帜!旗帜!」,但贞德不拿,选择挥剑。

  在贞德最后被审讯时,被审内容就有:「妳是拿剑还是拿旗帜?如果妳是拿剑,妳怎能担保妳没有杀人?(到底是使命、还是复仇与恨的动机)?」试探贞德的黑衣人也问:「如果妳心中有一把剑,妳怎能区别快乐与痛苦?」

  至于贞德的直觉性性格,面对战场上的男性同僚,更是多次造成激烈的冲突。譬如贞德说:「上帝告诉我。」同僚就无奈的举手:「阿,我忘了妳的上帝!」同僚理性布战,贞德却无法理喻的下命令,说:「我有我的军师。」必须要等同僚相信她是圣女以后,冲突才停止。此外这种直觉性性格,也容易面对「谁知道是你的想法还是上帝的?」的质疑。这种质疑持续出现,直到最后跟黑衣人对话仍旧面对。

● 第二个关键性的形式对应

  两次关键性的形式对应,卢贝松都用快速剪接与震撼性音效作叙事中间的间隔。

  我们再来看电影中第二个快速剪接镜头。这个镜头出现于贞德两次战役大胜,终于成功的让查理加冕。就在加冕最光辉灿烂的那一刻,突然快速剪接,场景大变,变成暴雨倾盆泥泞不堪的战场,而贞德脚上中了箭。跟第一个形式对应手法完全一样。



  依循同样的形式,这个快速剪接的前后,是两个对称与对比的叙事。

  之前,情节述及查理的岳母劝告查理,「来自洛林的处女」预言,已经成为民心之所归,「百姓随时准备相信任何预言与神迹。」而后查理召见贞德,贞德竟在众人中凭直觉指认出查理。(这可以说是一个神迹。)随后贞德与查理密谈,告诉查理上帝给她一个信息,就是让查理在理姆斯加冕为王。

  在贞德被法国教会界承认之前,主教团问她:「如果妳是上帝的使者,妳会不会神迹?」贞德回答:「法国水深火热坐以待毙,上帝带我冲过敌人千军万马,来给你们帮助,如果这不是神迹,你们还要什么?」

  这个问话让我们想到耶稣基督曾经被人要求行神迹以证明权柄,耶稣拒绝,回答说,在这世代除了乔纳神迹(意指上十字架的神迹),没有其它神迹;也就是说,耶稣直接以上十字架的使命作为权柄的答复。

  相同的,贞德的回答一样是「从上帝来的使命」正是权柄,还需要什么神迹来证明呢?

  情节随后转向贞德两次战役的大胜,包括中箭后奇迹式的痊愈。她的胜利被无法理解她、觉得她疯了的同僚视为神迹。

  两次大战后,贞德看见惨烈死伤、又主观的看见耶稣脸上落下的血,她充满罪咎的告解,然后身先士卒,要求英国不要再打,离开战场回英国。


  这个不可理喻的要求,同僚在她背后嘀咕:「不要等待神迹。」未料英军竟然神迹的退军。这是神迹的高潮,比战事胜利更大的神迹。

  然后剧情再转,查理加冕,竟然因为太久没有皇帝加冕,圣油干掉没有了。负责加冕的大主教说:「这圣油是神迹得来的。」查理的岳母随便拿其它油加满瓶子,说,「让我来制造神迹」。

  加冕正光辉灿烂之刻,快速剪接到巴黎战役。战场大雨倾盆泥泞遍地,只剩一百士兵,疲惫不堪,没有援军。而贞德也受了伤。同僚劝贞德回家,说查理已经加冕,无心再战,跟贞德说:「不要等待神迹。」

  同时一段平行剪接,查理与岳母讨论贞德。「奥尔良之战是神迹。现在她要继续作战,更需要神迹。」查理说:「但是她现在兵力少太多了。」岳母说:「那么,她需要更多信心。」贞德闯入查理享受寻欢的浴室,查理问贞德:「妳为什么这么好战?」贞德回答:「法国还有被围之处,百姓仍受饥饿之苦,我的使命还没有完。」但是贞德私下告诉最支持他的同僚:「从查理加冕后,我就没有听到『声音』了。」同僚回答他:「会不会这正是一个应证,表示妳该回家了?」贞德说:「连妳都不相信我?」同僚说:「妳知道我是最相信妳的....。」

  紧接着,就是贞德被俘的情节。

  我们再来看这段绘成的表格:
洛林处女 圣女贞德快速剪接 好战的贞德 巫女贞德
上帝的使者 神迹的大胜 惨烈的大败 妳来自上帝?
神迹的检验 血与死、神迹的高潮 被俘受审 真的是神迹?
使命正是神迹 神迹的完成使命 不要等待神迹 真的是使命?
使命是让查理加冕 查理加冕,岳母制造神迹 再也听不到『声音』 一切只为「师出有名」?


