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历史事件「圣女贞德」发生时,以文字记述事件流传出去的方式尚未普及,因此事件留下来的属于史实的原始记录非常的少。但是圣女贞德的故事,却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舞台剧、歌剧(神剧)与各种电影版本中,这背后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
《 历史记载 》
根据历史,英国和法国在中世纪结束进入文艺复兴世纪之交,发生了前前后后共一百年的战争(1337-1453),战争原因,当然跟争夺统治权、争夺土地有关,英国需渡海攻法,处境对英不利;但是法国重骑兵不敌英国长弓,加之英国擅长外交,导致法国出现走两国亲英亲法不定的地域,法国处境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两国势力互有消长,战事时间绵延甚久。这百年中,受害最重的是成为战场的法国土地上的农民。法国百姓对英国之愤恨情绪,成为日后民族国家兴起的心理原因。
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继有三十年的党同伐异的内乱「玫瑰战争」(
1455-1485),法国也修生养息好一阵子,然后这两个国家同时进入政治史上辉煌灿烂的君权时代。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百年战争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地位,它把中世纪零散各自为政的封建领主统一进王权,也让世界零散不统一的封建政治,变作一个个君权鼎盛的国家型态,而艺术史,也随此渐渐走进脱离教会主控、以君王贵族为取悦对象的巴洛克时代。
在这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圣女贞德扮演了让法国由劣势(几乎快被英国统一)转向强势,最后把英国驱离法国的关键人物。
最让人讶异的,是圣女贞德农民出身、不识字、不懂战术,她唯一拥有的,是纯洁和坚定的信心,她深信她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国的,上帝站在法国这一边,法国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奇怪的是,圣女贞德掳获所有百姓的心,大家都要追随她,民心士气之盛,竟导致法国的查理王若要继续抵抗英国,非得利用圣女贞德不可。
圣女贞德完全翻转法国兵败如山倒的裂势,这对英国影响不可说不大。更重要的是:如果贞德宣称上帝站在她那一边,是否上帝与英国为敌?因此英国非得把「上帝站在贞德那一边」,变成「魔鬼站在贞德那一边」不可。
圣女贞德率领法军,经过八天激战,解了「奥尔良之围」,这是法国居劣势多年来第一次尝到胜利。
随后贞德进军理姆斯。这简直誓次疯狂的行动,因为理姆斯就在敌人控制的区域内,不仅行军途中会遭受敌人的攻击,而且离后方远补给困难救援不易。可是这次行动再次看见它对百姓心理造成的士气影响──历任法王行加冕礼,都是在理姆斯的大教堂,因此进军理姆斯,意味着向英国宣布法王查理才是正统的。结果战役再次成功,查理加冕,正式从「布尔热王」变为「法王查理第七」。
从此以后法国转败为胜,可是圣女贞德却转胜为败。下一场巴黎战役大败,贞德且在圣达尼修道院附近受伤。次年圣女贞德被法国亲英的勃良地人虏获,他们把贞德卖给英国,最后被全是亲英或亲勃良地的巴黎大学教授、主教们所组成的宗教法庭,在鲁昂宣判为巫婆异端,以火刑处死,她的骨灰从鲁昂一座桥上抛入塞恩河。在整个被捕到被焚的过程,因圣女贞德方能加冕的查理第七,没有任何意愿要营救圣女贞德。
贞德牺牲后,法国义愤填膺,战役节节胜利,1453年除了加来一地,失土全数收回,英法百年战争终于结束。
二十五年后(1456年),罗马教廷经过长期的重新审查,推翻1431年的判决,洗清圣女贞德的罪名,1909年,罗马教廷册封贞德为「真福」,1920年又册封为「圣女贞德」。
《 神秘事件背后的困惑 》
尽管如此,这个千古传奇的圣女贞德事件,仍有非常多引人不解、引人争议之处,这些不解与争议,都是可以不断诠释的空间,而随着时代趋势的转变,也的确出现很不一样的诠释。这些空间有:
贞德真的是上帝差派的?她如何知道自己被差派?
上帝为何竟是透过不识字的农家小老百姓、而且是女子拯救法国?
