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被神圣之爱拥抱著的灵魂

宋佩

十字架上彰显的神圣之爱拥抱我的灵魂,没有任何绘画或雕刻能再安慰我的心了。


  ——米开朗基罗自罗马时代以来,圣经中的故事与耶稣及使徒们的事迹就一 直是艺术表现的重要主题。而随著各个时代人文精神、社会环境与教会力量的改变,圣经故事也有不同的诠释。除此以外,各个艺术家个人的人生经验与生命过程,也使得他们作品的表现方式各异。多数的艺术家都随著委托他的教会或王公贵族的喜好来做画或雕刻,仅有少数几位能够真正掌握住圣经中的精神,加上本身宽广的胸怀、细腻敏锐的感受力及丰富的人生体验,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以下我们就举出几位这样的艺术家,看看他们的信仰与作品间的关系。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1475— 1564)所属的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对希腊、罗马艺术重新燃起了兴趣,特别注重人体的描写。而随著新柏拉图思想的盛行,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认为运用本身的智慧即可参透宇宙间的真理。艺术家尤其认为应该发挥神赋予的创造力,追求古艺术所具有的理想与完美的精神,米开朗基罗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位。他著名的作品如「大卫像」、「天地创造」,虽都是取材自圣经,但也都结合了新柏拉图思想,强调理智与情感、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结合。然而在他去世前几年开始雕刻的一 件「圣母哀子像」上,我们却看到最动人的救赎盼望,这时人体的比例与肌肉的力感都已不再是表现的重点了。他曾在一 首晚年写的诗中说到:「十 字架上彰显的神圣之爱拥抱我的灵魂,没有任何绘画或雕刻能再安慰我的心了。」这段诗句也许最能诉说出他此时创作的心怀!葛雷柯文艺复兴时期之後,矫饰主义时期的一 位画家——葛雷柯( EI Greco, 1541— 1614),画了许多耶稣的事迹,在他从义大利移居西班牙之後,作品风格开始有了极大的改变。他喜用鲜艳的色彩来传达情绪的变化与情感的深度,并藉著拉长与变形的人体强调主题的精神性。在「磔刑图」(脱去耶稣的外袍)中,耶稣身著紫红色的外袍,举目望天,与周围人群的激动情绪及马利亚等人的哀伤情形成强烈的对比,耶稣眼中泪光闪烁,左手摆出宽恕的手势,异发显得动人。


  布勒哲尔十 六 世纪的荷兰画家布勒哲尔( Pieter Brughel the Elder,约 1525— 1569)将他对圣经的了解表现在旧约故事、耶稣事迹及寓言,还有以农民生活为主的风俗画上。他嘲讽人的愚昧无知,在短暂的生命中或是沉浸於世间的享乐中,或是为温饱而辛勤的工作。而他更希望藉著画来提醒世人看见自己的贪婪自大,学习耶稣的谦卑与宽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幅即是「耶稣与淫妇」,耶稣在地上用手指画字,站在他左後方的是门徒,前方的则是原先责难耶稣的人,但他们似乎正思考著耶稣的回 答而神情有所改变,淫妇站在中央,原先包围著她的人因认清自己也是罪人而逐渐离去。


  林布兰巴洛克时期荷兰画家林布兰( Rembrandt van Rijn, 1606— 1669),应算是最伟大的圣经画家。他本身对圣经的了解加上逐年增长的人生经验,使得他的画作愈见深度也愈予人深刻的感动。林布兰年轻时即已成名,收入颇丰,家庭幸福,对自己充满自信,在绘制圣经故事时,多详尽的描绘细节 ,并喜欢选择最戏剧性的刹那,藉著手势、神情与光线表现其中的情节 。然而随著年岁渐长、妻、儿的去世,加上生活日趋困窘,他绘画的表现也由早年充满动作的场面转为宁静、引人沉思的气氛。到了晚年,他运用更自由的手法做画,温暖的色调似乎在画布上闪烁著光芒,如「浪子回 家」中,鲜红色调与金黄色笔触即烘托出了温馨的场景,而人物的神态更使得这幅颂赞爱与宽恕的画直透人心,林布兰在情感表现的深度上是无可比拟的。


  卡拉瓦乔卡拉瓦乔( Caravaggio, 1573— 1610)创作的时间比林布兰稍早,两人在圣经题材的表现上都极为独到,并对往後有深远的影响。卡拉瓦乔的构图单纯,光线运用非常巧妙,能够立即带领人感受到画中的气氛。他并不将圣经中的人物理想化,而把他们画成一 般中下流阶层的普通百姓,「怀疑的多马」描写多马用手探触耶稣肋旁的伤口即是一 例。在故事中则强调人性的冲突,似乎希望藉著人生的痛苦、不和谐,说明对救赎的渴望。


  梵谷最後我们再来看看十 九 世纪末最具传奇性的画家—梵谷( Van Gogh, 1853— 1890)。他与家人关系亲密,然而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绘画成了他热情倾泄的对象,是他希望用来安慰人心的一 帖药。不过由他自杀前画的「星夜」看来,他已丧失了信仰,对人生命的答案充满了怀疑,因而陷入了困惑、不安的情绪中,终至自杀。


  由梵谷的例子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的艺术家,随著佛勒伊德的理论,存在主义种种现代思想的兴起,科技的惊人发展,艺术家们表现的主题多是现代人的疏离、不安、混乱的情感关系。少有几位能去探讨生命的本质、人与神的关系。这也许就是现代绘画在给人视觉的撞击後,就什麽也不留的原因吧!


摘自《海外校园》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