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孤儿之父--微劳士牧师
陈振威
微劳士牧师(Rev. 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一九一三年五月十二日生于英国的伯明罕,六岁举家迁往加拿大的曼尼托巴(Manitoba)。有一次,母亲流泪的祷告改变了他的一生。十八岁中学毕业后,本想当工程师,但神呼召他到中国宣教。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仍于一九三一年十月一日,带著一本圣 经、两套衣服、一双鞋、口袋里只有五元五角,就毅然上船,前往全然陌生的中国。 初到中国 十月二十八日来到目的地--广东省的观瑶。新居是一艘舢板,所在的河,就成了他洗澡和如厕的地方。差会安排了一位八股先生教他中文。经过五个月的强记,勉强可与本地人交谈,当然发音不准,笑话百出。 与家人分开了六个月的微劳士,写了一封信给未婚妻爱玛小姐:「我在中国很孤单,除非你来中国,否则我无法支撑下去。」爱玛小姐就毫不犹疑前往中国,成为南中国小渔村里第一位外藉新娘。蜜月期就在派单张的生活中渡过,因为他们的座右铭是:「事主为首,工作次之,家庭第三。」 舢板地方太小,容不下二人,于是租了一间小屋。屋子地下是泥土,屋顶是用禾草铺盖的,全屋一个窗也没有。微牧师于是亲自动手,在墙上开窗,并将屋子的里外扫上灰水。这事竟使全村哄乱起来,大家以为屋内住了两个「番鬼」,随时会有鬼怪从屋里出来,对他们不利。直至微牧师出来保证,村内如有任何不吉利的事发生,责任全归在他身上,那时村民才平息下来,这件事使微牧师夫妇更确切肯定神呼召他们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扬耶稣基督福音的大能,拯救村民脱离罪和迷信的捆锁。 清连镇是一个转捩点。微牧师一夜从睡梦中被吵醒,看见一个赤裸的人躺在地上,满身鲜血,全身抽筋,口吐白沫,他来不及想到中文该怎样说,就用英文,奉耶稣的名把鬼赶出来。那人不再抽筋,并清醒过来。次日,整条村都听闻这神迹。微劳士牧师立刻把握机会,向村民传讲福音。每日都有三百多人来听福音,且有多人信主。其中白湾村县长还带领全村信主。一九三六年就在那里成立了第一间教会。 此外,微牧师领导清远市居民筑堤坝,组织清远福音乐队,并用自己作的中文诗歌布道,足迹遍及整个广东省,到处建立教会和训练信徒成为牧者。他在广东省建立九间教会,又与摩利臣宣教士(J. Elmor Morrison)创辨了福音圣经学校(Evangel Bible School)。 八年抗战 一九三七年,日本入侵中国。微牧师打发家眷前往澳洲,自己则只身留在中国。日军封锁了往四邑一带的去路,截断那地区的粮食和药物支援。一九四零年,饿死的人无数。满有爱心的他就组织了中美救援协会(Sino-American Relief Committee),在首次会议中,有人问他,经济从何而来?他就用毛笔写了一个「信」字。他说,在中国十年以来,每日都是凭信心过活。他只身前往重庆向各救援组织求助,并通过电台向美国华人筹款,当他再返回四邑时,已筹得$618,700,000。他向中央政府购米,雇用一千一百名苦力,攀山越岭把米运到四邑,设立了二十一个救济站,每日供应一万四千人的饭食。 战争带来无数的孤儿。微牧师一个一个的把他们收留在用空置的学校和祠堂改成的「儿童收容所」不久,「儿童收容所」已爆满,但他从不拒收,只要求工作人员多加一双筷、一碗水。为避免日军耳目,孤儿院要搬迁,孤儿要腰携米袋,攀山涉水,年纪太轻、自顾不暇的,微牧师就三个三个的放在篮子里,用竹竿挑著他们前行。 微牧师在广东省建立了五间孤儿院。他除了让儿童吃饱外,还把基督的救恩告诉他们。一九四五年,五间孤儿院的总人数逾七百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军投降,救援机构逐一撤离中国。收容所粮食中断,他叫所有儿童为他祷告,自己则前往广州,遇见一友人,建议他去函美国人创辨、总部设于美国维珍尼亚州的中国儿童基金会(China's Children Fund)。两星期后收到电报回覆,答应收容七百名儿童,每人每月可得二元的资助。为了运粮方便,他索性把孤儿院迁往广州。他得到中央政府蒋介石将军的介绍,认识了张发奎将军,把没收了的日本学校改成孤儿院。这又是神听祷告的明证。 一切安顿好后,微牧师为著儿童前途设想,开始训练他们谋生的技能,同时,又安排早会、晚祷,供应他们灵命上的需要。 一九四七年九月,微牧师获委任为中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区域主管。他先在华北联击了四十二间孤儿院,帮助了五千一百一十三名孤儿,继而展开在韩国和日本的工作。 「我的中国心」 一九四九年夏天,中国大陆政局变动。所有外国公司都要关闭。微牧师一受到软禁。一天,微牧师被传召到总部,控以间谍罪名,认为孤儿院不过是掩饰身份的工具。微牧师经过六小时马拉松式的盘问,最后回答说:「我问心无愧,若我被处死后,请剖开我的心,你就会看见我心中只有『中国』两个字。」