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奥古斯丁
(取自「基督教会史」) 自使徒时代以来,古代教会宗教思想至於奥古斯丁(Augustine) 而登峰造极 。虽说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大多不合东方脾胃,其所影响於东方教会者极其有限 ,但整个的西方基督教无处不染有他思想学术的色彩。西方教会宗教生活之所以 远超於东方教会之上,大都由他所赐。中古时代罗马公教许多特性,大都源出於 他的思想。同时,他在改教运动中,又是灵性的祖师,他的神学虽说全以圣经、 哲学、以及教会遗传为护符,然而又大多以他一己的经验为根据,先要知道他生 平经历,然後才能了解其为人。 非洲为拉丁基督教产生了三大领袖,即特土良、居普良与奥古斯丁。奥氏以 三五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生於努米底亚(Numidia) 塔迦斯特(Tagaste) 地方,以 现在地位来说,在阿尔及利亚(Algeria) 康士坦丁区苏克阿拉(Suk Ahras)。 他 的父亲名帕特利修(Patricius) ,是个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 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亲摩尼加(Monnica) 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但她的灵性生活,要等到了晚年受了 安波罗修和自己的儿子奥古斯丁的启发,才发出异彩光辉。 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於性 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 真理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禀性,都遗传到了他一人身上。稍长,由他生长地 塔迦斯持送到附近一处地方马道拉(Madaura) 上学,後来又从那 负笈而至加大 果,在那 专攻修辞学。在加大果的时候,他姘识了一个女子,此时他年纪不过 十七岁,他与这姘妇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且在三七二年时她生了一个儿子阿 斗达徒(Adeodatus) ,阿斗达徒极为奥氏所珍爱。奥古斯丁虽放纵於情 最早, 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早在十九岁的时候,因读西色柔(Cicero)的霍尔登修( Hortensius) 一书 ── 此书现已几乎全无可考 ── 『就改变了我心所爱慕的 ,使我祷告的心上升到你自己面前,主阿』( 一),後来他自己这样写著说。这 次的悔改归正虽说不算完全,但已使奥古斯丁有心追求真理,以真理为人生唯一 价值。此後他开始研究圣经,『但圣经对於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於西色柔 的庄严文笔』( 二)。於是他又向一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即称为摩尼教者, 追求心灵与理智的安慰。此时他在祷告中发愿说∶『求赐我清洁自制的心,然而 我还未曾准备好。』( 三) 奥古斯丁崇奉摩尼教共有九年,有时住在加大果,有时又住在塔迦斯特,一 面治学,一面教书,他在加大果因作了一篇戏剧诗而文名大震( 四)。他所结交 的朋友不少,其中尤以亚吕皮乌(Alypius) 为莫逆。信奉摩尼教日子久了,他开 始怀疑这个教门理智上的效能。当时摩尼教中备受教徒堆崇的首领为净斯土斯(F austus),奥古斯丁因朋友敦劝而去见他。但因净斯土斯在教理上难於自圆其说, 这使他在理智的追求上失望了。虽说在表面上他还是个摩尼教徒,但在奥古斯丁 的内心深处,他已变成了怀疑派。