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困境与精神出路--读任不寐等兄的文章有感
作者:基甸
(注:所有参考文帖网址均列于文末,共28篇)
最近在网上读到好几篇任不寐等国内年轻的知识分子、学者关于基督信仰
和神学的文章〔1,2〕,另外似乎还有好些这一批思想深刻的青年知识分
子的文帖蛮广泛地流传于(主要是国内)的中文网上,我在最近刚刚初步
建好的“文化基督徒”网页〔3〕中也收集了一些。
我在网上问过网友任兄他们这一批人是否也可以算是“文化基督徒”。不
过好象没有人有兴趣回答我的问题,大约是关怀不同的缘故。其实叫什么、
贴什么标签的确并不重要,“文化基督徒”的称呼本来就有名词误置、概
念混淆等问题〔4,5,6〕,而且被这样称呼的朋友并不一定认同、接受
这样的称呼(所以有点“标签暴力”之嫌)。听说现在已经有人提出用
“基督化文化人”之类的称呼取而代之,我自己觉得确实至少比“文化基
督徒”的提法好一些。任兄自己是把这一批人(包括一般认为属于“文化
基督徒”的刘小枫、何光沪等)称为“忏悔神学”或者“神学自由主义”
的“新学派”的。这些称呼当然也不是没有可商榷的地方(本帖就会提出
一些问题),不过这些名称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以名之的名词。为了
方便,我在下面会用“基督化学(派)者”来称呼任兄他们这一批人。
〖信仰与网络〗
作为一个有文化关怀的“非文化基督徒”--同时也是“教会基督徒”(又
一堆误置性名词?),我自己读基督化学者的文帖,实在是非常感慨。特
别是任兄等相当多地谈及基督信仰,而同时多次提到90年代因着电脑网络
给国内思想界带来的有限而珍贵的自由,我自己因为在中文网络上参与、
见证与基督信仰有关的争论或者讨论已经有几年的时间,难免更是颇有感
触。
在此简单回顾一下中文网90年代关于基督信仰的“信仰之争”的历史应该
是合宜的。从早期的 ACT(中文新闻组)到后来的BBS,再到WWW上(主要
是海外)的宗教类论坛,再到今天主要是在国内的满山遍野的基督信仰
(福音性质)的论坛,关于基督信仰的网上热门互动思想交流(锋)虽然
不一定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一种思想史的动向,倒也走过意味深长的历程。
在早期的论争中,基督徒需要面对的“对手”,主要是方舟子那样的科学
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反教(基)”思想〔7〕,其加上一批自以为代
表传统中国文化、以捍卫儒释道思想为己任、因此也把批判基督教作为
“护教”之必须的“伟大文化教”反教(基)人士〔8〕。这些具有强烈
宗教热忱的人士在中文网上似乎人数众多,方舟子反基作品之类的文帖在
中文网(包括初期的国内的网站)上也曾经有一些影响,不过就思想史上
的地位而言,他们的思想却始终没有超出五四“爱国”的中国知识分子老
套的反教进路,用基督徒的眼光来看,实在不过是为“网络福音传播”做
出一些贡献而已〔9〕,我相信从一般学术、思想的角度来评价,也并没
有多少思想深刻的东西。近年来中文网上与基督信仰相关的内容已经发生
很大的变化--尽管可能没有多少人注意,但却实实在在地“随风潜入夜”
、“当春乃发生”了。虽然在海外的一些论坛上仍然有一些理性主义等人
本主义和“伟大文化护教”式的反教(基)人士和思想坚持与传福音的基
督徒在网上进行(常常是鸡同鸭讲式的)信仰论争〔10〕,但在国内的网
络上面,关于基督信仰的、福音性质的网页、网站、论坛等等真的象雨
春笋般地越来越多,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
基督徒(同时基本上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在网上投入网络福音传播和思
想交流,大量的不同的宗派和多元化的神学取向迅速浮现(这跟廿世纪基