上帝是否真如贞德所说,介入历史并且站在法国这一边?
圣女贞德转胜为败的巴黎战役,她自己如何解释?
她如何面对自己被巫婆罪名处死?那时她认为上帝在哪里?
根据史实,贞德曾经签字接受审讯团体的指控,后来却又翻供,她是在想什么?
审讯团体可以如他们所宣称的,代表所有教会的立场,有权柄掌管人进天国之门的钥匙?还是根本就是假宗教之名行政治之实?
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不同的诠释背后,其实都是诠释者选择自己的历史态度与信仰告白。这正是圣女贞德一再出现各种版本,还继续重新被诠释的深层原因。
我们现在要来分析的,就是两部同为法国导演的「圣女贞德」。这两部电影前后差了近七十年,因此尽管导演都是法国人、对圣女贞德的诠释还是差距很大。比较早期的是德莱叶的「圣女贞德受难记」,导于1928年电影史还在初发展的阶段;另一部导演就是现在当红有名的卢贝松,导于1999。
《 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
● 以场面调度凸显神圣
德莱叶导圣女贞德时,电影史还在默片时代,剧情需要透过不断打断的字幕解说延续,摄影机又大又笨,技术受限于简单的横摇直摇与剪接,因此整部片子中,明星的演技、尤其是面部表情,就非常的重要。
在这么多圣女贞德事件中的不解争议之点,德莱叶选择透过贞德受审的过程来处理,将焦点放在审讯,透过审讯问出贞德事件的悬疑之处。我们从场面调度(贞德一人孤立、审讯者人数众多)、镜头处理(透过俯仰,让贞德位置处于低势、审讯者处于高势)以及演员面目表情(贞德无辜眼泪汪汪、审讯者凶悍无笑容),还有就是与基督类似的经历(譬如被戴上荆棘编的皇冠,同时被嘲笑『上帝的女儿』;还有赴火刑场时,有妇女给贞德水喝,暗喻着基督上十字架前曾有人给祂醋喝;以及火刑台柱上贴有纸牌,暗喻基督上十字架时有牌子写『犹太人的王』)这都看见导演已经预设的立场──这立场就是贞德受难是「神圣的受难」。
● 以对白凸显神圣
因为焦点在审讯,电影中最精彩的,当然是透过字幕呈现出来的对白部分。与电影形式十分配合的,电影中圣女贞德的对白,无辜、诚实却让人震撼,对白与形式同步的证明了小农家女孤独的对抗教会权势,与圣女贞德受难的神圣性。
譬如审讯的人问:「如果上帝直接跟妳说话,却不是透过我们,不是就表示我们没有权柄?....在我们当中这么多智慧人,妳却不信服?」
贞德回答:「因为上帝更有智慧。」
审讯者又说:「妳的启示不是从神来的,是从魔鬼来的。妳根本不知如何分辨上帝或撒旦。如今妳选择放弃教会,就是选择让自己彻底孤单一人。」
贞德回答:「我让自己孤单一人与神同在。」
这种小农家女对抗教会权势,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就是贞德坚持望弥撒,因为这是教会群体一份子、天国子民蒙救恩者的地位宣告,可是这些审讯她的人却不肯为她望弥撒,因为她来自撒旦。
他们用各种计谋与威胁,让贞德被主教握住手的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认使命是来自魔鬼。可是贞德随即翻供,因为承认使命来自魔鬼,就是亵渎上帝。在这里,导演透过贞德承认控诉随即翻供这史实,让贞德的神圣中也蕴含进让人悲怜的软弱人性。贞德说:「我太害怕火刑了。」
正是用这种对衬,更凸显贞德后来仍翻供决定赴刑场,是多么的让人尊敬。
教会权势如此之大,何以苦苦相逼一个楚楚可怜的农家女呢?审讯的第一句问话:「为何上帝恨英国?」让人清楚看出,这坚持用教会权柄逼贞德承认她是来自魔鬼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政治的原因;这政治,指的不只是英国与法国纷纷透过教会来政治较劲,也是教会权柄与自主个人的较劲。
