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戴德生信心之旅》第十三章 一八六八年至一八六九年

佚名

  
  我常常请你们
  在祷告中记念我,
  我实在非常需要你们的
  祷告支持。
  
  这需要比以前更大了。在扬州那个动荡不安的夏天,戴德生差人带了一个口讯给当时的英国领事,告诉他们这队宣教士所面对的危险。其后不久,他再寄出一个短讯,提到他们正处于危难当头,生命受到威胁。
  虽然他并没有要求领事保护,也没想过会受到保护,但中国内地会的成员在扬州被暴民滋扰一事却被传开了,事件更引起国际纠纷,中英两国还差点互相动兵,这事大大影响了中国内地会的工作。
  刚签署不久的条约里这样注明,任何拿着英国护照的人都可以在全中国四处走动、或定居而不会受干扰的。不过,无论是英国官员、英国商人或是宣教士,每当他们离开那五个最早被逼开放的口岸,进到内陆时,都会遇到当地人的反对或是不友善的对待。自从条约签署后,英国领事就接到源源不绝的投诉,指出在中国很多地方,当地的官民都不愿遵守条约规定并其所表现的精神。所以,在接到扬州宣教士受困的消息后,英国领事认为是该将事情讨个公道的时候了——明显地他是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引用英国国民在扬州受辱一事为题,在华的英国官员在英国外交部指使下,藉机强迫中国遵守条约所列的条款。为要向清廷施压,还派出英舰来展示实力。
  当有关英国官员在华耀武扬威的行动传回英国时,其时恰巧英国国会改选,新上任的内阁成员对于上任国会对华过分激烈的政策不以为然,于是一举推翻了以前的政策。那些在地球另一端忠心的英国报章,在未能查清事实的情况下,就大肆公开抨击那些差点让英国卷入战争的宣教士们。这些报章又指责那些宣教士要求英国炮舰保护,以船坚炮利之便,来强迫中国人改变自己的信仰。
  国会为在华发生的事件激辩多月,而英国报章亦不断以头版篇幅报导。如此一来,在英国的中国内地会办事处自然也得发表声明,应付外界的质询;不过布迦先生却没有听到戴德生提到向英国领事求救一事,对于有关指责一时难作申辩。他得写信去中国查询详情,然后静候数月等待回音。在此期间,公众对内地会及戴德生作为领导人的指责蔓延全英国,而有些内地会的支持者更因此而停止奉献。
  玛利亚为解戴德生之困,特地写了一封长信给布迦夫妇,解释在扬州所发生的一切。在信的末了她这样写::“于外间无情的指责,以及主内肢体令人痛心的误解,我们认为最佳的方法还是继续工作好了。至于要申辩一事,就让神来处理罢。只是我们认为你们应该知道我们所作的及其原因,至于麦华达领事,及柯礼国爵士在未经我们同意下就插手一事,你还是不要报导为佳,他们是遵照前任内阁所订的政策行事,新内阁要他们承担责任是不应该的。假如我们也落井下石,就是无情无义了。”
  到了这时,戴德生自己已和当地官员协商妥当,把差会再移返扬州。至于在英国掀起的轩然风波,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唯一可做的就是祷告和等待批评自动止息。
  三月间,英国上议院对扬州事件展开激列的争辩,森马锡公爵还动议要把所有在中国的英国宣教士召聚回国,以免他们再惹起争端。忧心忡忡的布迦写信对戴德生说:
  “你很难想象这事件对全国上下的影响。但感谢神我可以说:‘任何事都不能动摇我的看法。’我深信他呼召我们是去工作,而不是遇疑难就一走了之或自承失败……你要刚强勇敢,这场战争是属于耶和华的。”
  当英国发生批判风波的同时,在中国的内地会亦要面对一次内部引发的危机。其实这事已酝酿多时,一小群不满戴德生领导及政策的宣教士,最近又制造事端,他们因为拒绝再穿华服,其后更被他们工作当地的城市驱逐离去。戴德生和玛利亚大方地收容他们在自己的宣教中心,但他们仍是不肯穿中国服装,而且继续反对戴德生的领导。最后,他唯有伤心地请他们离开。虽然只有这一小撮异见分子和戴德生的意见不和,但问题却是以讹传讹,在英国这事又被大加渲染,使得更多的支持者亦因而停止奉献,结果这小小的差会在英国和中国都陷入了危机的局面。
  戴德生重担压肩,他写信回家向友人求助:“请为我们祷告,我们实在需要更多的恩典。我们每天都要不断求神给我们忍耐和宽容,赐给我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以应付那么多不同性格、种族和语言的人所产生的磨擦。求神给我专一的心、清晰的头脑、智能、温柔、忍耐,会对准目标,信心不动摇,还有像主的爱以承担我的责任。并求神赐我们足够的需用和适当的帮手,好执行才展开的艰巨任务。”
  虽然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中国内地会的同工仍继续向新的地域拓展福音工作。就在扬州事件平息,他们可以返回当地立足之前,戴德生已作了一个重要的探索。他沿运河北上,抵达一个他认为可以向北方各省展开工作的城市。宓道生亦把宁波的工作交付其它人,自己则从浙江向西进入安徽,这人口二千万,却完全没有基督教宣教士工作的内陆省分。
  在英国,加入内地会的人数和奉献收入并没有如他们所祈求的增加,反而因为扬州事件所引致的争议,大大地削弱了奉献与支持。不过神用一个他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式去回应他们的祷告。
  当时在英国有一个一文不名的人,他就如空中的飞鸟和野地的百合花一样,没有工作收入,但却养活了一家人和二千个孤儿。他没有向人发出求助,也没有让人知道他有经济或其它需要,他只是把所需要的告诉天上的父神。乔治穆勒和他的信心,长久以来都是戴德生和其它人的激励。
