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初代教会史(选)

 

从主耶稣与使徒建立教会,到六世纪末大贵格利( Gregory theGreat,540 -604 A.D.)登基做教皇为止,这段时间称做「初期教会史」。
一、使徒时代,主後1~100。


◎概说
    主後 30~ 44年时,教会的中心是在耶路撒冷,彼得与主的兄弟雅各是当时教会的领袖。主後 44~ 68年,使徒保罗使叙利亚的安提阿成为国外布道的中心。主後 68~ 100年,使徒约翰使以弗所成为世界教会的中心。罗马成为世界教会中心,是在使徒时代之後的事情。


◎基督教会的演变
    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後,门徒们心中火热,福音开始在犹太人中间传开,教会从耶路撒冷开始向外增长。然而犹太信徒对外邦人接受福音有不同意见。从腓力为埃提阿伯的太监施洗(徒 8:26-34),哥尼流全家的受洗(徒 10),以及在安提阿许多希腊人的悔改归主(徒 11:20-21)等等,这些外邦人接受福音造成了一些争辩。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中仍有保守势力,认为福音单单为犹太人预备,并不是为普世的人所预备。但是在徒 15的耶路撒冷会议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的教会领袖之一雅各做了一个公义的裁判,使得外邦信徒从割礼与犹太礼仪中获得释放,保罗也被承认为第一个外邦人的使徒。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在各地建立了许多教会,也使得福音传到当时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此时因为犹大战争( 66-70 A.D.)使得耶路撒冷变成荒土,而且除使徒约翰以外的使徒都已过世,随著约翰的迁居以弗所,使得该地变成基督教的中心,约翰也成为教会领袖。
    耶路撒冷与圣殿的毁灭,不但使得希腊罗马人不能再看基督教为犹太教的分支,摩西神治政体的机构完全破坏,也让耶路撒冷教会中的保守势力与外邦人教会间的高墙崩塌,逐渐在属灵的机体上合一。


◎初代教会的逼迫
    这个时期的教会虽有逼迫,但是多是独立且非大规模的区域事件。最先逼迫基督徒的是犹太人。他们屡次控告基督徒反抗该撒的命令(徒 17:7),煽动异教徒反对基督徒(徒13:50,14:2-19,17:5,18:12)。第一个属世政权掌政者迫害基督徒的,是希律亚基帕苦害教会中的人,杀害约翰的哥哥雅各,以及捉拿彼得(徒 12:1-3)。基督徒受外邦异教徒的仇视,可见於彼得前书。这时候的一般人对基督徒的态度已经到达十分仇视的程度。然而因为基督徒的信仰与当时以罗马帝国为中心的生活大不相同,所以最终会遭到当时政府的迫害。基督徒所遭受的第一桩罗马皇帝的直接迫害,是在主後 64年尼禄皇帝( Nero)诬陷基督徒焚罗马城而以极残忍的方式杀害基督徒。


二、後使徒时代(Post-Apostolic Age),主後100~170。


◎概说
    这时期被称为後使徒时期,是因为这时期中受托作教会领袖的人,大多是曾与使徒来往,并曾受使徒教训的人。这时期因为使徒们都已去世,所以基督教信仰便以一些教会普遍公认的文献及信条作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指标。这时期教会面临很大的逼迫,但是教会也得扩展非常迅速。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基督教在头三个世纪内迅速的发展。它传遍了罗马帝国各部份,甚至传到了罗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东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玛代、巴特利亚、帕提亚、印度、和亚米尼亚;往东南向亚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亚力山大传向埃及中、南部;向西传到罗马帝国北非各省;在欧洲传到高卢,经多瑙河而至德国境内的罗马各省。
    福音的迅速发展原因众多,包括基督徒期待主很快到来,并尽力传福音到地极;基督徒的生活吸引人民趋向福音,教会在缺乏爱心的世代实行慈爱、接待、和友爱;众生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道理对下等和中等社会的人特别有号召力;基督徒有殉道的心志;商人把福音带到各地;信耶稣的官吏协助福音的传递;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神与他的子民同在。
    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异端文化与学术开始研究基督教,罗马政府不得不仔细观察教会。他们发现基督教与犹太教是迥然不同的一种宗教,他们更发现基督教几乎是向希腊罗马人所持守的一切挑战,并指责、排斥当时人生的许多方面。这样的发现使得希腊罗马人开始对基督教展开攻击。除了出现攻击基督教的著作以外,罗马政府也开始逼迫基督徒。虽然教会也出现许多以文字为基督教做辩护的「护教士( Aplogists)」及文章,但是对基督教的逼迫与仇视在罗马帝国仍常常出现。其中「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在主後 166年在罗马被处死刑。