所以导演一再透过镜头,将圣女贞德一个人与审讯者群体对立,并让贞德处于较低的位置。导演透过镜头处理,凸显出他所关切的重点:教会坚持拥有来自上帝的权柄,因此上帝竟然不是透过教会、而是透过小农女贞德说话,是羞辱了教会、也彻底为教会所不容。
● 火刑现场整体叙事的神圣
最终主教团体中有人同情、相信了贞德,私下狱中探访贞德,贞德诚实的跟他说,上帝曾告诉她,她将透过一场大胜利得到释放,如今她知道答案了,上帝指的不是出狱,而是殉道而死。这位主教听后,决定为贞德望弥撒。
整部电影的音乐配乐,德布莱透过音符未完成的迂回往覆在几个单音上,制造着沉重焦虑的感觉,直到贞德领圣餐望弥撒,才转为轻快。
当贞德受火刑时,影片平行剪接着十字架上飞翔的鸽、往上冒的烟,观看者的流泪、与士兵暗暗预备兵器以防暴动,当那位同情贞德的主教举起十字架让贞德看,贞德喊出最后一句话:「Jesus」,紧接着的场景,就是群众暴动死伤。群众喊:「你们烧死saint!」。
因此,我们可以从形式和叙事过程,看出导演德莱叶对圣女贞德这千古悬疑的事件所采取的立场:圣女贞德的出现与最终受难,是上帝定意要发生的神圣事件,这上帝介入历史的奥秘,上帝独独给了不识字、只有单纯信心的农家女贞德,遗弃了早涉入政治太深的教会团体。至于上帝为何介入历史,德布莱透过贞德诚实的说:「我唯一知道的只有英国必须离开法国。」。
《 卢贝松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
接下来我们看卢贝松导的「圣女贞德蒙难记」。
经过七十年的尝试实验,卢贝松比德布莱,不管场面调度、镜头拍摄、剪接、音效,都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卢贝松有充分的条件可以拍摄战争场面,所以卢贝松的电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处理圣女贞德关键性的四场战役。不过研究卢贝松,若只把战争场面视为「比德莱叶的电影刺激精彩好看太多」,就失去这部电影的严谨形式、与透过叙事呈现出来的深度内涵。
我们先来分析电影一开始的形式与情节,因为它以其严谨手法往后发展直到结尾,构成完整且有深度的叙事。
● 第一个关键性的形式对应
情节一开始,我们看到童年的小贞德,已经是个对信仰有特殊体会、喜欢告解、喜欢跟上帝在一起、并可以感觉到「祂」的可爱小孩,她对神父描述家庭与生活,爱用「wonderful」
这个形容词。神父无法感受到贞德感觉到的「祂」,但从贞德的快乐喜悦乖巧与热爱上帝,便答以:「无论祂来自哪里,应当是好的。」
贞德从教堂出来,所见风景尽都亮丽,天蓝、草绿、风和日丽,她跟父母姊姊开怀大笑:「wonderful。」
然后在草地上奔跑打滚。
然后出现主观的镜头设计:风、云、蓝天、钟声、教堂屋顶的十字架,以及坐在宝座上的小男孩。贞德学着祂呼唤她的声音轻喊:「贞德。贞德。」
镜头慢慢拉高变成俯视,在贞德躺着的草地旁边,是一把剑,十字形状恰与贞德双手摊开躺着的十字形状对称。
等镜头拉回地面,贞德已经拿起那把剑,高高举着,像个倒立的十字架。
这时出现非常重要的快速剪接与震撼音效。场景突然彻底转换。
青天草原变成森林泥地与黑暗。宝座空了。天空好几颗不详的流星飞过。乌云遍布。狼出现。平行剪接英国骑兵快速冲过与举起点火的剑的镜头。
快速剪接后的下一段与前一段形式的完全前后呼应。
姊姊为了救晚归无法藏躲的她而被强暴牺牲。
当姊姊拿起贞德掉在地上那把拾到的剑护卫自己时,英军说:「喔,拿剑的女人。」「法国真孬种,竟然要靠女人打仗。」姊姊说:「如果这是上帝的旨意,就这样吧。」英军拿圣女贞德带回来的剑杀死了姊姊。姊姊死前从脖子上掉落下十字架,后来贞德把它挂在在自己的脖子上。贞德对姊姊墓前像剑一般的十字架凝望了很久。