督教神学本来具有的多元化的特点倒是一致的),并逐渐凸显“基督教内
部”的、主要是神学上的张力和分歧(因为网络思想交流基本上以理性层
面的讨论、论争为主的特质,很多信仰上的问题常常不可避免地最终归结
为神学性的问题),福音派基督徒因此必然需要面对各种异质信仰(异端
、极端等等)的冲击,“护教”(我自己喜欢用“辩道”)的重点渐渐转
移到针对同样宣称是“最最真正的基督教”的异质信仰上来,跟传统的人
本反教(基)人士的信仰之争反而变得次要了。而实际上传统的人本反教
(基)思想在网上也已经不再有曾经有过的影响,比如“反基总舵”方舟
子的反教文帖,不但为基督徒的“驳方集”大做贡献,而且屡被持无神论
(“非原教旨主义”的无神论)信仰的网友批驳嘲讽,尤其在国内的网上
更加明显,方舟子等人似乎真的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沉舟侧畔千帆
过”颇具象征性地言说着世易时移的变迁,而“正统与异端”及神学之争
则变成基督教信仰网站、论坛的新热点〔11〕。与此同时,2000年前后任
兄这样的年轻的基督化学者似乎悄然异军突起,网上逐渐越来越多地看到
他们的文帖流传。
基督化学者在中文网络上颇为活跃地介入,无疑为从来已经就是中文网热
点的信仰话题引入一个新的维度。如果说刘小枫他们那一批“文化基督徒”
在80-90年代在国内思想界通过一批学术丛书和《读书》杂志等等产生了比
较深刻的影响,成为独树一帜的一个学派和一个独特的现象(一般人很可
能低估了其影响),那么今天任兄这一批基督化学者很可能会成为(甚至
已经成为)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媒介在知识分子、学者、甚至在文化界、思
想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支“新锐部队”。如任兄所言,这个学派还在不
断发展之中。作为一名不放弃文化关怀和在文化界福音使命的基督徒,我
对这一学派的兴起非常关注。
〖心灵的呼求〗
我自己,看了任兄等的文帖和对话,首先是心里面非常感动和震颤。象任
兄的《商人流亡者日记》〔12〕这样的“叙事纬语”〔13〕(用“教会语
境”的话说就是“见证”),对于我们这一代、这样背景的人来说不可能
没有心灵的震撼之力。我自己觉得任兄的心路历程也是在述说我们一代人、
至少是我们当中的一大批人的“精神流亡”的心路历程(当然任兄的人生
阅历更加丰富,还经历了“肉身”的流亡。。。)。我一边看,一边深深
地感动,为我们承受的精神痛苦而悲伤,为我们经历的精神苦难而在心里
哭泣,也不由为我们的精神出路而祷告。读任兄和其他几位新锐年轻文化
人的对话〔1〕,我常常为他们对这个时代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困
境的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透析而赞叹,也不断为他们在心里面深切地祷告
--他们所谈的信仰问题,正是人类心灵对终极真理、对上帝、对“十字架
上的真”(刘小枫语)的恳切的寻找和呼求啊!以他们深刻的思想和思考,
这种对于精神困境的“危机感”我相信绝对不是“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无
病呻吟,而是人在“没有上帝”的困境中发出的最真实、最基本的吁请神
圣的呼唤。更为珍贵的,是任兄等在见证和对话中所流露、表现出的那种
深切凝重的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苦难的悲悯之心,任兄自己在阅尽人生、
在这个“苦难的时代”,最终看到忏悔的价值,醒悟“以爱报怨”的超越,
这不正是“走向上帝”〔14〕的心灵之路么?(《商人流亡者日记》是未
完成篇,最后“遗失两万余字”,我想也许有任兄“走向上帝”更进一步
的心路历程。。。)读任兄等的文帖,让我感受最深的,还不是他们思想