因为摩尼教中朋友的劝导,奥古斯丁於三八三 年迁到罗马,又因得他们援助,在三八四年受当地行政长官辛马库(Symmachus) 的委任,在米兰教授修辞学 ── 米兰乃当时西方帝国的都会。 在米兰的时候,奥古斯丁听见了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去听道 是 因为钦佩他的口才,不是因为相信他的道理,因他在这时候正倾心於新派的怀疑 哲学。此时他的母亲摩尼加和他最亲密的朋友亚吕皮乌也与他同住一处。他母亲 为维持他的地位起见,此时为他定了一门亲事,但因所聘的女子年龄尚轻,一时 不能完娶。他虽与那从前之姘妇脱离了关 ,但很是出於勉强,所以不久又与另 一个结上了非法之缘,行为较前更不正当( 五)。这是他一生道德水准最低的时 期。在这当儿奥古斯丁因威克多林(Victorinus)的译述,与新柏拉图主义发生了 接触。这种主义在他看来好像是一种启示。从前他信摩尼教的唯物论及二元论, 现在他才知道灵性世界是唯一的真实世界,才知道上帝不但是一切良义之源,也 是一切真实之源。不像摩尼教所说的,恶 非积极的存在。恶是消极的,是善之 缺少,是人的意志远离上帝。认识上帝是人生最高的福乐。这种新的哲学,也是 後来时时影响奥氏思想的哲学,使他有接受基督教的可能。因为他听安波罗修讲 道多了,所以对於教会的权威有了极深的印象。正如他以後所说的∶「假如我不 为大公教会的权威所驱使,我就不会相信福音」( 六)。 到了这时候,奥古斯丁一生经验之大转机将要来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 痛苦,他感觉得理想与行为间有这样远的距离。几年前,他读过新柏拉图派威克 多林的传记,看见他在老年时如何归向基督,心中已经受了感动,最近因读他的 著述,又受了不少的影响( 七)。又有一个非洲的旅行家朋弟田乌(Pontitianus ) ,把他的埃及所看见的修道生活告诉了他和亚吕皮乌。他听见了这些事,深自 内惭,因为那些无知的修道士尚能制胜情 的试探,像他这样有学问的人,反为 情 所任意奴役,无力抵抗( 八)。在这种自责自咎情形下,他一人跑到花园中 去了,彷 听见邻家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於是拿起一本他所读过 的书信,打开来看,他的视线落在这几句话上∶「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 ;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 。」( 九) 自此以後,奥古斯丁心 有了平安,而且感觉有从上帝而来的能力胜过罪恶,是 他从前所追求不到的。也许像人所说,这是他转变皈依修道主义的心。如果是的 话,那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从实质上说出来,这是一种基督徒根本的内心 变化。 奥古斯丁悔改归正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将尽之时,他辞去教授之职,一方面也 是由於疾病。辞职之後,便与他的朋友退居在一处山庄,称为加西西阿古姆(Cas sisiacum),等候受洗。这时距他的神学大家的地位还远得很。他的特有见地尚未 发展,他还不过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新柏拉图派,但他敬虔生活的格式却已经决 定了。退居加西西阿古姆时,奥古斯丁与诸友人共研哲学,在他最初所写的许多 论文中,有些是在此时写成的。在三八七年复活节的时候,奥古斯丁在米兰受洗 於安波罗修,与他同受洗礼的有阿斗达徒及亚吕比乌。受洗之後,奥古斯丁同他 母亲起行,想要回到他的故乡去。不料摩尼加却在旅行途中死於俄斯替亚(Ostia ) 地方。後来奥古斯丁叙述他母亲死状,是古代基督教文献中一座最高贵的纪念 碑( 十)。於是奥氏改变原定的计划转道往罗马去,在那 住了些时,到三八八 年秋天仍返塔迦斯特去。他在这 与朋友同住,仍像在加西西阿古姆一样,勤究 学问。在这时期中他那聪明的儿子阿斗达徒死了。