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生与信主



  有人问:“基督教信仰是不是一种唯心的东西?”又有人问:“基督徒的品行是不是道德修 养的成果?”还有人提出:“基督教对人文素质和社会进步的确是有积极的作用,只是‘上 帝’这个概念有点过时,不够科学。如果我不接受‘有上帝’的信仰,只接受《圣经》其他 的教导,能算是一个‘基督徒’吗?”(这种思想尤其多见于目前的中国大陆文化界。)问 这些问题的人,一定是对基督教或者基督徒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从现象界观察到基督教有 某些特殊、可取的地方,但是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基督教信仰的实质。

  其实,许多基督徒在没有作基督徒之前,人家向他们传福音,他们也曾各自对基督教有过类 似上述的那些主观结论,也都曾拒绝接受基督徒所传的。但,一旦他们成为基督徒以后,他 们整个人改变了。他们发现了一些从前看不见的事。于是,他们也试图把这种新发现、新经 历告诉别人。结果呢?他们遇上了从前的自己!看不见的、没有听过的,无论你怎么讲,就 是无法了解。

  基督教信仰不是个人的心理作用可以产生出来的,因为这个信仰的内容有许多是违背人的意 愿的;基督徒的人格也不是可以“改造”出来的,而是另一个新生命的“再造”,因为修身 养性只能对原有的生命作“量”的改进,但一个外来的新生命则是“质”的改变;最后,基 督教信仰有别于其他绝大多数宗教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信徒不是信奉一套理念,一堆教条 ,或一个理想,而是信一位有位格的神(A who is a Person)。因此,基督教信仰不单是一套 信念(A set of ),而更是一种位格际的对交关系(An Interpersonal );换句话说,基督徒所 信的是一位活的、会与人交往的、有主动性的神。把这位“神”去掉,只要剩下的好处,就 完全失去了基督教的实质。这样的“信徒”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才好,但他一定不是“基督 徒”!

基督徒与重生

  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乃是因为在他生命中有了基督性情的本质。粟米是粟米,你把它磨得 再细,它还是粗粮;大米是大米,再糙的大米也还是细粮;无论你把粟米怎样“改良”也不 会种出大米来。这是本质上的差异。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人就是人,再怎么改造、修练 ,也不会生出神的性情和本质来。因此,人们常常会听到基督徒用一个很特别的词来形容自 己──重生(Born )。

  “重生”,顾名思义就是“再有一次的生命诞生”。常常听到基督徒讲这个词,不过,讲得 最多的人不一定是对重生这一观念尽都了解。重生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1、重生是神的工作,不是人自己努力的成果。英文的“To be born ”是个被动语态。母亲生孩 子,孩子是被生下来的。若公公婆婆急于抱孙子,儿子媳妇却想晚一点生孩子,老人家总不 能怪责孙子为什么不努力出世吧!同样,重生是神作主动的。他什么时候,要重生什么人, 不是你我可以决定的。耶稣说:风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吹,我们无法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感 觉得到它所带来的后果。神的灵就如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当他在人心里作工的时候 ,被重生的人当时也许察觉不到,但事后会发现自己与以往大大不同了。而在旁的人则也能 从这人生命的有形改变而得知圣灵无形之工作的实在。

  2、重生是内在生命的彻底改变。这也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宗教”是用一些外 在的教条、规范来约束人的言行。这种约束对某些人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常听 到有人说:“宗教总是导人向善的,有宗教总比没有宗教的好……”但是,外在的约束是消 极的,如果没有内在的性情配合,对信奉的人来说很可能变成一件苦差──心中欲为之,宗 教曰不可为之,苦也!这也就是为什么好些人看见某某基督徒的好品行,虽然会欣赏他,肯 定他,不过就是不要像他。他们觉得信了基督教,这也不许,那也不准,一天到晚跟自己过 不去,何苦呢?因此,把基督教信仰看成是人的心理作用,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结果,是既 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合乎科学精神的结论。

  如果一个人没有向善的本质,任何“导人向善”的教条只能叫他活得更辛苦。基督徒都有自 虐狂吗?非也!他们内心喜爱神所喜爱的,厌恶神所厌恶的。这是神的性情在他里面自然的 流露,而不是因受制于教规,“不得不”照着做。人从外表观察到的是两者间一些相似的宗 教表现,但在两者内心中却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的巨大差别。真正的基督徒会对神的 事情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渴慕。这不是说基督徒一定不会犯错,但他信主前后的内心世界是大 不相同的,因为神

  把刚硬的心(石心)除去了;
  赐给人一颗柔软的、愿意顺服神的心(肉心);
  把神自己的灵放进人的心里。(以西结书36:26-27)

