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瞧!这个人
玛歌
懦弱 像一只蜷伏心头的蜥蜴 随时伸吐红色的细舌 撩乱人脆薄的意志 它迂回缠绕的身躯摇晃摆动 吸引任何陷入迷惑者与之共舞 然後在萦绕不断的旋律中双双腐朽 将灵魂折价换来的权力方舟 承载著残骸无边漂浮 在历史的洪流里翻腾 搅动出悲怆的白沫 ─《致彼拉多》─
(一) 十七世纪荷兰画家──尼可莱斯·梅兹(Nicolaes Maes),曾经画了一幅名为〈彼拉多面前的基督〉的作品。彼拉多在画面右边的角落,双眼直视,空洞孤寂的眼神,迎面向人飘摇而来。他彷佛有满腹话对人诉说,又有无限迷惑向苍天疑问。他苍白落寞的面容,稍微隐藏住内心的执拗;两手镇定地放在面前的小圆桌上,压抑不住的却是满腔澎湃情愫。 这实在是不协调的景象:彼拉多狭长消瘦的脸庞,被稀疏的络腮胡凸显得更为萎缩;他头顶那方象徵权力和地位的高帽,却稳当当耸立著。沿著膀臂而下的高贵貂皮披肩,闪耀黄褐色的光泽,怕是温暖不了他欲振乏力的身躯和灵魂吧? 画面中间,头戴荆棘的耶稣低垂著头,双手被铐,裸身站立。他全身散发奇异而柔和的光芒,像温润的白玉,皎洁无瑕。 彼拉多身子朝向耶稣,脸却回避他。也许他在扪心自问:“为什麽这样一桩棘手的案子,会落在我的手上呢?为什麽耶稣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是如此镇定和宁静呢?”平常善於谋略的他,此时只剩下了惘惘的威胁感在那里蠢蠢欲动…… (二) 西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了犹太人所居住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从此就被罗马政府所统治。 而彼拉多在西元26至36年间,凭藉著汲汲营营的性格,和灵巧的政治手腕,跃升为犹太省的第五任总督(巡抚)。虽然他在十年任内,政绩乏善可陈;但是他却因为下令将耶稣钉十字架处死,使得他的名字在基督教历史上,被千古流传著。 他到底是个什麽样的人物呢? 仅管在罗马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彼拉多只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是在犹太国内,他不仅拥有指挥军队、管理财政、徵收税项、设立大祭司、审断案件、掌管百姓生死等大权;他还有权设计铸制通行全省的铜币。 根据出土考古文物显示:他在西元29至30年、30至31年、31至32年,也就是在他任内的第四、五、六年,连续铸造了三种铜币。依循在犹太国铸币的原则,这批钱币上面,并没有罗马皇帝的肖像,只有他的希腊文名字。但是这三种铜币的背面,都刻有象徵罗马异教崇拜的标志,而彼拉多是第一位使用这些图案的犹太总督。一些学者推论,将犹太信仰和罗马异教的图案,混合镌刻在通行货币上,表现出彼拉多想要进一步同化犹太人,使其归顺於罗马帝国的政治企图。 可是当时的犹太作家腓罗(Philo)和约瑟夫(Josephus),记载了数起彼拉多和犹太人发生冲突的事件。在犹太人眼中,他是一位不尊重犹太人宗教,公然藐视他们的统治者。犹太人接二连三的骚动,让彼拉多这位信奉机会主义的政客,开始为自己摇摇欲坠的政治地位感到恐慌。 不像前几任的总督,彼拉多从未在他任内更换过大祭司。这并不是因为他尊重现任的大祭司该亚法;相反的,是他发现该亚法不仅老奸巨猾,而且长袖善舞。他在罗马政府和犹太民众间,似乎是左右逢源,两方面都讨好。 所以,尽管他私底下轻蔑犹太律法,并且暗自嘲讽一些明争暗斗、结党营私的犹太宗教界领袖,他深知若要巩固自己的政治权位,不靠这些人是不行的。 