◎基督教与犹太人
    随著犹太战争以及耶路撒冷的被毁,犹太人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对於基督徒的仇视并未为之减少。他们设立了一些拉比学校来培养仇视基督徒的态度。他们将犹太人的口传加以整理,使成为著作。从二世纪起过了五百年,这样工作的成果就成为「他勒目」( Talmud)法典。
    犹太基督徒在当时也分成以下几种派别: 1.正统的犹太人,可分为: a.拿撒勒教派( Nazarenes),这名词原先犹太人是用来称呼一切基督徒的(徒 24:5)。在耶路撒冷被毁之後,直到主後四世纪末,拿撒勒教派都一直是犹太基督徒中的一个小团体。他们谨守摩西的律法,却也不拒绝跟其他基督徒团体相交。
    b.伊便尼派( Ebionites),希伯来字伊便( Ebion)意思为穷苦、谦卑、受压迫的。他们把自己当成基督与其穷苦的门徒的真信徒。他们也认为摩西的律法有普遍与永久的效力,所有基督徒都应当受其束缚。因此遵守礼仪的律法在得救上是必须的。伊便尼派又分「法利赛的伊便尼派」,以及「爱色尼派(Essene)」。
    2.犹太的诺斯底派( Gnostics)。希腊字诺斯底( Gnosis)意义为知识、开明、有时也做科学解。在基督教起头的三、四世纪之内,所谓诺斯底派就是一个反对基督教所传的因信称救,而宣传靠知识得救的团体。


◎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
    诺斯底主义源於许多不同的思想派别,外表形式也不只一种。它综合了犹太教及古代波斯、巴比伦、埃及等异教之神秘色彩而成,後来又参入柏拉图的「观念」学说,更利用了基督教的「得救」观念。简单来说,诺斯底主义根据宇宙二元论,把宇宙分成灵性世界与物质世界,前者是善的,是人生归宿最高的境界;後者是恶的,是束缚人生的桎梏。人要得救,必须脱离物质世界的束缚,而知识就是救人唯一的工具。这种知识(Gnosis)是一种神秘的智慧,也是神特别的启示,只有少数蒙恩宠的人才能获得。且为著要从物质世界拯救出来,人必须禁欲克己,拒绝物质的诱惑。
    诺斯底主义承认有一位崇高善良的神,是那光明的灵性世界之王,可是这不是旧约圣经的神。旧约的神不过是一位「次等的神」,因为他创造了这「有形的恶的物质世界」。基督却把那灵界神的真相启示出来,因此只有藉著认识基督才可以「得救」。可是物质世界既是恶的,基督便不可能真正成为人身。基督在世为人,不过是幻影,看起来像人,却又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且并非所有基督徒都有得救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秘传的,仅授与「特殊份子」的门徒。诺斯底主义不但利用耶稣基督的启示,也利用保罗的教训,特别是像「灵与肉为敌」那一类的教训。
    诺斯底主义在成为一种主义或学说之前就以不同形式存在。当时流行的「禁欲派(Stoicism)」与「纵欲派(Epicureanism)」,都是从诺斯底思想为出发点,因为他们都是以物质、肉体为恶的,因此禁欲派要严厉的对付肉体,纵欲派要尽量消耗它。 
    正统基督教的宇宙论是一元的,神是个灵,他也创造了物质的世界。保罗的书信也说「身体是圣灵的殿」。同时耶和华神是独一无二的神,是贯乎万有的主宰。为著抵抗诺斯底的异端,就出现了一些信经,如直到今日仍在教会被背诵的「使徒信经(The Apostles' Creed」就是当时为维护纯正信仰被提出来的。
    使徒信经提到神是创造天和地的,又提到耶稣基督是由「童贞女玛莉亚所生的」,最後它更提到耶稣的「身体复活」。藉著使徒信经,初代教会联合一致公开确认耶稣基督神人两性同时合在一身。但是基督的「神性与人性」问题并没有解决。这问题直到主後451年迦克墩大会(Council of Chalcedon)才获得解决。这点容後再述。


