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期待一个本土耶稣形象的重建--我读《历代耶稣形象》一书

林淑芬

 基督教之异于其它宗教之一者,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意识,但台湾目前的一般基督徒多将信仰定位于个人内在灵修或外在生活伦理规范上,较缺乏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对基督宗教社会及思想层面的探讨,以致对来自文化的挑战显得冷感而无力,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对基督宗教的文化史及自身文化概念过于模糊所致。耶稣形象是基督宗教的核心,基督论是基督神学中最重要亦最具歧义性的领域,因此,对于耶稣形象在各文化脉络中发展的全面研究,不但有助于扩大信仰的广度,亦可刺激我们去思考在当前时空背景下,耶稣形象如何重新建立的深刻问题。基于此,我们十分欣见Jaroslav Pelikan所着Jesus Through the Centuries--His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e一书的中译本《历代耶稣形象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出版。

 历史意义的开显

本书堪称是基督论的文化史著作,而非以阐发教义为主的耶稣生平传记;作者以客观历史论述的笔法,呈现贯穿一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一系列耶稣形象,包括:犹太教师、历史的转折点、外邦人的光、万王之王、宇宙基督、人子、真实形象、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管理世界的修士、心灵的伴侣、神人楷模、无所不在的人、永恒的明镜、和平之君、常识教师、灵魂诗人、解放者及属于整个世纪的人等十八章。这一系列形象之间看似缺乏同一性、连续性,但却在诸多断裂之间呈现一种巧妙的延续性;换句话说,这一系列形象史所追求的并非形上学式的同一,而在于历史意义的开显。进入此书正文的阅读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当中牵涉许多丰富的文化概念、复杂的时代背景,在阅读之前最好有心理准备,必须参阅其它相关资料,方能进入作者的文脉,掌握在每个时代背景中所呈显耶稣形象的历史意义及蕴涵。除此之外,建议读者可分别从解释学、批判历史理性中心主义及反思当前文化脉络中耶稣将以何种形象活在我们中间等几个向度来进入此书的文本。「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希伯来书十三章8-9节)其中「永远是一样的」具备了形上学及神学的同一性,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释经过程中「理解」与「解释」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士莱马赫认为「理解」关连于人的整个意识活动与本质,因此「解释」是总体性的,它不仅要考虑解释者、被解释者、正文,还要考虑「解释」所可能产生的结果、「解释」所面临的历史因素及环绕「解释」的客观现实、潜在的条件;换句话说,「解释」已经成为对于整个世界本质认识的决定性契机。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解释的过程中,人往往受到历史因素、文化、时间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观点,对于耶稣形象的认信也是如此。就历史而言,耶稣形象的无限崇高与奥秘,其名称的一致性及任何描述均必须在福音书中找到依据等原则,固然具有表面的连续性,但?铷庤H背后所表述的具体内容,却呈现出绝对的不连续;但这并不必然代表失去了对于基督信仰的忠诚,却正如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第一卷中所揭橥的「人的分辨力因为受到太多限制,因而受阻,无法企及上帝的秘密......」。既是如此,我们便无须惊讶于耶稣形象的变幻多样,或执着于片面的权威「真理」观,反而更需谦卑地探究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宝藏。

 
认识的断裂

当代法国哲人米谢傅柯曾经指明了人类关于「认识」的历史乃是断裂的,他认为「认识与语言是紧密地相互交叉的,在流传下来的语言形式外壳中,可以隐约看见那已死去的、绝对不同于当前思维的古代思想模式。」若将傅柯的说法对照本书作者所引施威策(A. Schweitzer)在《寻找历史上的耶稣》中所言:「历代都在耶稣那里找到自己的思想,这实际上是历代都使耶稣活在人们中间的唯一方法」,我们便可以很清楚地厘出这样一种反思:既然当前的语言思维无法重现过去的思想模式,那么究竟耶稣是以何种形象活在当下我们所身处的文化脉络中---即我们如何期待一个本土耶稣形象的重建?这个问题恐怕是本书读者不得不提出、台湾教界不得不再思的重要课题。(《旷野》代售此书,特价NT$550,可邮拨1888524-2旷野杂志社邮购)

   当世俗文化以高分贝声量致使基督教神学在台湾社会瘖哑无声,无人知晓、无人理会时,非基督徒却已悄悄越界进入教会,为基督徒指点神学迷津了。随着同性恋论述逐渐取得文化强势地位之时,据闻,近来有些教会传道人与信仰意见领袖也正炽热推销着港人周华山的《同志神学》(香港,次文化堂,1994),企图弥补长期以来教会对此议题教导的匮乏。这种越界教导固可视为教会具有自由开放的气度,但同时也可解读为教会神学体质脆弱的征兆。

  《同志神学》果真如此锲合基督信仰吗?值得受过专业神学训练的传道人去鼓吹阅读吗?难道非得取道于《同志神学》这种不把基督信仰当一回事,却又大谈基督教神学的非基督徒论述,教会才懂得如何看待、关心同性恋者吗?然而,基督教神学是否已经与基督信仰无本质关连了呢?基督教神学是否与已经成了人人可以自由「贩卖」,而仍不失其合法性的学门了呢?恐非如此吧!

 去启示化的释经

基督教神学的基础在于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上帝启示,如今这个启示以文本形式完整地承载于圣经之中,圣经于是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真理基础。没有圣经固可能有神学,但不会是基督教神学;论及圣经固可能也是神学,但未必是基督教神学,因为圣经可能只是论述所需的一般引文而已,毫无信仰地位。「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语)式的自我中心论之经典态度,也只可被视为高傲自大的人本幻想,绝非基督教神学家的当然态度。对基督信仰而言,无论什么神学,检视论者对圣经之态度,乃检视其神学论述之合法性不可或缺的条件。

 (本文出自旷野杂志1997年1月号)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