  对罪和善的心态是有天渊之别的:信主前,他有自己的私欲,鉴于宗教规条,勉为其难循规 蹈矩;信主后,他有神的性情,偶尔犯罪后,会失去平安,心中责难。因此,使徒保罗说,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一切的事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3、人重生是要藉着水和圣灵重生的。当耶稣在约翰福音三章讲这话的时候,他没有提到洗礼 。“水”,对犹太人的意义,就是洁净。耶稣的意思是,当我们被重生后,我们的心会被洁 净,因而会对自己从前的罪过感到难过,自责;同时,神又赐下圣灵,叫人悔改信主,从此弃罪 从善(参多3:3-8)。因此,若有人称自己是基督徒,却没有圣洁生活的表现,或者视圣洁为 负累,觉得过信仰生活过得很受束缚,这人的信仰一定有问题。

  由此可见,重生,是神作主动所成就的善工,非人凭自己努力所能达到的结果,(人得救是 本乎恩,弗2:8-9)。神重生人的目的是要把一个崭新的生命赐给人,叫人不止知道何为善, 并且有能力行善。

基督徒的信主

  中文的“信”字,在英文里可以翻成两个词:一是“Believe”,一是“Believe ”。这两个词所 包涵的意义是有分别的。“Believe”是理性范畴的活动。信的人是主体,所信的对象是客体。 这个客体可以是一个事件,一套理念、一个事实,或者任何不一定具有位格的事物。“Believe ” 则不同,它除了理性活动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意志行动和感情,而所信的对象往往是有 位格的。故此,“Believe ”通常用在位格与位格之间的相交事宜上。基督徒“信”耶稣 (Believe in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包括了整个人理智、意志、情感的投入。

  当今的世代,人们对信仰大多不是采取这种态度的。在理性方面,人们不会去问所信的对象 真实不真实;在意志方面,常有人建议:“信什么都不要紧,只要别信得太迷就行了!”在 情感方面,人们的态度是,我信因为这信仰很合我的胃口,甚至有的人加入教会,原因只是 那里的人让他感觉很好!

“信”与“知”

  基督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圣经》所讲的“信”是有内容的。真知识和真信仰是分不开 的。常有非基督徒的朋友问:“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你们怎么看安乐死呀?同性恋呀? 民主自由呀?甚至外星人呀?……”人们以为信仰的内容就是对具体事物的一套套系统 化了的看法。但这不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教所讲的信仰是“对上帝本身的认识” (Knowledge God )。当基督徒知道自己所信的上帝是怎样的一位神,有怎样的属性、怎 样的权能,要求信徒与他建立怎样的关系,将来要怎样对待这个世界……那时他自然会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处理一切具体的事件。

  信心的内容乃是根据神救赎工作的事实、神的存在、神话语的启示、他对人的爱……基 督徒相信耶稣基督是神,他不但死而复活,而且有一天要再来。这种“信念”会产生“ 信靠”的行动!耶稣的一个门徒多马,在耶稣复活以后还是对主复活的事心存怀疑。但 当耶稣向他亲自显现的时候,多马不是说:“噢!我现在相信了!”而是立即俯伏在主 前说:“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这是信心的宣告,由“真知”到“真信”的表现。

“信”与“认”

  中文的“认”有两种意思,一是理性过关了,所以承认这是真的(Giving mental );二是行 动的表现,即在众人面前作出宣告(Giving public or )。基督徒在传福音的时候,常听到 对方这样回答:“其实这信仰是不是真的不要紧,只要……就行了!”

  “其实,我也很想信,但是我的家人反对(或者我的单位、组织反对),我能不能在自己心 里信,人家问起来,我不承认呢?”

  要知道,“信”是与神(一位有位格的神)的对交关系。你信不信民主能带来进步,是一回 事;但你试试告诉你的父亲:“我的心真的相信你是我的父亲,但如果我家人问起来,或者 有别人问到,我不能认你。”行吗?耶稣说,我们若在人面前不认他,他在父面前也是不会 认我们的。Faith acknowledgement of the Truth and building up of a relationship! 罗马书10:9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得救就必须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 心信、口认是信仰的要素,也是救恩的基石。不知道所信的真实不真实而愿意宣称自己是信 徒的人,这人的信仰是空的;说自己心里相信而不愿意公开承认的,这人的信仰是值得怀疑 的。故此,信仰的内容和在人前的认信是同样重要的。

  认还包括对主忠心的承诺,即表明愿意一生跟随主的心志。历世历代的教会所持守和所认信 的就是“耶稣基督是谁?”这个信息,(参看腓2:5-10,和提前3:16)基督徒知道有一天主要 再来,今天在地上认他为主,他们要与天上、地下和地底下的一切,一同因主的名屈膝敬拜 ,称基督为主!(腓2:11)。正因为对耶稣基督有这样的信心,他们才会立志跟随他到底。 但愿我们用一个很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信仰。愿主耶稣的灵重生我们,叫我们“知”而“ 信”,“信”而“认”,“认”而“坚守”。在这个信仰纷乱的世代里,为自己找到方向, 降服真理,维护真理,高举真理!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