◎孟他奴主义(Montanism)
    行神迹与说预言的属灵恩赐并未曾随著使徒的过世而停止。殉道者游斯丁、爱任纽(Irenaeus)、俄利根(Origen)等人都证明当时仍有人奉主名行神迹,并且说预言的恩赐在某些教会的崇拜中占有一席地位。孟他奴主义的兴起算是对上述倾向的一种反应,也是弗吕家人的宗教国家主义观的一种产物。它创始於二世纪中期,在弗吕家边界的一个小村庄亚尔达巴,由孟他奴提出来的。他自认自己以及两个妇人百基拉(Priscilla)与麦西密拉(Maximilla)有先知的能力。他宣称最高的启示已经临到,安慰师的时期已经临到;安慰师藉著孟他奴的口宣扬世界末期快要来到。现在已经是灵恩时代,尤其是预言的时代。
孟他奴主义者在崇拜时重视预言,甚至有类似魂游象外经历的异象出现。
他们认为以属灵的恩赐当作是试验真基督徒的标准。他们承认全部圣经的各卷,并坚守信仰的标准;他们也热切期待基督的再来。他们严密的要求信徒守童身、禁食、严守伦理道德。他们特别赞扬殉道的精神,绝不逃避、也绝不反抗逼迫。
正统教会对孟他奴主义者的反应很为难:一方面他们的确反对诺斯底主义,并且重视末世将近的教训,重视灵恩、预言,所以应当接纳尊重;一方面教会也看出孟他奴派的谬误,尤其是他们的狂热主义,以及他们宣称自己所得的启示高过新约圣经。但最终各教会仍采取将孟他奴主义者逐出教会的措施,一开始小亚细亚主教斥责他们为异端并逐出教会,後来高卢与罗马的教会也这样行。阿非利加有阵子是孟他奴派的大本营,因为有天才的神学家特土良(Tertullian)自认为该派的同道。


三、尼西亚前时代(Ante-Nicene Age),主後170-325。


◎概说
    基督教的向西传播,使得教会组织的生活受了罗马人的影响,而有了固定的形式。这样的改变终至罗马大公教的出现。大公教会与使徒时代的教会有两点不同:教会政治之改变,与信仰之改变。


◎大公教会之兴起
    在使徒时代一切信徒都有属灵的祭司职普遍的为教会所承认,教会并没有特殊的祭司职,所以没有「神职人员」与「平信徒」的差异,在属灵方面并不分等级。罪人直接向神认罪而得赦免,神甫或主教在得救的事上并没有功劳。教会并不是在乎特殊的职位,只要有信徒团聚在一起就是「圣会」,因信耶稣基督而得以亲自与神相交,这种交通乃是基督徒生活之要素与能力。依照弗 4:11所记,神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与教师。」各教会有长老与执事监督并指导教会的工作、管理慈善事业、照顾病人、并照料按时举行的聚会。这并不是意味因为他是长老所以可以教训人、讲道、并施行圣礼,而是因为他有「恩赐」。
这样的教会职位并不是因为法规而来,也没有法规限定这些事奉归任何专职掌管。
    在一世纪末,因为一般人缺少对圣灵特殊恩赐的信任心,要有更明确的规条,并迫切需要防卫异端,所以产生了一个重大改变:讲道、教训、以及行圣礼都由「有恩赐的人」手中,转移到各地方教会长老手中。这些长老之被选举,也因为他们的恩赐,尤其是教训人的恩赐。此後教会职分上的任务专由长老完成,讲道与行圣礼的工作变成了正式的职分。这是将基督徒分成「神职人员」与「平信徒」的开端。
    在二世纪与三世纪中,各地方教会原由一些长老治会,以後却由那唯一称作主教的人来作教会的首领。主教制被认为是法定的规矩,若要成立教会,就必须要有主教。主教被认为是独一领受神恩赐与托付来作教会领袖的人。没有主教的教会就没有救恩。主教制度的成立不单仅是组织上的改变,也含有信仰的改变,就是信徒只能藉著与主教相交而与神相交。一种特别的祭司职代替了一切信徒皆有属灵的祭司职;一个看教会为一群属於主教的信徒之大公教会的教会观代替了教会为「圣会」的福音的教会观。