奥古斯丁想创设一所修道院, 因此便於三九一年,往希坡(Hippo) 去了,此地是在阿尔及利亚(Algeria),与现 在的波拿(Bona)城相近。在此处他虽受职为神甫,但非完全出於他的自愿。四年 之後,他受职为希坡副主教。与他同作主教的前辈瓦勒留(Valerius)究竟死於何 时,不得而知,但奥氏受职後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在希坡他为 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奥古斯丁 卒於四三零年八月二十八日,正当宛大勒人围攻希坡之时。 奥古斯丁立论攻击摩尼教早在他受洗之时。後来身受圣职,特别在受职为主 教之後,他便开始与当时盛行於北非洲的多纳徒派发生 突。因这次争辩,奥氏 对於教会及其品质与权威等问题,详加研讨。在他作主教的最初几年中,他就对 於罪与恩两大问题,有了特殊的见解。但这些见解 不是由於与伯拉纠一番大争 辩之後而得的结论,因为那是四一二年後他所成功的大事业,不过那一番大辩论 更加澄清了他对於这些见解的解说罢了。 奥古斯丁影响之所以伟大,在乎他神秘的虔敬生活。这种生活虽说在他所有 的著述上都能看得出来,可是发挥得最圆满的,要算他的忏悔录(Confessions) 。此篇之作大约在四零零年,他悔改以前的一切经验均於文中和盘托出。古教会 中像这样以灵性经验为自传者实属仅见,即在教会历史之任何时期中亦不多见。 在宗教经验著述中,人们莫不将此篇视为典型之作,「你创造我们,为使我们与 你相通,我们的心若不在你 面得著安息,不能自有安息。」(一1) 「所以倚靠 上帝是我自己的益处,假如我不住在 面,我也不住在我自己 面;但 ,那 一位住在 自己 面的,能更新万事。你是主我的上帝,因为你不需要我的善良 。」(七11)「我先想追求得著充足的力量,与你有亲切的来往;但我不能得著, 直到我得著了那位『神人之间的中保,为人的基督耶稣』,『 在万有之上,是 永远可称颂的上帝』,直到 来呼召我。」(七18)「我的全部盼望尽在乎你那极 大的慈悲。将你所掌握的赐给我,将你所要的吩咐我。」(十29)「主阿,我要爱 你,要感谢你,承认你的名,因为你使我的那些罪都如冰块一样消融了。」(二7 ) 自保罗以後,像这样一种富於虔敬精神的话,是当时教会所未曾听见过的,这 种把宗教看作是与永生上帝亲切往来的概念,虽说不常为人所完全领悟了解,却 在教会中 有长久的影响力。 这样看来,奥古斯丁一想到上帝,便想到一位人可与之发生心灵交往的神, 在 面人能得到福乐,感到满足。但当他用哲学眼光去想到上帝时,他所用的 术语都是由新柏拉图主义中假借而来,上帝唯一,是绝对的灵,与一切被造之物 ,有各种分别之物不同。上帝是一切存在之物的根基与来源。这种概念使奥古斯 丁注重上帝的唯一性,甚至讲论三位一体时,他还是注重这一点。他把这种教理 在他的名著三位一体论(On the Trinity) 面发挥无遗。自此论问世後,西方教 会对於这问题的思想已成一定形式。『父、子、圣灵,一位上帝至尊无对,伟大 ,全能,良善,公义,慈悲,一切有形无形万有的创造主。』( 十一)『父、子 、圣灵,同一质体,创造万有的上帝,全能的三位一体,在无形中工作。』(四 21)『不是三位上帝,也不是三种善良,乃是一位上帝,全善,全能,即三位一 体自身。』( 十二)特土良、俄利根、亚他那修都讲子与灵在父以下。惟奥古斯 丁如此注重合一性,以致把『三位』讲成完全同等。『三位一体是绝对同等的, 我们不但不能说父比子大,甚至也不能说父与子之和比圣灵大。』( 十三)奥古 斯丁不满意於『三位』之区分,但因惯用已久,无法更易,而且他也不能找到一 种更加适宜的说法∶『假如有人要问,这三位是甚麽?则人间文学苦无以为对。 然而我们还是要说「三位」, 不是要藉此讲明其中奥妙,乃是 此无话可说。 』( 十四)虽说奥古斯丁对这问题很显然的极力主张教会传统思想,但他自己的 思想倾向,以及他的新柏拉图哲学思想,均倾向於形相论的神格唯一说。不过我 们也决不可称他为形相论派。他也用过许多比喻来解说三位一体,例如,他将记 忆力、了解力和意志力来作比喻( 十五),又将施爱者、被爱者和爱三者来比作 三位一体( 十六)。 