  很明显的,第一个形式对应关键词是十字架与剑;第二个形式对应关键词是神迹与使命。两个形式对应,都是在快速剪接之后,出现「质」的转变。

  快速剪接之前,百姓随时准备相信神迹、贞德也被问以是否会行神迹、贞德因神迹式的得胜而被军事同僚彻底信服、贞德中箭神迹似的活下来、最后出现神迹的高潮:不流一滴血的让英军撤退。

  但是查理加冕,查理的岳母「制造神迹」以后,一个快速剪接,不仅贞德再也听不到上帝的声音、同僚也劝以「不能等待神迹!回家吧!」。

  贞德一开始要验明正身,被问及是否会行神迹时,贞德坚定又激动的回答──法国岌岌可危时,上帝透过她帮助法国,这个使命就是神迹。

  快速剪接后,当贞德被劝回家时,她以「使命尚未完成」为由拒绝。但是很明显的,查理加冕后贞德已听不到从天上来的声音。这个使命不再有神迹。

  整大段叙事,以使命就是神迹,到使命中没有神迹为其前后的对比,让观众知道,圣女贞德前面的使命显然是有其神秘意义的,但当「只能给查理知道的message(让查理在理姆斯加冕)」 终于应验后,那个使命背后的神秘意义已经不再存在了。也就是说,贞德只获得一个「阶段性任务」,阶段性任务完成后使命便终结。可是贞德显然心有未甘。这心有未甘,便是她失败的原因。

  而这个叙事,同样在电影结尾有严谨的呼应。

  试探贞德的黑衣人也以神迹为关键询问贞德:「妳怎么知道上帝给妳使命?上帝何以自己不能作信使,一定要依赖你?」当贞德回答:「因为我看到神迹。」撒旦又问:「什么是神迹?」贞德回答:「风、云、天、钟声,」但却又自我疑惑着这些是不是神迹,最后,她肯定答:「是剑。」撒旦回答:「有千百种剑掉在草地上的解释,何以妳只相信它是从天上掉下来?妳其实是选择自己要看的。」撒旦还问贞德:「妳是以上帝之名,还是以自己的名?难道妳不记得妳喊过『爱我的人,跟我来。』?」

  在这边,剑与神迹、使命相关连了,也就是说,第一个形式对应和第二个形式对应是有严谨的逻辑叙事的!

● 第三个关键性的形式对应

  我们把这部电影两个对应形式,与黑衣人三次跟圣女贞德的对话重点,画成对称形式如下:
与上帝合一 上帝给我使命 听不见声音 上帝岂真的需要妳?
圣杯的血酒 来自天上的剑
(神迹)
不要等奇迹 妳选择自己想要看的
十字架 旗帜 只为「师出有名」

  处理完这个形式对比,我们差不多要接近整部电影最核心的主旨了。

  根据基督信仰(广义的定义,包含天主教),撒旦也曾试探耶稣,三次跟耶稣有重要的谈话。撒旦谈话重点是放在要耶稣行神迹自解困境;承诺给世间所有权势,只要膜拜撒旦;以及诱使耶稣试探上帝,以疏隔耶稣与上帝的关系。这三个试探,都是撒旦企图让耶稣放弃祂最重要的使命:步上十字架的世界拯救之路。

  但是耶稣严厉拒绝了。神迹、权势、质疑上帝试探上帝,都是容易走的路。

  而不信耶稣的百姓,要求耶稣行神迹以验明正身,耶稣也还是答以除了上十字架的使命,没有其它的神迹。

  基督教信仰中的神迹与使命往往蕴含一个很难让人彻底了解的观念:那就是在基督信仰中,真正重大的使命,往往都需要透过「死亡」之路而得:「一粒麦子死了,便生出许多子粒来。」十字架之路就是使命之路,它让人看见的永远不是荣美权能,而是死亡,是在死亡后后爆发的新生,看到真正的神迹。

  耶稣是死后的复活,方使救世福音传往地极。

  根据历史,贞德承受火刑才是法国转败为胜真正的关键,因为自此以后,法国人民群起激愤,再也不依赖「洛林处女预言」的,靠四面八方各处农民的团结一致,终于使英军不敌,退到海峡那一端去。

● 卢贝松「圣女贞德」探讨的焦点

  而卢贝松圣女贞德这部电影的形式与叙事,我们到此已经可以断定,卢贝松并不像德莱叶的圣女贞德,将焦点放在贞德的「圣」与「受难」上,他其实是透过这个故事在历史中若干重大的悬疑间隙,严谨而细腻的把焦点放到人性与心灵深处本质的探讨:贞德能不能冲破人性的限制,把上帝赋予她的使命、跟她内心深处的童年创伤仇恨意识分开?