◎历史之主教制的演变
    虽然教会在当时并没有教职政治的出现,却很快的向这个方向走。理论上各地方的主教都是平等的,但是一些乡下地方的主教却不能享有较大城市的主教所享受的直接的权威与大众的尊敬。罗马、康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这五大城的主教显然的有比其他地区教会主教更显要的地位。二世纪中期已经有一些以耶路撒冷使徒会议为楷模的会议在某地方的教会举行。这些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异端的惩戒。一开始会议的代表除了主教外,还有平信徒,但最後变成仅有主教参加这些会议。在主後 250年以後,这些限於省区的会议大都是每年举行一次,开会的地点在省城,即以该城的主教充当主席。主後 325年皇帝康士坦丁发了通谕劝他的臣民信仰基督教,他并且使得基督教变成当时的国教,并依据帝国政治上的组织来组织教会。这样的结果产生了各城有主教,各省有省主教(大主教),由省城的主教充任。在第四世纪内有几省由一位皇帝的代表(总督)管理,与此相当的教会职务为主教长(红衣主教)。与元老院相当的是主教长会议,一方面又是教会的大公会议( Ecumenical Councils)。不久在教会中也出现了与皇帝相当的职位,就是教皇。


◎教会与逼迫
    教会所受第一次普遍有系统的逼迫发生於德修与瓦勒良(约249-260 A.D.)两位皇帝在位之时。原因是当时的罗马人认为国势衰微是因为他们停止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因为基督徒不敬拜当时罗马的诸神导致灾祸的到来。德修皇帝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强盛与统一,决定铲除基督教并恢复国教。主後 250年他颁布了一道谕旨,要普遍的除灭基督教。一切基督徒必须放弃基督教,不然无论男女老幼,其财产必被没收,并接受酷刑与死刑。瓦勒良皇帝也继续这样的政策。 260-303年是一段安宁的时间。303年一位大政治家丢克理田( Diocletian)继续对不肯敬拜罗马诸神,与向皇帝的像烧香的基督徒们进行逼迫。在那一年内他连发三道谕旨:( 1)要毁坏基督教的建□物,( 2)要监禁一切主教与长老,( 3)要使一切基督徒受酷刑。304年的第四道谕旨凯是要基督徒在背道与受死间做选择。
    在这段教会受逼迫的时期,有一些信徒为了求生存公开宣称放弃基督教信仰。这些人之中也有人在逼迫结束後要求重新回到教会,而造成教会对这些人接纳与否的争论,甚至引起了分裂。
    这样的逼迫直到主後 311年稍稍好转,当时主张逼迫基督徒的皇帝加利流( Calerius)终於发现消灭基督教与恢复罗马诸神昔日的至高权威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与跟他同作皇帝的康士坦丁及理吉纽( Li inius)一同颁布了一道谕旨,允许基督徒有限制的信仰自由。康士坦丁在 312年穆勒威桥( Mulvian Birdge)一役曾以十字架为他军队的新标志。在 313年他掌握东罗马帝国之统治实权之後,这个大逼迫就完全停止了。直到 324年康士坦丁获得全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时,他公开保护教会并善待基督徒。至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所受的逼迫终於结束。


