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四)人生梦魇的醒觉——永恒与虚空之间

李慕华


国华:
接到来信,得悉你初读传道书,即震撼于它对世情洞悉的眼光,慑服于作者对人生万象的知识,睿智的剖析,并对他感性的呐喊产生强烈的共鸣。你对他理念与信心的争持,亦心有戚戚焉。越过几千年的时间走廊,你发觉作者剖析的万象众生,依然没有改变。“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他却永远常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任凭是谁也无法摆脱人类生存特定的时空下生老病死的进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虽然你无需再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为甚么我要活下去?人生有甚么目的?我如何去面对死亡?”但是你和目前提出此类问题的同学、朋友,同样要面对当前种种困扰:学业、前途、竞争、人事、爱情、孤寂、社会上种种不公义不合理的事、民族的远景、文化的延续等等问题。我们心底清楚知道人类并未把世界弄得比往昔更理想,但也没有自欺欺人地以为可以如鸵鸟般埋首沙堆。几千年前传道书作者“见日光之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几千年后的今日世界,不过历史重演。我们需要超越的眼光去看待日光之下种种不义和忧伤。
  “虚空的虚空。”作者的叹息,正是一切受造者的叹息,包括义人恶人。神的儿女和“日光之下”的众生全“服在虚空之下”,毫无特权和例外。使徒保罗说:“不是自己愿意,乃是那叫他如此的。”“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神要人经历极重的劳苦,在有限的时空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作者一方面体验到世人活在有限时空底下的叹息劳苦,另一方面心里却有超越这一切的质素——寻求与永恒契合的本能。“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传道书作者肯定世人心里都深藏着永恒的种子,而植根者是创造主。它标示出传道书里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传道书是以“创造”神学为思考前题的。传道书肯定万有的美善,肯定神创造自然律。神不但是天地的创造者,也是人的创造者。他不但是人的创造者,也是给予者,更是人类的掌管者、支持者,这能由个人经验证明。也因此敬畏神是必需的。传道书在经练人生种种之后以神为依归,强调人与神的关系。
  作者一面自永恒的观照下去思考人生,一面置身人类处境去体识人生。
  神在大自然和人类历史中,有无尽的启示。世人以神赋予的智慧、意志、感情去经练人生种种。作者在尝遍得失祸福看遍生老病死之后产生极度的“虚空”感。这种空的自觉,正是悟的开始。传道者在极度的虚空中,洞悉生命真义,而向永生之王皈依,并向世人发出智慧训诲之言。他不再陷溺于欲望泥沼,不再执着于得失祸福。虚无感迫使他面对生命的本质和容颜。
  世人唯有在有限的时空和受造的本位下,方能寻索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肯定人生的意义。传道书作者发现神的作为人的智慧不能参透(传三11下)。受造者永不能参透创造者。人必须谦卑的承认这种无知,世上知识的不完全。人生经常处于这种限制与永恒的张力中。传道者认识到人的限制,却未能阻止他不去努力明白神的作为。因为神已经把许多知识、认识它的途径敞露在人面前。
  传道书可说是投身生命洪流里,热烈的拥抱过生命,寻找生命终极意义者心路历程的记录。作者自幼承受自祖先传统信仰的教导,但他要亲身去摸索、思考、经验,他“寻求察究”、“专心察明”、又“转念观看”、并“多经历”,他“将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又默想”、“又陈说”,这是他追求智慧、真理的态度。他不要人云亦云不加思索反刍就接受的道理。他敢于提出问题,亦为了寻觅人生终极意义,勇于投身生命洪流。作者在复杂的思维历程、人生经历之后,终于回归单纯的信心。祖先的信仰对他不再是知识,而是生命全新的经验,真实的体悟。传道者非抽象的只谈理念,而是甚具体的把自己的经验和对自然人生万象种种的刮析,铺排在读者眼前,而又能深入现象表层探寻 个中意义。当作者为他的探索总结时,把读者不知不觉自“虚空”之中引往永恒,自“日光之下”导向日光之上,从受送的位置寻求与造化主深相契合,失望飘荡疲惫的心灵终得安顿。当作者说:“你趁着年幼,……当记念造你的主。”“总意就是敬畏神……”读者发觉那是作者经验、智慧的总结,永恒的信念是世人面对并接受虚空的一种安定根源。读者追寻作者经历了一场往来古今上天下地的历史进程和人生梦魇,并非自虚空归于寂灭、颓靡、消沉,而是自虚空醒向现实,醒向真理,醒向永恒。
  作者看遍人世风景、饱尝人情世故、享尽人间荣贵福乐之后,却慨叹“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他叹息“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甚么呢?”“这也是虚空”,却又认为“人莫强如吃喝 ,已在劳碌中享福。”(传二22/24)并说“这也是神的恩赐。”(传三13)作者一面看出智慧胜过愚昧,一面发觉智者愚人遭遇相同,而二者之死并无相异。他一面觉得人兽遭遇相同,在死亡面前人不能强于兽,皆出于土归于土。另一方面却又看清“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他一面认为“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一面认为“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的狮子更强。”虽说“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但传道者“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作者一面看到人生并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人生并非事事黑白分明,“好人行善,反而早死;坏人作恶,倒享长寿。”现实充满种种不公义不合理的事。但另一方面他又确信“敬畏神的……终久必得福乐,恶人却不得福乐。”他转而从永恒的角度去观照人生。今生之外还有来世。
  传道书前后文之间处处是这种相对的语调。作者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也发现它们的相对性。“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只有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他在不定的人生中肯定神的永恒。人世间的事物往往是相对性的,绝对属于永恒的神。
  世间万物都有它们本身的季节、时间、规律。“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立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得有时,失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日光之下到处充满着对立的事物。事实上,每个人的人生经验里,都曾觉察某些时刻蕴含着独特的内涵和时机,向我们发出从未有过也不再重复的召唤和挑战。生命的智慧,正是在于洞悉时势,察验时机,把握那决定性的时刻,在不定和万变的波涛中把握那永恒的锚。
  传道者发出虚空的感喟之际,并非劝谕世人放弃人生,而是把握人生。不是否定人生,而是肯定人生。
作者对人生的观照,取决于永恒的观照下,并面对现实正视死亡的态度上。正因正视死亡而更加珍惜生命。在人无法预知未来死亡时,背后的主题是对世人作出有力的呼召
——要人类尽其所能的享受生命(九4/12 )。这是从最深的反省,最深的痛苦,所经验的一种结果:生命短暂不可测,在这样死荫的笼罩下,与其在不安定的焦虑忧惧中活着,倒不如认定生命是神最珍贵的恩赐,并因神给予的机会,使生命喜乐。作者鼓励读者面对死亡而善处生命。作者在极度虚空中对人生作出全面的反省,重新赋予生命积极的意义。
  传道书可说是多感灵魂低调的呐喊,勇于探索的心灵真实的记录。
  虽然你已跨越了提出诸如:“人生有甚么目的?”等等问题,但在信心的道路上,我们仍需记取:“未经反省的生命不是生命,”“未经实践的信仰不是信仰。”愿你在知识、灵性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慕华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