因为奥古斯丁有这种合一与同等的见解,所以他说∶『道是单从父上帝而生 ,圣灵也是主要的由父而出。我之所以加上这主要的几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圣灵 也是由子而出。』( 十七)东方教会的见解以为父是万有之唯一源头,子在父之 下,所以也说圣灵单从父出,但奥古斯丁正为『和子』(Filioque)一个术语预备 了道路,使得流行於西方教会中。此一术语,当五八九年,在西班牙之妥列多(T oleelo) 地方所开之第三次会议,即已公认列入尼西亚信经之内,直到今日,却 为希腊教会与拉丁教会分裂之由。 对於道成肉身的问题,奥古斯丁在人性与神性两方面均一样注重。『基督耶 稣,上帝的儿子,是上帝,也是人;在万世之先为神,降生在我们的世界而为人 ,....这样,就其为上帝而言, 与父为一;就其为人而言,父比 大。』( 十八) 是上帝与人之中唯一的中保,只有藉著 ,罪才能赦免。『亚当的罪无 法蒙赦免,无法被消除,只有藉著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为人的基督耶稣。』( 十九)基督的死是赦罪的基础。至於说基督的死究有甚麽切实的意义,奥古斯 丁的思想也不大清楚,不全然前後一致。他将基督的死有时看为向上帝所献上的 祭,有时看为代替我们所忍受的刑罚,有时看为一种赎价献与魔鬼,使人从他的 权下被解放出来。奥古斯丁对於耶稣谦卑的生活所给与我们的意义极其重视,这 是在希腊神学家中不大多见的。拿 的谦卑比较起亚当罪中最令人注意的骄傲特 性,其间对照极其显明。这是人类的模范。『这位由你隐密的慈悲中,你向谦卑 的人所指明了出来的中保,你所差来世间的,为要藉著 的模范,他们也可以学 到这同样的谦卑。』( 廿) 照奥古斯丁所讲,当人被造时原是善良正直的,享有自由意志,且有不犯罪 ,永远不死的可能( 廿一),在人天性中原无不和协。他原来是快乐的,与上帝 来往无阻( 廿二)。因罪的缘故,亚当从这样的地位上堕落了,罪的原素是骄傲 ( 廿三)。犯罪的结果便是善良的失落( 廿四)。上帝的恩典丧失了,灵魂死了 ,因为它已与上帝远离( 廿五)。人的身体不再受灵魂约束,反为贪 所操纵, 其中最坏而又最显明的特性为淫 。亚当堕落在全然绝望的毁灭中,永死便是当 然的结果( 廿六)。这种罪及其後果有关全体人类;『当那人堕落在罪中时,我 们都是那人,因为我们都在那一人(亚当) 面。』( 廿七)『虽然,论到第一 个人,使徒有话说,在他 面人人都犯了罪。』( 廿八)在亚当 面不但人人都 是罪人,而且因为他们都生在『淫 』之中,所以他们有罪的情景更坏( 廿九) 。结果便是全人类,连最小婴孩在内,都成了『灭亡之子』( 卅),所以该受上 帝的震怒。从这种绝望的原罪境域中,『从来没有人被拔出来过,没有,连一个 也没有,现在还是没有,将来也必没有,惟有靠著救赎主的恩典才能得救。』( 卅一) 人得救是由上帝的恩典而来,完全是人所不配得的,完全是白得的。『工价 是军事服役的报酬。工价不是恩赐;所以他说「罪的工价乃是死」,为要说明死 不是无故而得的,乃是罪所应得的报酬。但是说到恩赐,假如不是完全无功而得 的,便不算恩赐了。所以,我们要知道,凡人所得的好处都是上帝的恩赏,当这 些好处增至了永生的境地,简直是为恩典而施的恩典了。』( 卅二)这样的恩典 ,临到那些为上帝所拣选而得著这恩典的人。所以 预先定下 所要的,『受永 刑,得永生。」( 卅三)这两种人,每一种人的数目都是规定了的( 卅四)。在 奥古斯丁刚刚悔改以後的时期中,他也主张人有主权接受或拒绝救恩,但还未到 与伯拉纠争辩时,他就得到这种结论,以为救恩是不能拒绝的。这种救恩的功效 有两层∶第一层为信仰是逐渐灌输,第二层为受洗时罪得赦免,原罪和本罪均得 赦免。『使我们得成基督徒的信心,原是上帝所赏赐的恩典。』( 卅五)惟其如 此,所以因信立地称义。但恩典所为非尽於此,有如特土良所讲,恩典是圣灵将 爱输入於人心。恩典能释放那被束缚为奴的意志,使之选择上帝所喜悦的事,『 因著恩典的彰显,不但要叫他们知道甚麽是应该作的,更要叫他们由於恩典所赐 的能力,本乎爱实行他们所知道的。』