◎教会内部的冲突
    教会内部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福音之曲解以及几个正统派的与混和主义的犹太人团体所酿成的派别,( 2)想调和基督教与异端哲学与宗教之人所发生的冲突与异端,( 3)关於教会内部的惩戒和道德上的争辩,( 4)因教会教职不同而发生的派别,( 5)关於基督教教义的争论。这些争论包括了诺斯底派的思想对教会的烦扰,摩尼教( Manichaeism)尝试将基督教与祆教( Zoroastrianism)调合为一体,对在逼迫中曾经叛教者的惩处与接纳问题,守复活节的确定日期,信异端者所施的洗是否有效,以及对三位一体教义与对千禧年的争辩等等。
各种内部的冲突产生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1)信仰的标准正式规定,( 2)新约正典的正式规定,( 3)教会组织之完成,包括历史的主教制的设立,( 4)基督教神学之进展。


◎其他重要发展
    修道主义的开端是这时期的重要事情之一。修道主义有两个基础:( 1)相信这世界的罪恶是不能救的,( 2)相信最高尚的圣人,都是那些为良心的缘故而极端刻苦的人。这时其的修道主义就是从这两个根源发出的,并且是以自愿贫苦、自愿独身、和自愿遁世为中心。第一位世界闻名的隐士是安多纽(Antonius)的埃及厌世者,在主後 270年左右起近九十年的时间中隐居於旷野。
    他成为一个极孚众望的人,隐士生活也随之变成一种群众运动。随著人数增加,隐士会社(修道院)之组织就变得必须。第一个著名的修道院组织是主後 335年尼罗河中他本拉岛上的帕科谬斯( Pachomius)修道院。
基督教的教育在这时期也逐渐成熟。当时住在说希腊话的地区的教牧觉得他们需要一与批评他们的有学识的希腊人相等的教育,所以就有了圣道学校,这些学校也发展成基督教神学学校。当时最著名的教会教育机关为亚历山大的圣道学校。它最初的目的只是训练初信者,但不久就扩大□围,兼施普通教育与宗教教育。
    这一类的学校也曾设立於安提阿、伊得撒( Edessa)、尼西比( Nisibis),和该撒利亚。在西方,异教思想逐渐被认为无异於基督教而遭排斥,教会并在 401年於加大果举行会议,禁止教牧界阅读任何异教著作。於是希腊学术在西方被遗忘了将近千年。
这时期开始有正式的礼拜堂建□,因为私人的房屋对在增长中的教会不适用。主後 200年基督徒在伊得撒、亚尔伯拉( Arbela)等地与附近建□了几个著名的礼拜堂。唱诗歌变成崇拜中重要的部份,虽然没有乐器伴奏。西方教会有将教会当作一个神圣的、中间的机关之倾向,使得信徒属於其下,好藉它获得救恩。
    教牧与平信徒间的鸿沟越来越宽。崇拜殉道者与圣徒在尼西亚大会前的时代是件很普通的事。虽然当时的人认为殉道者在主前的代求看得宝贵,却尚未向圣人祈求,也不以古圣遗物有神奇功效而敬拜它们。这些都是在下一时期才变得更普通的习惯。四、尼西亚时代(Nicene Age),主後325~590。

◎概说

这一时期的教会历史所论到的主要之事乃是三方面的进展: ( 1 )教会与帝国的关系,( 2 )基督教教义的进展,( 3 )教会组织与崇拜仪式的进展。教会备受罗马帝国保护,甚至成为国教;基督教内的教义争论愈发尖锐,终於使得教会召开大公会议,包括尼西亚会议与迦克墩等会议,来维护正统信仰不受异端与异教思想的侵蚀;而教牧界成了一种经济独立的制度,也成为一种法庭,并享有帝国赋予的许多特权。

◎教会与帝国的关系

康士坦丁未死以前,基督教已经被认定为帝国团结力的来源。他善待教会,将原罗马帝国宗教机关的特权都转移给基督教会,此外还增加了几种新的特权。他使基督教的教牧得免兵役与公民的义务, 豁免他们的产业税(主後 313 年)。他废除了各种有害於基督教的惯例与法令(主後 315 年)。 他准许罗马教会有承受遗产之权,却不将相同的权柄给予异教(主後 321 年)。 同年他命令臣民遵守主日。他拔擢基督徒充任要职,并让自己的儿子受基督教教育。