接下来便是叔叔婶婶带贞德去教堂的情节。贞德对神父伤痛欲绝的大喊:「都是我的错,是我太晚回家。我永不能原谅他们,为何她要为我死?为何祂要救我?」神父努力的安慰她:「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能相信祂一定有祂的旨意。」
贞德随后要求领圣餐望弥撒,她要与上帝合而为一。神父告诉她她年龄尚小不能领圣餐,但她偷偷回到教会,自己拿起圣杯饮下葡萄酒,鲜红的酒汁像血般涂了半张脸,又流到身上。贞德举杯向祭坛上的十字架说:「我现在就要跟你合一。」
我们现在把这段绘成对应形式如下:
主观镜头设计(美丽) |
快速剪接 |
主观镜头设计(阴森) |
与上帝同在 快乐的告解 |
贞德捡到的剑 十字架钟声和祂 wonderful的世界 |
杀死姊姊的剑 像剑的十字架 姊姊牺牲救了贞德 |
与上帝合一 圣杯的血酒 十字架 |
快速剪接,衔接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造成两边既相同又相异的对称。
相同之处是对外在景观都用主观镜头捕捉,并把剑、十字架塑造成焦点,相异之处是,原本一切都是喜悦快乐的,快速剪接后,是伤痛、是恨、是报复、是自责;前后的渴望与上帝同在、合一,也变成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与动机。
此外,两边对称的主观表现主义式镜头,塑造出贞德是个外在景象与内在感受密切关连结合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直觉式性格。
这个形式对应已经陈述出卢贝松要探讨的方向了,那就是:「贞德这个直觉式性格的女子,在她陈述的使命中,有多少是来自她个人内在创伤经验的伪装?」。
至于几百年来的悬案:「圣女贞德的历史事件,真的是出自上帝?」卢贝松以教堂神父一句话,在电影一开始就说出这部电影的立场:「无论祂来自哪里,应当是好的。」也就是说,卢贝松这部电影的焦点从头到尾都不打算探究、判断那些属于信仰的神秘领域的部分。
这个形式的对称与对比,将严谨的构成整部电影叙事的连贯性。
这就是为什么在贞德长大以信使身份出现时,电影镜头多次强调旗帜,因为旗帜正象征着十字架的使命意义,是关键形式中的关键主题:「十字架」的替代物。譬如贞德见过查理以后,立刻就要求一面旗帜,而后经常出现旗帜在被半空中飘扬,贞德一手举旗帜,一手策马奔驰。第一个战役,贞德急切而出,边跟同僚大喊:「给我旗帜。」但最后一场被俘之战,同僚急切的提醒贞德「旗帜!旗帜!」,但贞德不拿,选择挥剑。
在贞德最后被审讯时,被审内容就有:「妳是拿剑还是拿旗帜?如果妳是拿剑,妳怎能担保妳没有杀人?(到底是使命、还是复仇与恨的动机)?」试探贞德的黑衣人也问:「如果妳心中有一把剑,妳怎能区别快乐与痛苦?」
至于贞德的直觉性性格,面对战场上的男性同僚,更是多次造成激烈的冲突。譬如贞德说:「上帝告诉我。」同僚就无奈的举手:「阿,我忘了妳的上帝!」同僚理性布战,贞德却无法理喻的下命令,说:「我有我的军师。」必须要等同僚相信她是圣女以后,冲突才停止。此外这种直觉性性格,也容易面对「谁知道是你的想法还是上帝的?」的质疑。这种质疑持续出现,直到最后跟黑衣人对话仍旧面对。
● 第二个关键性的形式对应
两次关键性的形式对应,卢贝松都用快速剪接与震撼性音效作叙事中间的间隔。
我们再来看电影中第二个快速剪接镜头。这个镜头出现于贞德两次战役大胜,终于成功的让查理加冕。就在加冕最光辉灿烂的那一刻,突然快速剪接,场景大变,变成暴雨倾盆泥泞不堪的战场,而贞德脚上中了箭。跟第一个形式对应手法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