盘问的官长突然下令把他释放。这是神直接的干预! 然而,苦难接踵而至。中国儿童基金会的财产全被没收,职员也全由共产党员接替,开始向孤儿童宣传无神论。微牧师眼见大势已去,有感无能为力,惟有依依不舍地申请离开中国。他们处处为难,但始终无法控以间谍罪名,终于四个月后批准微牧师夫妇离开中国。 迁往香港 微牧师回到美国后,立即向中国儿童基金会报到。他奉派前往日本和韩国,在韩国协助了二十三间孤儿院,收容了四千人;在日本协助了六十间孤儿院,收了六千多名儿童。微牧师也开始在亚洲其他地区开展工作,这时中国儿童基金会这名字已不再适用,不过仍保存其英文缩写(CCF),一九五一年二月六日,改名为「基督教儿童福利会」(Christian Children's Fund)。微牧师获委为海外区主任,负责执行全球的工作。一九五一年秋,前来香港,再度服侍中国人。 五零年初,成千上万的中国难民涌进香港,其中有三百名儿童是来自广州CCF的孤儿院,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孤儿院。一九五二年,微牧师策划了一项伟大工程,建立一所规模庞大、设备完善的孤儿院──儿童新村(Children's Garden)内有自成系统的道路网、自给自足的水塘、医院、中小学校、教职员宿舍、可容千多人的礼堂、标准大型足球场等康乐体育设施、实验农场、金工、木工实习工场…并六十六间屋舍(cottage),称之为「家」,每家住十三名儿童,由一名褓姆充当「妈妈」之职。这个创新的意念是要使孤儿院更像家,让儿童在感性和心理上得到较健全的发展。 该院占地二十八英亩,位于香港中文大学对岸的马鞍山,环境优美,仿似世外桃源。微牧师几经辛苦,才觅得这地。蒙神祝福,竞投之日竟然没有一个地产商出席,微牧师终于以一毛钱一平方尺的价钱,即港币十二万元,买入这大片土地!用了五年时间,亲自驾驶铲泥车,建筑院校。落成之后,印度的甘地夫人也远道前来,拜访这个儿童之家呢! 微牧师不单帮助孤儿,他眼见徙置区内千万儿童失学,便建议政府与一些机构合作,在H型的七层徙置大厦的天台上设立学校。这就是香港天台学校的起源。CCF资助了三十间天台学校。 微牧师在香港的工作非常成功。于是以香港的模式,赶快在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台湾、非洲、南美、甚至欧洲等地,扩展CCF的工作。直到一九五八年,CCF帮助了全球二十五万名儿童。 返回总部 一九五八年,微牧师奉命返回美国列治文学(Richmond,Virginia)总部,以其二十五年的工场经验,提供宝贵意见。一九六三年,出任行政主任之职。在任期间,他把整个操作电脑化,又开展家庭补助,使有需要的儿童得到切实的帮助、一九七零年二月十五日,继任为CCF总干事。 退而不休 微牧师曾心脏病发三次。一九八零年,他做了心脏手术后,就在翌年退休,结束了在CCF三十六年的事奉。微牧师退休后,与另一位退休宣教士希牧师(Eugene Hill),并几位中国基督徒创立了列治文华人浸信会。他除了参与教会事奉外,又义务为法院或移民局作番译,也会走进中国餐馆的厨房帮忙。他经常亲自下厨,邀请就近的中国留学生到家里吃中国菜。 一九八七年,微牧师举家迁往加州的斐斯诺市(Fresno),就近女儿居住。微牧师的健康虽不如昔,但仍很活跃,成为斐市华人福音教会(Fresno Chinese Gospel Church)的顾问,深受弟兄姊妹尊敬。他还辅导一个华人神学生,每周私人补习,悉心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好牧者。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微牧师因心脏闭塞需要再度开刀。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不能从麻醉中醒过来,终于在十一月二十一日返回天家。 结语 微牧师一生以信心过活,从蒙召到中国,建立教会,筑堤防水,救济饥民,并冒生命危险,拯救孤儿性命,最后发展全球儿童福利工作,这一切都是信心生活的实践。微牧师虽然息劳归主,但仍然活在我们心中,他留下佳美的脚堪作我们的典范。 最后,谨以小诗一首作结,对微劳士牧师一生为中国人的摆上,聊表敬意。 微声慰语,吐露悲悯与同情; 劳心劳心一生勤恳至功成; 士人共仰,「孤儿之父」名四海; 牧者仁爱,春风化雨为主名; 师兮友兮,硕果丰收乐盈盈; 欣然归主,他朝重聚在天庭。 【陈振威医生是微牧师的私人医生,在CCF香港属下的信爱儿院长大,现为加州斐斯诺市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Center心脏科医生暨医护工作主管(Chief of Quality Managemant)。】 转自思想的境界(http://www.sixiangbbs.com)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