於是他那被自我慾望和野心所禁锢的心灵,渐渐变得漠然而顽强起来…… (三) 在逾越节期第五日清晨,彼拉多在他设於耶路撒冷的豪华行宫,也是罗马政府的行政机关和兵营所,第一次面对面,与被众长老、祭司和文士押解来的耶稣对质。 “你是犹太人的王麽?”彼拉多百思不解,眼前这位谦逊、忧伤的耶稣,实在不像是会颠覆罗马政府的反动份子。 耶稣却不为自己辩护。祂深邃的眼光凝视著彼拉多,好像看穿他的虚浮和狡狯,还有他的迷惘和懦弱──那是一束令人战栗的光芒。彼拉多心里起了一阵哆嗦,反抗的暴力意图,像朦胧的魅影,漫天倒海般充斥他的全身。 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於被交给犹太人……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空气里凝滞著凄厉的淡漠,“真理是什麽呢?”彼拉多问。到底他说这句话的态度是戏谑、轻蔑、烦躁、绝望、抑或是真诚,後人无从知晓。只是他纷乱的思绪,终究没能战胜对权势的贪恋──一生不允许任何人阻挡在他迈向成功的路前;真理对他而言,是个危险的禁区,他只想绕道而行。就是这麽一念之间,他竟然在真理面前,错失了真理,也错失了生命! 当时有一位乱党的杀人犯,叫巴拉巴。彼拉多对众人说:“你们要我释放巴拉巴,还是称为弥赛亚的耶稣呢?”结果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他们大喊:“巴拉巴。” 藉机想巩固他在犹太人中的政治地位,彼拉多决定牺牲无辜的耶稣。他沿用犹太人的习俗,弯腰当众洗手,以表示自己的清白。他还扬声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接著,他拿起上面嵌有铁块和硬骨的皮鞭,开始抽打耶稣。众兵丁亢奋起来,他们谩骂眼前这个所谓“犹太人的王”,他们找来荆棘为他作了的冠冕,还给他穿上紫袍,末了还赏他几个耳光。 浸沈在这接近疯狂的气氛中,彼拉多对众犹太人说:“瞧!这个人……” (四) 〈瞧!这个人〉是德国哲学巨擘尼采(1844-1900)於1863年,在他十九岁时所著自传的名称。自称为欧洲虚无主义的先驱者,尼采一生徘徊於对耶稣的尊敬与轻视之间。他拒绝神的恩宠,决心靠自已的力量抗争这个冷漠、丑恶而充满著悲惨的现实。他在1889年出现精神分裂现象,晚年陷入疯狂深渊。 尼采赞扬孤独的超人,他说:“如果在神的身上找不到伟大,在任何地方也不能找到。唯有否定伟大,或是创造伟大了。”他深信在圣经新约中,只有一位伟大的高傲者,那就是彼拉多。他认为彼拉多审判耶稣时,在那一位苍白、纤弱而愚昧的“神圣”面前,所表现出高尚的轻蔑,证明了罗马人强健的本质。而彼拉多所说,新约中唯一一句有价值的话──“真理是什麽呢?”,则美饰了耶稣对“真理”这个字的厚颜滥用。彼拉多成了尼采心目中超人的完美雏形;他的否认不朽,在尼采看来,即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和拯救。 然而,到底尼采对彼拉多的分析,是出自深切的了解,还是极其主观的自我抒发呢? 也许第三、四世纪的一位基督教早期教父──优西比乌(Eusebius,260-340),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优西比乌的著作中记载彼拉多因撒玛利亚人动乱而被免职,不久即自杀身亡。 我们永远无法知晓,彼拉多是否因否认不朽,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但是,我们确知,当他为了己利而牺牲真理;最终,他还是两者都失去了。 □作者在美国获文化人类学硕士,现住美国洛杉矶。 转自《海外校园》 Vol40 Page02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