  除了应付他在布里斯托的庞大工作之外,乔治穆勒还常常奉献给在海外的宣教工作。他按时祷告,求神给他资源,好用来支持在中国或其它地区的福音工作。多年来,他都不断慷慨奉献支持戴德生的工作。
  扬州事件刚起,消息还未传回英国时,乔治穆勒就觉得需要多汇款项至中国内地会。在暴动发生后一两天,他就写信问布迦先生,索取更多他可以支持和为其祷告的内地会同工名字。布迦先生给他提供了六个名字选择,穆勒却照单全收。
  翌年,在中国的同工为资金短缺倍感吃力的时候,穆勒又再次写信,加增他的奉献支持。当这封信还在途中时,戴德生写信给他的一位同工说:
  “在半个财政年度里,我们所收的奉献比去年少了一千多英镑。我现在已经没有雇用厨子了。我发觉从附近一间饮食店买饭食,每人每月只需一块钱就够了,这比雇个厨子便宜一点……让我们凭信心为所需的款项祷告,好让我们的工作不至被逼缩减。”
  戴德生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他们的工作受影响。几日后,他接到乔治穆勒的来信。信中说:
  “亲爱的弟兄,主在中国的工作愈来愈萦绕我的心头,故此我既祷告,亦盼望可以用更多资源和祈祷来支持这等工作。最近,我特别感到有此需要,在金钱上服事和你一起同工的弟兄姊妹。我特别希望他们知道我也是会个别关心他们的,而神已经满足了我这盼望。”
  信内有十一张汇票,是寄给十一位以前穆勒没有支持的同工的。连同该信亦有一封布迦先生的手笔:
  “经过细心考虑后,穆勒先生向我索取了和中国内地会有联系的弟兄姊妹的名字,他决定个别给他们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支持,除非我们知道有其它不可能的原因……主知道我们的资金愈来愈短缺,故此叫他所看重的仆人来帮助我们。”
  乔治穆勒对他们的鼓励并非单是在金钱上,(虽然他在随后数年的奉献,每年都达到一万英镑,而这数目也是在扬州事件发生后,内地会所少收的奉献数目。)知道有这信心伟人为他们的需要祷告,雪中送炭令他们感到无限振奋。在他寄来第一批的支票中,他写了一番令那些宣教士信得鼓舞的话:
  “我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你们,我在主里爱你们;我对主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感兴趣,而我每天亦会为你们祷告。
  “我相信在你们遭遇困境、苦难和失望的时刻,知道有人关心,有人在主面前记念你们,是能够给你们带来鼓励的。但就算没有人关心你们,你们亦要知道主是常与你们同在的。保罗在罗马监狱内的例子就是个明证(提后四章16至18节)。
  “仰望他、倚靠他;有此确信,当你与他同行,定睛在他身上时,他就必帮助你们,他永不会叫你们失望。我认识主已有四十四年了,就让我这年长的弟兄告诉你,他从不会食言。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在最难忍受的熬炼中,在最贫困的生活中,他仍然没有令我失望。因为神的恩典使我可以信靠他,而他也常常成为我的帮助。我乐意称颂他的圣名。”
  这些话正是戴德生所需要的。外表上他似乎看来稳若磐石,是他那些年轻同工的信心典范;但他要承受的压力却愈来愈重了。新的宣教中心一个接一个成立,这些奇妙的事工发展,无疑令他非常兴奋,但扩展的工作亦成为他心头的重担。他心中严重的抑郁似乎挥之不去,心里没有平安。
  一八六九年初,他向父母倾诉他藏在心底的苦恼和伤害:“我常常请你们在祷告中记念我,我实在非常需要你们的祷告支持。这需要比以前更大了。有人妒忌我,很多人看不起我,又有人憎恨我;多少时候我常常要背负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我是制订一些宣教原则的创始人,又是强大的不信及迷信体系的抗衡者,我所作的前无古人。因为缺少有经验的助手,我常常生病,所处的环境又不时令我感到难堪。假如主不是特别恩待我,假使不是确信那些工作是他的,而他也在我里面,相信在这些矛盾困境之中,我早已倒下了。但这场仗是属于主的,他必会得胜。我们会失败跌倒,但他却永不会令人失望。然而,我实在更需要你们的代祷。
  “我的责任愈来愈重,需要神更大且特别的恩典才能够胜任。我常痛心疾首,为什么我和神的距离那么远,而我效法亲爱的主的速度又是那么缓慢。
  “有些日子我被试探苦苦折磨,才发觉我的心原来是那么坏。但不久,我知道我爱神也爱他的工作,我只愿单一事奉他。我宝贵我亲爱的主,他是超乎一切之上,亦只有他可以完全接纳我。很多时候,我会忽然怀疑,这样一个满身罪污的人,怎能作神的儿女呢?但我会尽力把这些思想抛诸脑后,我以耶稣为我的至宝,也因神丰富的思典,使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接纳,为这些事实而欢喜快乐。主耶稣是父神所爱的,我们也要爱它,但在这方面我是多么不足啊!愿神帮助我,使我爱主更深,并更殷勤的服事地。请为我祷告,求主保守我远离罪恶,使我全人成圣,并大大的使用我为他工作。”
  戴德生虽然有信心带着一队宣教士到世界另一端的中国去,但在这段日子里,他却觉得自己是如此不足,从未像现在那样更渴望神的帮助。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