的敏锐、文笔的精彩和言说的透晰,而正是这种心灵的呼喊、忏悔的真诚
和对永恒价值和神圣之爱的向往。也许有基督徒会认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地
认识上帝或者(跟使徒行传里面的亚波罗一样)对上帝的认识还“不详确
”,但是如果说一个有福音使命感和文化使命感的基督徒应该自然地有灵
魂关爱的热情和时代感,面对基督化学者的现象和他们的呼喊与追求,我
们应该有怎样的心灵感动?(我们常常喜欢悲叹国内的“道德滑坡”,但
是是否因此太过绝望,只听到“酒吧里的哄堂大笑”〔任兄语〕,而听不
到“流亡”路上的精神呼求?)从更广的角度说,福音派基督徒在历史和
现实当中,对文化、对社会、对思想是否有真正的影响?我们在感叹甚至
高谈阔论“第三工场”(国内青年知识分子作为福音传播对象)的时候,
真的了解、体会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思考吗?前几天
收到国内一位有心在文化层面传播福音的弟兄的来信,他在见证了上帝在
“这块苦难大地上。。。、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能的作为(指福音的广
传)之后说:
『在国内的基督教界,由于本身的信仰传统和环境的限制,其文化和社会
使命一直是比较忽视的。但是,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上帝的
道在此时此世的一种彰显。真是难以想象,一个有着数千万基督徒的国度,
在所有的话语空间中,基督徒似乎都一同失语。上帝的声音似乎隐遁在地
下,只是他的子民口中传唱,外面却是没有一点声音。。。』(基甸插话:
忽视文化和社会使命的问题其实在“海外”情况也差不太多,所以也许我
们可以更广泛地说“在中国人的基督教界”都可能有这样情况。。。)
我自己是很“阿门”这位弟兄的看法的。以国内的福音传播而论,近年来
的关注焦点不但有家庭教会〔15〕这一“神迹”的产物,而且也有青年知
识分子的“信主热”(他们也因此已经被华人基督教界称为“第三工场”
的福音对象)。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已经深具影响的基督化学者的出现,我
认为对关心“第三工场”、不放弃文化使命和在文化层面的福音使命的福
音派基督徒无疑是一种时机上的挑战,也应该促使基督徒的自我反思。我
深切盼望上帝的圣灵感动一些基督徒弟兄姐妹为基督化学者祷告,也感动
一些“有文化”的基督徒来好好关注基督化学者的现象。我相信上帝要借
基督化学者的寻求让救恩临到更多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也要借基督化学
者的现象对福音派基督徒说话:触摸时代的脉搏、倾听灵魂的呼喊吧!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我们基督徒的福音使命和
文化使命在哪里?让我们至少为基督化学者、也为我们自己祷告,求上帝
怜悯我们、恩待我们,让我们真正成为他人的帮助和祝福。
〖关于“教会神学”〗
当然,我对任兄等的文帖也不只有赞赏和感佩。我在前面也说了有一些我
觉得可以商榷的地方。在一篇帖子里面要有详尽的讨论、辨析显然是不可
能的,让我仅引下面这段任兄文章里的话为例简单谈几点--实在算是抛砖
引玉,希望也许能引起更多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朋友更深入的讨论。不过在
提出我的问题以前,我必须说明,正如任兄的心路历程见证还没有“完成”
一样,我看任兄的文帖,也能感觉到他的神学思考和取向也是在变化中的。
由于从文帖本身中看不出来时间的先后,所以很可能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在
