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相趣会谜友 基甸 ----------------------------------------------------------------------- 在多伦多见谜友 2004-12-07 今年感恩节之前,我连着到外面出差几次。感恩节前几天还在加拿大的多伦多。 在多伦多见到“游子吟谜社”的谜友东郭和虎友。这两位都是比我还略老的“老 游子”,谜社的元老级人物。东郭兄的谜我一直很喜欢,而且我虽然不懂古诗词, 但看过一些东郭兄写的的诗词和在谜社论坛上玩的诗钟等等,也感觉得到东郭兄 诗词方面的功底甚深,所以一直很景仰。虎友兄多年在多伦多华埠挂谜条,网上 网下都是灯谜老手了,但以前也没见过面。 我在多伦多只呆一晚上。办完事跟东郭虎友联系上,东郭上班的地方离我住的旅 馆近一些,先赶到旅馆。东郭兄是西安汉子,比我想象中的陕西大汉身材稍微适 中一些,相貌英武刚毅,目光炯炯,我马上就联想到东郭兄在论坛上用的“秦川 嫁娃”的头像,实在是神形俱似,胜过照片。:)跟东郭兄聊了一会谜友的动向, 感叹着谜友们好像事业上都干得不错。过了一会虎友兄气喘吁吁地感到。虎友兄 下班赶过来比较远,又赶上交通高峰,这一路花了不少时间,让我感动。虎友兄 大块头身材,一脸长者的敦厚。因为我已经知道虎友兄比我们年长而且看过他的 照片,就不再像当年东郭第一次见虎友那样把虎兄想象成谭咏麟那样的港台青春 偶像了。 我们三人坐虎友的车来到一家中餐馆吃饭,一路上我和东郭都在赞叹虎友学中文 学普通话学汉语拼音的努力和成效(虎兄十几岁的时候就从香港移民到加拿大)。 到了餐馆我掏出出门前打印好的已经有点过时了的谜社风云杯内战备选谜,我们 三人商榷评论了一番。虎兄感叹说“我们老了”,现在的灯谜玩法好多都欣赏不 了了。谈起网友的“面面相觑”,东郭和我大发奇想,设想今后也许有一天北美 的谜友可以携家带小到美加边境的尼亚拉加大瀑布大聚一回,东兄还诗意昂然地 称之为“相聚彩虹桥头”,虽然我们知道这个梦想不是那么现实,还是心向往之 地憧憬了一把。东兄说本来他写了一副我的签名档“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 不丈夫”的对联要送给我的,结果他们家领导认为书法还不够好,所以东兄就没 把墨宝带来,我听了大觉“亏了”,我知道东兄的字一定是不错的,真是错失了 很珍贵的礼物。我们三人吃着聊着,时间很快过去,已经很晚,第二天两位谜友 还要上班,把我送回旅馆,他们就跟我握手别过。 回到旅馆,才想起忘了件很重要的事--忘了带相机跟两位谜友合影留念。又是一 大遗憾。不过我相信这两位今后一定还有机会见面的。 ---------------------------------------------------------------------- 成都谜友记  本文原载“游子吟灯谜社”《谜径通幽》第22期(2003年4月)   去年(二○○二年)六月回国探亲兼出差,回到故乡成都。虽然回去的时间 不长,但是我回去前就希望这次回去能跟成都的谜友见见面。我知道成都一定有 一些谜友,只是自己还不认识。正好华清杯的时候看到有个成都队,于是赶紧请 阿翁开后门给了两个联系人卿里和郭泉的电邮,给他们发信联系上,两位谜友热 情地欢迎我这位游子回家。我跟卿里约好六月二十九号去参加一次成都谜友在周 六上午的聚会,跟谜友们见见面。   那天上午如约赶到成都大慈寺,见到了故乡的谜友们。大慈寺里有一个博物 馆,一个茶园,算是比较适合文化人聚会的地方。这帮成都谜友基本上都是原四 川省灯谜协会和成都市灯谜协会的人马(两个协会基本上是同一批人),有几位 是六十年代就开始在成都文化宫挂谜的老谜人(我还记得小时候在文化宫看到过 谜条),郭泉和兴山柏等是年轻一些的中坚,郭泉是现在这个自发组织的谜友社 团的社长。   成都是个文化城市,灯谜一度非常兴盛。而且以前灯谜协会是挂靠在省市工 会的,工会提供经费,谜协能够举办很多活动,甚至很大型的活动,如九十年代 的全省比赛,最兴盛的时候竟有三十六个市县队参加。但是自从九十年代后期工 会不再给钱,谜协就开始衰落了。现在这个社团算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每两 个礼拜左右在周六聚一次,谜友们先喝茶聊天,然后吃饭,饭后猜谜,猜中后由 出谜者发小奖品给猜中者,然后由猜中者再出谜。郭泉兄年轻有为,正在为社团 谋求出路,颇有一些想法,对灯谜在网络上的发展也很关注。几位老师算得上是 老前辈了,对灯谜仍然一往情深,跟年轻人一起玩谜也毫无架子,令人钦佩。   那天下午我还有事,所以在茉莉花茶的香气中聊了一会儿华清杯和网络灯谜 以后,谜友们在吃饭前就开始打将起来。非要我这个客人出第一个谜,我出了个 在上海机场临时凑起的成都谜:     兴土木,建浦东,破土尚有三十天(成都名胜)杜甫草堂 大家就开始兴致勃勃地玩起来。除了几位老师出的谜颇为老到外,郭泉兴山柏等 人也有不少佳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轮到我出谜的时候,我又出了一个有 成都特色的应景(世界杯)谜:     善者智者何其少(世界杯决赛队)厄瓜多尔 (成都方言中“瓜”是“傻瓜”的意思)。再后来就是一些旧的成都特产了 (“全兴头曲”,“赖汤圆”和东郭兄的“成都大曲”等等)。   跟谜友们边玩边聊,时间很快就过去。大家就在茶园里叫了菜来,一起吃了 午饭,又玩了一会,合了影,我就得跟大家告别了。谜友们送给我两本成都谜友 以前印的集子和几张雅致的成都谜签,郭泉兄还送我一张西部音乐的CD。我这才 恋恋不舍地离开。   下次再回家,一定会再跟这些故乡的谜友见面的。 ----------------------------------------------------------------------- 遇老哈  [注]老哈,网络谜友,“游子吟灯谜社”前任社长,现任名誉社长,本文原载《谜 径通幽》第10期(1998年1月) 身在西部沙漠的乡下,见过面的网友少,老哈不是第一个见面的网友,但却是第一 个见面的谜友。 太座说,你们这些网上的朋友也是,平时在网上做朋友就行了呗,大家凭想象还能 有个好印象,非要见什麽面,就不怕见了失望?我正色道:人家老哈是“潘安邦” 一拨的,哪里会失望?太座说:我是怕人家老哈见了你失望!!:-) 对不起,哈老,让您失望了…… 哈帅果然是不负俺望,确实英武。 到了客栈,鹤立“基”群,老远就看到,喊着“基甸?!”,东北口音。玉树临风 ,仙风道骨,戴一礼帽,儒雅中又透着尖头馒的风度……见过拙荆犬子,开始畅谈 ,忆网事如烟,叹谜社今昔,聊大赛动向,看“谜普”文章(老哈带来有东郭兄文 章的《新世界时报》)……虽然时间短暂,仍然相谈甚欢,最后合影、告别--啊 ,多麽令人激动的会面!今后也许还能见着更多的谜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