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舍斯托夫与尼采和《圣经》思想--舍斯托夫的著作《雅典与耶路撒冷》

肃风

  一个思想家一生的思想的事,至多两、三件,甚至往往只有一件。思想的事情贵精,不贵多。这样看的话,思想的事情越少、越精,越是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只想过一件事情:人应该怎样生活;柏拉图只想过一件事情:苏格拉底那样有德性的人怎么会被民主社会判处死刑;庄子觉得生命太累,一生只想如何可能"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维特根斯坦扔掉哲学去当花匠,又扔掉种花讲哲学,只为了搞清楚眼睛(语言)为什么不能看到眼睛(语言);海德格尔对老师的无情或者对希特勒的热情,都有是为了自己一生的想的"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未来中的亲身存在"的意义。
  一件思想的事情就需要或者可以说上一辈子,写出等身的著述,而且不能是废话?可能的,但要看思想者把自己所思想的事情的题位(loci)定在哪里。题位确立得越深,可思想、可述说的就越多。
  现代俄国大思想家舍斯托夫(Lev Shestov)一生只想过一件事情:人的生存的无根性与《圣经》的关系。这件事情与尼采有深切的关系。在现代思想这中,可能没有谁比尼采对《圣经》的攻击更为恶毒的了。《圣经》思想怎么可以同尼采扯到一起?
  舍斯托夫最早从莎士比亚那里得到思想的论题: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这还仅是一个论题,在把它放到一个确定的思想题位之前,这个论题意义如何,是否值得思想以及如何思想下去,仍然是不确定的。舍斯托夫进一步发现,在没有根据的生存深渊面前,西方思想史上从古至今的思想者分成了两类,要么求助于理性及其形而上学来填平深渊,要么像《圣经》的作者那样,在深渊中向允诺揩掉每一滴眼泪的上帝呼告。舍斯托夫从尼采那里得知,生存的深渊是形而上学的理性无法填平的。于是,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的论题就被放到这样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用它来检察历史上每一位思想家对于生存深渊的态度。像伯林(Isaish Berlin)和施特劳斯(Leo Strauss)一生的大多论著一样,舍斯托夫一生的著述都是思想史的诠释--他自己称为"灵魂的漫游"。不同只是,舍斯托夫的哲学诠释学服务于自己确立的题位:粉碎形而上学思想,为思想走向《圣经》铺平道路。
  舍斯托夫的第一部书关于莎士比亚的,接下来的两本书都与尼采有关:《尼采和托尔斯太关于善的教诲》、《悲剧哲学:陀斯妥耶夫思基与尼采》。从尼采那里, 舍斯托夫学会了用哲学的锤子敲碎理性形而上学的艺术。三十多年后,舍斯托夫在临终前出版的《雅典与耶路撒冷》中再次谈到尼采,礼赞有加,同时批评基尔克果。作为一个基督教思想家,礼赞尼采,批评基尔克果,看起来是相当让人费解的。搞清舍斯托夫为如此的理由,也是思想史上的一椿有意义的事情。
  《雅典与耶路撒冷》的书名得自德尔图良(Q.S.F. Tertullian)的一句话:"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何关系"?其意思是:希腊形而上学与《圣经》思想毫不相干。舍斯托夫直到流亡西欧后,才知道基尔克果,而且是在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要求下开始研读基尔克果。从基尔克果的身上。舍斯托夫发现与自己的思想相当一致的地方:与理性形而上学博斗,依靠《圣经》中的上帝面对生存深渊。但舍斯托夫很快又发现自己与基尔克果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基尔克果总是借助形而上学来反对形而上学,"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反对黑格尔","他越是与苏格拉底斗争,便越无望地被纠缠在苏格拉底所织的网里"。本来,"在基尔克果那令人震惊的命运中,比在尼采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显得更加明显触目"。然而,尼采在反对理性形而上学及其鼻祖苏格拉底时,比基尔克果要坚决、彻底得多。正因为如此,舍斯托夫断言,尼采比"作为一个宗教信仰上的路德教徒、神学候补博士"的基尔克果更接近路德。
  据舍斯托夫的解释,尼采与路德同心相印:"和尼采一样,路德恐惧地发现,在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Benedict de Spinoza)发现其最后的、唯一可能的慰藉之处,一个永恒灭亡的无底深渊向人张开了它的大口"。但在西方思想史上所有的哲学家中,"尼采是唯一的例外,只有他一个人把苏格拉底视为一个堕落者",没有上这条知识毒蛇的当,不去拥抱那棵伊甸园中的知识树的树干。舍斯托夫还"发现":"尼采是首先关注路德和《圣经》的一位哲学家",他把这一发现与尼采自称的第一个发现"路德的语言和诗体《圣经》构成了近代诗歌的基础"相比美。认真说来,舍斯托夫最了不起的发现是:他从尼采"怎样用铁锤作哲学思考"的提法中看出了"路德和《圣经》的气息"。舍斯托夫甚至推断,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路德的"唯凭信仰"是一致的:"尼采的'权力意志'是否不过是用另外的词句表达了路德的'唯凭信仰'呢"?这意思是说,'唯凭信仰'只有在用哲学的铁锤敲碎理性形而上学之后才有可能。这就是舍斯托夫在自己的思想题位所能达到的最出人意料的东西,也是他的思想一生所想、所为的。
  当然,这一晚年的所谓发现,早在舍斯托夫思想的开端就已经奠定了基础。舍斯托夫走向《圣经》思想,不是受《圣经》本身的影响,也不是受无数基督教思想家的引导,而恰恰是由这个最恶毒地攻击基督教的尼采引导的。在这一意义上,说舍斯托夫是"尼采式的基督教思想家"或者"基督教的尼采"就成立了。当然,在这位基督教思想家看来,路德比尼采略高一畴"苏格拉底的逻辑,一个堕落者的逻辑,把尼采给骗了。……尼采的铁锤也未能粉碎挖掘普遍必然判断的理性的勒索。于是乎我们又不得不向路德求救,因为他的铁锤比尼采的铁锤命中目标率更高"。尽管如此,尼采毕竟比基尔克果更值得孝敬。
  
  
  (肃风 学者 香港)(感谢道风书社)
  转载自《成言艺术》http://www.be-word-art.com.cn,感谢授权。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