此之后已经有所调整。(比较任兄在《精神出路》〔2〕一文和《精神困
境》对话〔1〕中的一些论述也许就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任兄在《精神出路》〔2〕一文中谈到“神学自由主义”、“忏悔神学”的
新学派时说:
『。。。这一学派与教会学派不同,他们可能更多“处境焦虑”,更多在
“奥斯威辛以后的神学”或“自由主义神学”那里找到共同语言,而为教
会神学派垢病为“实用主义神学”。与此同时,他们也批评专务灵修、固
守神正论教义的的教会神学是“神学犬儒主义”。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
都反对偶像崇拜理论的乌托邦观念,都认为人类自我拯救是不可能的,人
完全免除不幸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上帝主持的审判中人才能实现彻底的解
救。但二者之间存在分歧:这个新学派认为人虽然不能免除不幸,但可以
免除不义,可以对此岸世界进行“相对改进”,但这种相对改进的能力不
是一种权力,而是基于原罪而产生的责任。教会神学完全否认人的责任,
因而被批判为无视人身上存在的神性特征,将人和动物降低在一个位格上,
并不符合神的话(参见《创世纪》)。
这个新学派作为一个学派还不够“强大”,还在发展中,但毋庸置疑,它
将在新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从神学史角度,可以称
这一学派为“忏悔神学”,从思想史的角度,可以称之为“神学自由主
义”。如果说,新左派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最好的社会制度”,自由派的
目标是建立一个“最不坏的制度”,而神学自由主义试图说明:建立“最
不坏的制度”如何可能(如强调西方的自由制度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经济理
性存在道德约束或宗教平衡),并声称,“最好的制度”只能存在于彼岸
世界(表现在此岸的自由的、信仰式的精神生活中)。』 (引文完)
首先,“教会学派”与“新学派”的区分和对列就很容易带来混乱。任兄
等找寻“精神出路”,很明确的是要拥抱“信仰”,而任兄等也试图澄清
这个“信仰”并不是一边广泛意义上的概称,而是对上帝(“圣爱”)、
对“十字架上的真”的信仰〔1〕,也就是说是基督信仰。任兄等的学派之
“学”如果仅仅是科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或者其它的学问,跟信仰
或者教会当然可以无关。但是就神学而言,如此的对列就会自然地带来一
些问题。神学跟一般的学问有什么不同?跟信仰是什么关系?跟教会又是
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很值得讨论的大问题,也是关于“文化基督徒”现象
曾经进行过的学术论争〔16〕的主要焦点之一。神学本来就包括“传承”
的要素,如果我们从历史上(也同时就是教会史上)的神学当中吸取了
“精神资源”,又怎么能虚无主义式地跟教会划清界线?(这里我们暂且
还没有厘清真正属灵的、“无形”的、普世的“教会”即所有真正认信基
督、称耶稣为主的人的总和的涵义。。。)
神学可以分成“教会神学”和“非教会神学”么?(我自己不认为可以。)
既使可以,两者的区分又如何界定?到底什么样的神学才是“教会神学”
呢?还不要说廿世纪神学的非常明显的多元化,就是从思想史(神学史)
来看,“教会神学”又何尝不是一个涵义宽广的名词?巴特神学是“教会
神学”,加尔文神学岂不也是?教会历史上有亚他那修、奥古斯丁,也有
马丁路德、慈运理;有施莱马赫、蒂立希、祈克果,也有爱德华滋、巴刻、
范泰尔;。。。“奥斯威辛以后是这样,“奥斯威辛以前”也就如此。
“专务灵修、固守神正论教义的教会神学”是【哪一个】“教会神学”呢?