( 卅六)恩典能使本性渐渐变化,渐渐成 圣,上帝用我们作成善事, 藉此酬报我们,好像这些事是我们自己作的一样, 又将这些事的功劳归在我们身上。没有人在今天能确实知道他已得救。在今生 人可有救恩,但是,如果不是上帝将坚持的恩赐加在他身上,他就不能保持救恩 到底( 卅七)。奥古斯丁此种见解,好像是由於他主张人在受洗时领受重生恩典 的教理而来。假如人在受洗时领受救恩,那末,很显然的有许多人难於保守到底 。 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中,与恩典的教理 行的,还有他对於那有形的公教会之 极端推崇。他以为 有在这个教会以内才能真正的得著圣灵所输入於人心的爱。 一般多纳徒派虽说在教理和教会组织上自是彻底的『正统』,但因为他们反对大 公教会,因为他们指责大公教会不该 许那些曾经犯过『死』罪的人施行圣礼, 奥古斯丁对这班人说∶『那些不关心於教会之合一者,即在上帝的爱中有缺乏; 因此我们很有理由可说,在大公教会以外,人就不能接受圣灵。....所以无论那 些异端和分裂派能领受甚麽,惟有那遮掩众罪的爱乃大公合一的特殊恩赏。』( 卅八)圣礼是上帝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因其如此,所以圣礼的效力不在乎 施行圣礼者的品德如何。所以人在加入公教会时,从前所受洗礼或授职礼,无须 复行。不过,虽说外面所施行的圣礼亦算有效,可是 有在公教会中,圣礼方能 结成果实,因为 有在公教会中,为圣礼所证明的爱才可以得著,而这样的爱又 是基督徒生活的要素。甚至在公教会中, 不是人人都在得救的路上走。教会中 良莠不齐,分子 杂。『好的公教徒得救,不好的公教徒和异端派灭亡, 不是 因著不同的洗礼,乃是因著相同的洗礼。』( 卅九) 在奥古斯丁心目中,所谓圣礼,乃包括所有教会中各种习尚与礼节,是有形 的表记,为圣事的象徵。所以他把 邪术,按立礼,婚礼,连慕道友受盐习俗, 都一 算在圣礼内。洗礼和圣餐礼当然是最显要的圣礼。教会要藉著圣礼才得结 成一气。『若没有圣礼或有形的象徵,使信众团结一体,便不能算为宗教社会, 无论那宗教之为真为伪。』( 四十)而且,圣礼也是得救所必需。『若不受洗, 不参加晚餐,任何人都不能进入上帝的国,或得救而进入永生,所以基督教会均 以此为当然之理。』( 四一)然而,奥古斯丁还以圣礼为灵性实体的表记,而不 是那些实体的本身,这都是因他所讲关於恩典的工作。凡不『阻碍信仰』的,均 可指望得到圣礼的效益( 四二)。当时这种思想尚未发展到後来中古时代那样成 熟的地步,但奥古斯丁在西方教会中,堪称为首倡圣礼的鼻祖。 奥古斯丁著述之最大成功要算他的上帝之城(City of God),他著手写这部名 著是在四一二年,那时正是阿拉利(Alaric)攻陷罗马之後一个黑暗期,此书约成 於四二六年。这部书可以代表他的历史哲学,又是他为基督教所作的辩护文,答 覆当时异教徒对於基督教所施攻击。因为当时人以为罗马从前之隆盛,乃因古代 诸神显灵,现在人多不拜那些神了,致遭倾覆。但奥古斯丁说明他们敬拜那些古 代诸神 没有使罗马强盛,或使它增进道德,或赐它来生快乐的希望。古代诸神 崇拜之遭废弃,为要叫人崇拜那独一真神,这 不是一种损失,而是一种大大的 收益。以後,奥古斯丁进而讨论创造,讨论恶之来源及後果。他的历史哲学即肇 基於此。自人类最初背叛上帝,『由两种爱造成了两座城∶由爱己之爱,轻视上 帝,造成了世上的城;由爱神之爱厌弃自己,造成了天上的城。』( 四三)这两 座城以该隐和亚伯为代表。所有在世间自认为客旅,为朝圣的人,都是上帝城 的居民。这世上的城以巴比伦和罗马为首席代表,甚馀一切世上邦国都为这城的 化身。它的精神是蔑视上帝,但它也是一种相对的善,治安由它维持。这罪恶尘 世,虽以爱己为当然之理,还知道制止扰乱,人各顾安全。但这世上的城必随上 帝的城之日见扩张而消没。上帝城 的居民,就是那些被上帝所拣选,蒙恩得救 的人。虽说教会教友不都是被拣选的,但被拣选的人都在这有形的教会中。『所 以连现世教会也是基督的国,也就是天国。照样,连现世圣徒也与基督一同掌权 ,不过与来世掌权有些情形不同;虽然稗子在教会中与麦子一同生长,可是稗子 不与基督一同掌权。』( 四四)这样说来,甚麽是上帝的城呢?