  上帝给贞德的声音只到查理加冕时为止。促使查理能加冕的大胜战役,贞德差一点死掉。在出死入生之际,贞德梦见自己回到创伤的童年,英军对姊姊说:「拿剑的女人!」将姊姊杀死强暴。

  也就是查理加冕后,贞德渐渐忽略旗帜,最后连同僚的呼喊「旗帜!旗帜」也不听,她手中只剩下剑,没有旗帜了;她不知不觉的,将使命转换成复仇。

  这回到创伤的童年,大喊:「都是我的错,是我太晚回家。我永不能原谅他们,为何她要为我死?为何祂要救我?」然后晚上偷偷回到教会,自己拿起圣杯饮下葡萄酒,鲜红的酒汁像血般涂了半张脸,又流到身上。贞德举杯向祭坛上的十字架说:「我现在就要跟你合一。」

  在她内心深处,十字架是旗帜、也是剑,与上帝合一是神圣、也是血。

  电影叙事中,贞德是在查理加冕后彻底的变了。

  在狱中贞德孤立无援,恰像在旷野中的耶稣。黑衣人让圣女贞德遭逢的,也是企图让她全盘否认使命。黑衣人切中要害:剑不是来自神迹(使命不是来自上帝)。黑衣人告诉贞德,妳只是选择自己要看的,那不是神迹。

  神迹一推翻,因神迹而来的使命也被推翻,尽管黑衣人从未要贞德否认上帝(撒旦试探耶稣时也从不否认上帝)。卢贝松刻画的贞德,没有德莱叶电影里的贞德那般幸运,看见「上帝要我透过殉道得到大胜利。」她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立刻一无所凭,自幼便一直想跟上帝永远同在的信念,如今是一无所有,贞德这一生堕入彻底的虚无与荒谬;所以贞德火刑死时,表情是如此的恐惧,这是多么可怕的死亡前的彻底的拆毁。

<==>

  比较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贞德死前告诉那个相信她的主教:「上帝给我的大胜利,是透过殉道而得。」则德莱叶上火柱的贞德是掌握住「使命与十字架」的核心奥秘的圣女;卢贝松上火柱的贞德,是曾依随上帝声音而行,最后紧紧被童年创伤下的复仇意识掳获,扭曲十字架使命真义的凡人。

  因循这逻辑叙事,对于历史上的记载,贞德曾签名承认自己乃受魔鬼引诱带领作战、而后又翻供一事,卢贝松将之解释为贞德太渴望领圣杯与上帝合一,因而做出的妥协。

● 黑衣人到底是什么含意?

  最后,我们要探讨卢贝松电影中最后出现的黑衣人。

  黑衣人到底是谁?是上帝?还是魔鬼?当贞德问黑衣人:「你是谁?」黑衣人将自己变成童年贞德看到的「祂」、长成后看到的「祂」、最后又变回黑衣人自身,然后问:「有何差别?」这与电影一开始神父对小贞德的回答:「无论祂来自哪里,应当是好的。」头尾呼应。

  我们发现黑衣人将信仰变成心理学的意义,将不可言说的神秘体验彻底理性化,他其实是另一个「剑」与「十字架」,当他帮助贞德自省时,他是十字架,但是让贞德走上彻底的意义的相谬与虚无,他却成为剑。黑衣人在帮助贞德自省更认识自我时,同时也彻底拆毁了她。

  对于贞德的使命到查理加冕为止;从此要靠「一粒麦子死了,便生出许多子粒」这上帝使命背后的更大的神迹奥秘,理性的黑衣人没有能力让贞德参透。

  黑衣人岂不是在很多信仰追寻者的心灵中永恒的活着,既成为十字架,也成为剑?黑衣人,岂不正是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走入荒谬与虚无的时代成因?还有什么方式,比黑衣人更能毁坏信仰呢?

  于是分析黑衣人,我们会看到1999的「圣女贞德」,的确比1928的「圣女贞德」,更关注到一个属于我们这时代的宏大视野。每一个观众在选择认同黑衣人或反对黑衣人,也呈现观众自身的信仰抉择!


  原载于信望爱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