一刀切式地批评教会神学是“神学犬儒主义”,必然带来很多混乱和缠绕。
逃避文化和历史使命的神学当然不是没有,但是在“教会神学”里面是否
是主流和正统?我相信绝对不是。比如加尔文主义的“人生信仰体系”
(凯珀 Abraham Kuyper 所谓
"Life System"〔17〕)跟逃避文化和历史
使命的“犬儒主义”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凯珀自己不仅是深刻批判自由派
神学的神学大师,而且也是出色的教育家、政治家、人文学者,曾经创办
大学、任大学校长,甚至从政当过荷兰首相。。。);清教徒神学对美国
历史、政治的影响也绝对不是“犬儒”的例子;历史上美国立国的政体、
制度跟“正统”基督信仰的关系〔18〕同样不支持“犬儒”的“批评”。
即以网上的信仰之争而言,大多数福音派“网上基督徒”(基本上也都
同时是在教会敬拜、事奉上帝的“教会基督徒”)都是持正统新教(教会)
神学的立场(尤以改革宗神学--唐崇荣牧师所称“归正神学”--为主),
而这样的“教会神学”确实并不逃避文化和历史使命(思路兄曾经在刚刚
信主不久的一篇作业〔19〕中分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神学的社会观和社会
实践,可为例证;并非基督徒的韦伯 (Max Weber)在学术上受到广泛赞
誉的对“新教伦理”的“天职”(vocation)观的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
旁证〔20〕)。任兄所言“否认人的责任。。。无视人身上存在的神性特
征,将人和动物降低在一个位格上”根本无从谈起,“并不符合神的话”
的批评也就显得无的放矢--对福音派基督徒来说,“正统”的标准当然就
是“符合神的话”,而包括《创世记》在内的圣经的总体思想的确是不否
认人的责任、反而隐含了人的文化、历史使命的。在福音派“教会基督徒”
基本上还根本没有对基督化学者的思想和神学产生足够的注意、更谈不上
批评的时候,基督化学者也许应该首先注意“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尤其
是就“精神资源”的“拿来”而言),而不是首先预设性地把自己的神学
思想跟“教会神学”对立起来--尤其是当很多提法的含义都还需要厘清的
时候。先入为主的对立至少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很有害而无益。
〖关于“神学自由主义”〗
另一方面,“神学自由主义”的提法也很容易产生误解。我自己对任兄等
所讲的“神学自由主义”的具体的含义仍然不太清楚。如果是指非神学领
域的自由主义思想--“神学”意指其在基督教神学里面吸取“精神资源”
的方面,也许这样的提法还可以理解(任兄等人在非神学领域所“拿来”
的“自由主义”思想,如“中偏右”等等,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见,从非
神学的理念上也是基本认同的)。不过,当“神学自由主义”与“教会神
学”对列的时候,就很容易跟“自由主义神学”(基督徒通常所称“自由
派神学”)混淆,而自由派神学在非神学领域却是并不一定跟“中偏右”
挂钩、关联的--这在咱们的“特殊国情”里面正好有绝好的例子:最在自
由派神学里面吸取“资源”、最“实用主义”地让神学为“中国特色的XX
主义服务”的“红依主教”(基甸另谓之“地下支部书记”,安替兄干脆
称之为“神棍”),神学上是再“自由”不过了〔21〕,在非神学领域却
绝对不是“中偏右”而是“左偏左”的。。。
就我对神学思想史和现代神学的了解,自由派神学本身也是多元化的,到
底哪些神学可以称为“自由派”也很难界定(比如巴特神学被欣赏的人称
为“新正统神学”,却不为神学比较正统的福音派完全接受,而被认为是
变相的“另类自由派神学”)。被比较“基要”的基督徒批评的“新派神
学”互相之间也会有非常重大的分歧(如巴特和布仁纳关于自然神学的论