上帝的城就是那 有形的,为教职阶级所组织而成的教会,这个教会必要渐进而至统治世界的地位 。在奥古斯丁看来,这事的成就在於与基督教政府的密切联合,政府的目的不仅 是维持和平,也是作人民的『敬虔之父』,故必须倡导对上帝的真正敬拜;教会 和理想政府之间的关 是彼此依赖,互尽义务,中世纪神治国家的观念,实建基 於奥古斯丁这种见解上。 虽从许多方面说,奥古斯丁的思想是很清楚的,可是其中也很显然的包涵极 大的矛盾,原因是在他的思想中成分 杂,把深刻的宗教经验,新柏拉图哲学思 想,以及通俗的教会遗传主义合一炉而冶。因此,他虽讲预定,上帝施恩於 所 拣选的人。同时,他把得救的可能限於施行圣事的有形教会以内( 四五)。他也 区分教会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与後来改教时代所讲的很相接近,却不够清晰。因 为存心虔敬,所以他把基督徒生活看为人用信和爱与上帝发生亲密的个人关 , 但他又一样积极的提倡一种律法主义式的和修道主义的禁 主义。终中古时期的 教会,在这几点上,从未有人能超越奥古斯丁。也没有人将他所留下的矛盾点调 和起来。正是由於那些矛盾,在他以後的各种运动,才可能大受他的思想感动( 四六)。 ********************************************************************** 一∶奥古斯丁忏悔录三4应枫译(台中市光启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二∶同上三5 三∶同上八7 四∶同上四2,3 五∶忏悔录六15 六∶答摩尼的书信(Against the Epistle of Manichaeus)五章;参艾雅第四三 五--四三七页。 七∶忏悔录八2;参艾雅第四三一--四三三页。 八∶忏悔录八8 九∶罗十三13,14;忏悔录八2;艾雅四三五~四三七页。 十∶忏悔录九10~12 十一∶论三位一体第七部第六章十二节;参奥古斯丁选集(基督教历代名著集 成第一部第十卷)一七七~一七九页。 十二∶同上八部序言。 十三∶同上 十四∶同上五9;参同上译本一三六~一三七页。 十五∶同上十12 十六∶同上九2 十七∶同上一五17 十八∶教义手册(Enchiridion) 三十五章;参同上译本四二四页。 十九∶同上四十八章;参同上译本四三二页。 廿∶忏悔录第十部四十三章。 廿一∶弃绝与恩典(Rebuke and Grace)三十三章。 廿二∶上帝之城(City of God) 十四部廿六章。 廿三∶论本性与恩典(Nature and Grace)三十三章;参同上译本第三五六页 廿四∶教义手册,第十一章;参同上译本第四零五页。 廿五∶上帝之城十三部二章。 廿六∶同上十四15 廿七∶同上十三14;参艾雅四三九页。 廿八∶罗五12;论赦罪(Forgiveness of Sins) 第一部十一章。 廿九∶论婚姻(Marriage)第一部二十七章。 卅∶论原罪(Original Sin)第三十四章。 卅一∶同上。 卅二∶教义手册,一百零七章;参同上译本第四七一页。 卅三∶同上第一百章;参同上译本第四六六页。 卅四∶艾雅,古代教会历史资料第四四二页。 卅五∶论预定(Predestination)第三章。 卅六∶弃绝与恩典第三章。 卅七∶持守之恩典(gift of Perseverance)第一章。 卅八∶论洗礼(Baptism) 第三部十六、廿一两章。 卅九∶同上五28,39。 四十∶覆浮斯土斯(Reply to faustus)第十九章一节。 四一∶论赦罪第一部卅四章。 四二∶书信集98:10;参艾雅第四五十页。 四三∶上帝之城第十四部廿八章。 四四∶同上第廿部二章。 四五∶但在论洗礼第五部廿八章他很清楚说∶许多似乎在(教会)外的,实际上 是在内的。 四六∶除上述奥氏中文译本的著作外可参阅「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第一部第 十卷 论自由意志第一八一~三三二页,及第廿卷奥氏的六卷讲章七六 ~一零一页。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