康士坦丁成为基督教神治政体的第一个代表。 这政体意味著:( 1 )一切臣民都是基督徒,( 2 )公民权利与宗教权利之密切关系,( 3 )认为教会与政府都是神圣的机关,是在地上的同一神治政体的两条膀臂。康士坦丁继续做国家宗教事物的最高教长。在罗马帝国内有纷争、外有蛮族时,康士坦丁就倚靠基督教会为革新与建设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力量。他尝试增强教会的力量,并使它团结一致。在主後 314 年他召开了亚尔勒( Arles )会议来解决多纳徒派的争辩;在主後325 年他又召开教会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会议。康士坦丁亲自到了尼西亚,并参加了几次会议.
在主後 330 年,康士坦丁将政治中心移到比散田( Byzantium ),并且在那建立了一个新的基督教的罗马,即康士坦丁堡。这次的迁移最终造成了一个分裂的帝国与一个分裂的教会,东、西罗马帝国,以及东、西方教会。帝国的重心东迁,使得东边的边防虚弱,频频被蛮族骚扰。

不久後的主後 420 年左右,各地的蛮族纷纷侵蚀罗马帝国的疆域, 主後493 年西罗马帝国终被消灭,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也大幅缩小。各地皆有蛮族建立王国,包括了西班牙与高卢的西哥特王国,义大利的东哥特王国,高卢东西部的伯艮地王国,北非洲的宛大勒王国,与在墨罗温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等等。在主後443 年至 485 年之间,央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 Jutes )民族离开了丹麦与德意志北部北部而移居於南不列颠,斯拉夫族也移入了东罗马帝国。这些民族的迁徙,使得了基督教传入了蛮族中间。这是罗马帝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却使福音成功的进入当时未受福音开化的蛮族。这使得日後的欧洲成为了基督教的世界。

◎尼西亚会议的成果

这个阶段教会内部对於教义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教会努力对抗诺斯底主义之後, 这时期教会最常讨论的问题,就是「三位一体( Trinity )」。同时圣灵的神格也被牵涉在其中。三位一体被承认是教义的一部份,是在尼西亚会议之後的事。 这样的争论显见於主後 320 年亚流与亚他拿修之间。亚流当时是亚历山大的长老,他反对三位一体,他认为只有一位神,而且按他的说法,基督甚至是被造的。他认为耶稣是後存於圣父的,并非在永恒中与天父同存。耶稣的存在是靠恩典, 但是本性与天父不同。 在当时尼哥美地亚的优西比乌( Eusebius ofNicomedia )成为他有力的靠山。

亚他拿修是亚流教区中的大主教,他强调神的合一性,并坚持在三位一体的教义解说上,不得影响此合一性。他认为亚流的说法将会导致多神主义。他用「本质上的一体」一词来表明神的合一性与在他本性中的区分。这清楚的说明了圣父与圣子是同质的, 但也暗示两者也许在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亚他拿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 )中说到:「我们敬拜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 他既是三位一体,又是独一的;在位格上不混淆,在本体上也不分割。」亚他拿修论到圣灵,他认为在救恩历史中父、子、灵同时在场,且三位格间有亲密团契。
当时的两个教会中心分别有两种立场:安提阿的教会支持亚流,亚历山大的教会反对亚流。 在康士坦丁皇帝的主导下,终於在主後 325 年在尼西亚召开了历史中的第一次大公会议, 共有 315 位主教与会,会中康士坦丁接受亚他拿修的见解,并作成 20 条结论,有三个重点:( 1 )耶稣是神的独生子,( 2 )耶稣是真实的神, 不是靠恩典而存在,在本质上就是神,( 3 )耶稣与天父是同质的( homoiousios ),所以耶稣并不是次等的神。
尼西亚会议原本是康士坦丁皇帝希望止息争端的契机,但是结果适得其反。会议的决定是出於皇帝的高压手段,未能达成圆满。很多人对会议的结果不满,却还是签署了会议的结论;其中支持亚流的人之所以不敢继续坚持,是因为皇帝的权柄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去留。这是政教牵涉不分之滥觞。