争)。麦贵思(Alister McGrath)在其《基督教神学引论》〔22〕中引
用英国神学家麦夸利(John Macquarrie)的评论说,“自由(主义)”
按其传统的、可敬的含义,本来应该是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观点(神学)所
持的开放与尊重的态度--以此而言,基督教神学的每一学派都可以具备这
种特质,包括福音派和新正统派等等在内。但是,当“自由(主义)”成
为一个派别的标签的时候,它通常恰恰变得非常不自由。实际上,现在
“自由派”一词的含义已经变成往往仅仅让人想到其对传统或正统基督信
仰的教义的怀疑、敌视与不满的心态,比如对基督的复活(和其它超自然
历史事件)或者基督的独特性的否定等等。
自由派神学当然也是“教会神学”,自由派神学早已渗透到现代教会内部,
很多自由派神学家自己就是牧师,而且还特别强调自己的神学是“教会神
学”。(所以如果把“自由派神学”跟“教会神学”对列也确实会带来问
题。)以刘小枫为代表的“文化基督徒”(包括何光沪等)非常努力地译
介西方现代神学,当然有其价值和意义,但是同时无庸讳言的是,“文化
基督徒”非常偏重于廿世纪为主的现代神学,而且从“新正统神学”到
“解放神学”,相当的多元化。但是同时,对在广大的福音派“教会基督
徒”当中影响甚深的福音派、改革宗等神学(同样是现代神学家的言说)
却有点特别地“不屑一顾”、相当忽视(我曾经在网上介绍“文化基督徒”
的思想的时候表示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23〕)。如果如任兄所言从
“文化基督徒”到基督化学者之间有一定的“传承”,那么从“文化基督
徒”的神学取向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线索,帮助我们理解任兄等所说
的“神学自由主义”的含义。
不必否认,福音派基督徒当中的确有对自由派神学的批评。不过,这种批
评本身可以看成是基督徒对“教会神学”的一种反思、内省,一种“自我
批评”,比如对“神学功利主义”的反省〔24〕。(意味深长的是,为
“官方话语”服务的具“中国特色”的神学正是历史上的“神学功利主义”
结出的一种细胞变异的怪果〔24〕。)更重要的是,就信仰而论,自由派
神学如果确实偏离了正统基督信仰的最“基要”的教义,那么福音派或者
其他宗派的基督徒质疑其是否已经失落成为“不信派”,也完全是正当的。
值得指出的是,“教会基督徒”最为“垢病”的自由派神学,就含义而言,
很可能比任兄等所谓的“神学自由主义”或者“文化基督徒”推崇的多元
化的现代神学更为狭义,大多数时候,还不是针对新正统等等,而是指神
学思想史上在启蒙运动以后受理性主义等人本主义(我特别不用“人文主
义”)影响至深而产生的“古典”的“自由派”。这类的“不信型自由派”
是连新正统神学都要激烈反叛、抗争的。巴特特别对他们“对人性的过分
乐观”有犀利的批判。这类“自由派”的神学在教会和思想界的影响实际
上已经日渐微弱,而且正如“现代主义”现在已经有“后现代主义”的反
动,“自由主义”现在也有“后自由主义”的颠覆。。。
神学界对自由派神学的批评,还不仅仅是“实用主义”的问题。自由派神
学虽然初衷是“回应文化而重塑信仰”(如蒂立希倡导的),但因为过分
强调短暂的文化现象,反而往往被世俗潮流牵着鼻子走,搞成“好心做坏
事”,为了让文化接受基督信仰,反而丧失了基督信仰教义的独特性,结
果是以牺牲信仰为代价。用我的“网络语境”式的说法,这类的自由派神
学的的确确可以说是向人本主义投降、跟人本思想眉来眼去不清不楚的
“信仰异质”。正如改教家们不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势折腰是一种正义的
勇气一样,信仰建基于圣经(即上帝的启示)之上的基督徒面对随波逐流
的不信思潮,需要的正是坚韧不拔地持守信仰的纯正。就信仰而论,回归
上帝的路一定是通向“耶路撒冷”,而不是“雅典”,或者“罗马”,或
者甚至“(某党)宗教事务管理局”。基督徒的信仰本来就不是“犬儒主
义”,我们的信仰是“全人”的("Life System"),主耶稣要他的门徒
在这个世界上“做光做盐”,绝对跟“出世的宗教”不搭界,正统的基督
徒的信仰本来就包含人的社会文化责任和使命(“天职”的一部分)。然
而,如果本末倒置,把信仰当成工具,“用”上帝来为凯撒“服务”,那
样的“实用主义”就根本不能再称为“信仰”,最多是一种人本的(也就
是邪恶的)“宗教”了。任兄说“精神出路还不是回家之路”,也许是对
此已经有所警觉?(如果认识上帝、归回天家是终极的“回家”的话。)
我的这些问题很可能有对任兄等的言说理解有偏差的成分,但是我也希望
基督化学者朋友们不会拒绝做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因为我对他们的真正
“回家”的确有很多的关注和期望。
〖回家的路〗
无论如何,如任兄等清楚地指出的,基督化学者的“精神困境”,正是没
有信仰--更具体、确切地说,是没有对上帝、对“十字架上的真”、对基
督圣爱的超越的信仰(“精神困境”并不是指缺乏这样那样的“主义”或
人文思想),所以真正的“精神出路”一定是“信”,是忏悔(“教会神
学”从来也是讲忏悔的神学),是接受上帝的恩典。。。,而不是理论的
借鉴甚至“主义”的“利用”。“实用主义”的危险之一,是很可能把我
们又重新带回没有超越的信仰的困境。真正的对上帝的信仰,却不但超越,
也是真正的“实用”的,因为基督徒的上帝--就是“亚伯拉罕、以撒、雅
各的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上帝”--是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也掌管历史、
主宰我们个人生命的上帝。如任兄所言,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上帝里面
才有(“可是哪里有自由呢,自从我们被赶出伊甸园?”);如思路兄所
言,离开上帝,人绝对“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乌托邦永远不能
使人摆脱“自由的困境”,也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出路”〔25〕。
我非常能够认同任兄等的“精神困境”和所承受的苦难。不过我更知道在
“这片苦难的大地上”,还有着我千千万万亲爱的弟兄姐妹“为了信仰”
(王明道先生语)天天都在“背起十字架跟随主耶稣”,他们所承受的精
神和身体的苦难,绝对并不比我们这些有文化、能上网的人少〔15〕。也
许他们根本不知道“神学自由主义”、“教会学派”、“新正统”为何物,
但是他们用自己的信仰实践可歌可泣地言说着“悲悯苦难”、“承担苦难”、
“与基督一同受苦”的真正意义(这岂不也正是基督信仰和“教会神学”
的真谛所在么?)。我不知道基督化学者是否会心里面有点看不起这些没
有很多知识、学问的“教会基督徒”,但是我非常希望我们这些“知识分
子”、“文化人”在高谈阔论“信仰”的时候不要只有“让人自高自大的
知识”(哥林多前书8章1节)而没有信仰实践--“精神出路”绝对不是以
“精神贵族”自居,我想以任兄等人的“悲悯苦难”的情怀,这一点可能
不必我多说。另一方面,对“教会基督徒”,我们也不必“牢骚太甚”,
上帝在让我自己看到基督化学者的兴起的同时,也让我见证到有文化使命
的“网上基督徒”的努力,象思路兄所建“信仰之门”网站〔26〕,我深
深为其文化关怀而感恩,也为这样的网上空间能够架起基督化学者(或
“文化基督徒”)与“教会基督徒”之间的桥梁而祷告(基督信仰岂不也
正是“跨越苦海的桥梁”、使人与神与人和好的信仰么?)。。。
流亡已久的任兄说“我要回家。家在天外。”〔12〕。我一边被感动得几
乎流泪,一边在心里“主啊主啊”地为任兄们祷告(看任兄的《为中国祷
告》〔27〕,非常惊异而感动于任兄的简直跟“教会基督徒”连“语境”
都一致的在上帝面前的呼求。。。)。在任兄流亡日记〔12〕的结尾、遗
失的两万字之前,任兄发出“天问”:
“上帝啊,我还要等多久呢,当你转过身来?”
我祈祷,任兄(还有其他基督化学者朋友)已经等到,因为上帝确实已经
向任兄显现;我盼望,上帝的圣爱和圣灵的带领会伴随任兄“走向上帝”
之路;我知道,上帝正像等待浪子归家的慈父一样〔28〕等待任兄的归回;
我相信,当上帝的恩典临到,任兄一定找到真正的回家之路--不但因为任
兄说“认识上帝智慧始,拿撒勒人耶酥是「羊的门」”是真正的“出路”,
更因为上帝--我们所信的“那一位”--就是爱,他的怜悯和恩典就象圣诞
故事一样永远是那么奇妙而真实。
这个圣诞节,在遥远的另一种“流亡”之地,一个普通的“教会基督徒”
将一边默想圣诞的意义和拯救的恩典,一边在上帝面前为他刚刚生造了一
个“基督化学者”的名词来称呼他们的弟兄和朋友默默地祷告。。。
基甸,2000年圣诞前夕
------------------------------------------------------------------------
【参考文帖】
〔1〕摩罗、尹振球、余杰、任不寐《我们时代的精神困境--关于信仰问题的对话》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57e33a70d135d50d852569a6000d5ba9
〔2〕任不寐《90年代的精神出路》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493714758f2c65e8852569a7005ea855
〔3〕“文化基督徒”网页
http://go.163.com/~jidianlinks/whjdt.html
〔4〕基甸《何谓“文化基督徒”?》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228dea3e5ed2f8fe852567fc007a98d7
〔5〕基甸《关于“文化基督徒”回应mag500t》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a0b593431a0e518b852568f8006e320c
〔6〕李思源《评何光沪的汉语神学--兼及刘小枫》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0f589df9d5616bdd852569b70007e25b
〔7〕新语丝“批判基督教专辑”
http://www.xys2.org/pages/christianity.html
〔8〕例见“如意禅堂”论坛
http://www.ruyiz.com/cgi-local/mainpage.pl
〔9〕网络基督徒“驳方集”
http://noah.ccim.org/htdocs/archive.nsf/BoFangJi?OpenPage
〔10〕例见“宗教论坛”
http://www.china101.com/cgi-bin/relipage.pl
〔11〕部分基督徒论坛参见“基甸连线”
http://go.163.com/~jidianlinks
〔12〕任不寐《商人流亡者日记》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7756463ad2d6ebbf852569ab00780c10
〔13〕尉《我读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f766ef8130ee889a852569b3007c66ab
〔14〕任不寐《走向上帝》
http://go6.163.com/~fanyafeng/zouxiangshd.htm
〔15〕“中国家庭教会”网站
http://www.chinahousechurch.org/main.htm
对这些中国基督徒弟兄姐妹来说,“舍己背十字架”甚至可能意味着牺牲
生命--刚刚流泪读到的现代殉道事件:
肖若枝《世纪之交的殉道士》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29eadf902482200a852569bc0010ef8a
〔16〕《文化基督徒:现象与论争》,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17〕Abraham Kuyper,
"Lectures on Calvinism"
http://www.kuyper.org/stone/preface.html
〔18〕《基督教信仰与西方政治》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debfe2404437fc0a8525682300838a1c
〔19〕思路《宗教改革两巨人--浅论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ed8e094b28412a6c852569bb006ef784
〔20〕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
三联书店,北京,1987
〔21〕李信源《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1)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49345c0031bd5e1e852568430013fdc9
(2)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cdd14a0eb74f767d8525691a0079a051
(3)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300287c2043cab218525697e000d12d5
(4)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7ed9b38f8ed339ee852569bc00697b77
〔22〕Alister McGrath,
"Christian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中译本
《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翻译,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
114-115页
〔23〕《契合与转化》书摘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98a32a6bead93df4852567fd0009facc
〔24〕对话《基督徒的信仰与“功利主义”》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da7a74099c374591852567d3008311c1
〔25〕思路《自由:在突围与困厄之间——对奴役和自由的思考之二》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e10da8374a0b2f5e852569b70004e4a9
〔26〕“信仰之门”网站
http://godoor.home.sohu.com/
〔27〕任不寐《为中国祷告》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8abda7e38b890ccf852569850082562f
〔28〕《圣经.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
http://www.ccim.org/~gzhao/bible/Luke/chap-15.txt
------------------------------------------------------------------
回应本帖:
思路《神学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神学?》
http://godoor.net/whjdt/sl-rbm.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