尼西亚会议大致确定了耶稣与圣父同质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当初支持亚流的人做了一些修改,产生了半亚流主义( semi-Arianism)。他们依然反对耶稣在本质上与神相同,有些人说耶稣是非本质的(heteroousios ),是一种新的本质; 有人说他不像父神,有人说他有与父神相似的本质。半亚流主义在东方教会相当流行,他们受到俄利根( Origen )的从属主义( subordinationism ), 认为圣子在圣父之下。 西方教会则受特土良(Tertullian )的影响,忠於尼西亚会议结果。

◎迦克墩会议的成果

亚波里拿留( Apollinarius )是老底嘉的主教,他反对亚流主义。但是他主张「道与魂」的二元论。他认为道成肉身时,神性( Divinity )代替了灵魂,而神性的馨香会影响到肉体的人性。即「神化为肉身,神披带肉身」的想法。他用「融合」来说明基督的神人二性关系。神性与人性融合,使人性变化,成为一个新的事实。他的主张被迦帕多加( Cappadocia )省的三位教父大巴西流( Badil the Great )、 尼撒的贵格利( Gregory of Nyssa )、 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 )质疑, 认为亚波里那留这样的主张将会面临肉体是属神的还是属人的问题,以及基督如何能在这样的主张下被称为是「完全的人」。他们的质疑对亚波里那留的主张造成合理的破坏。

涅斯多留( Nestorianism )是安提阿的长老,後来又做了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长(主後 428-435 年)。 他将基督分成神人两性,结果差不多将基督分成了两个位格。 他认为玛莉亚是基督之母, 为要强调基督的人性。 他用「连接」(conjunction )一词来说明基督神人两性的关系,而不是「合一」。这样的分别会很容易使人否认基督的受苦、受死、与复活的绝对价值。 在主後 431 年的以弗所会议中即将这样的思想判定为异端。 亚力山大的主教区利罗( Cyril )是著名的反涅斯多留主义者。

康士坦丁堡的一个主教欧迪奇(Eutyches)另外赞成「基督一性说」(Monophysitism),即认为基督只有一个本性,就是神性。他甚至认为基督完全是 神,甚至没有肉体,只不过仅有人的外貌而已。在主後451年的第四次大公会议,即迦克墩会议中拒绝了这样的教义,并声明基督的本身具有两种本性,及神性与人性,此两性相和而不相混,也没有改变。支持基督一性说的人继续修正他们的主张,有认为神人二性已经在基督里面相混而成为第三性,成为一种新的神人合一(God-man)的性质。主後553年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的第五次大公会议强力的制止了基督一性说。而後又有「基督一志说」Monotheletism)的出现,认为基督虽然有一种人性,但没有人的意志,只有神的意志。这样的主张也在主後680年康士坦丁
堡的第六次大公会议中被判定为异端。

迦克墩会议最後有提出对基督位格教义的重要声明,其中重要的含意如下:(1)神人两性的本质可以归属於一个本质,(2)神而人(God-man)的受苦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无限, 然而是无感於神性的,( 3 )基督位格的根基,是在於他的神性,而非他的人性,( 4 )道( Logos )并未与一般人类中的个人联合,乃与人性联合。

◎其他的教义争辩

多纳徒主义(Donatism)在丢克理田逼迫基督徒之後不久创於北非的加大果(Carthage)。他们称逼迫中判道的信徒是「以经换命者(traditors)」,即在逼迫中舍弃圣经抄本的人,犯了不可赦的大罪。多纳徒主义者在教会惩戒与殉道之事上反对罗马教。北非的教会在主後 311年左右因为这件事情分裂了许多年。直到主後395年奥古斯丁被选为希坡(Hippo)主教之後,大公教的这一边才出现优势。奥古斯丁认为一个教牧的品格并不影响他职务上的动作。教会有信茎、圣礼、与主教的使徒传承,就可以叫人知道它是真教会。奥古斯丁使多纳徒主义受了致命一击,到主後411年这一派以为法律所不容,并消失於蛮族入侵非洲的时候。
伯拉纠(Pelagius)是一位不列颠的修道士。他认为人并没有从亚当遗留下来的原罪,并对於行善与行恶都有完全的自由。新生的婴儿因此是无罪的。此外他也认为不靠律法与福音,或 神的恩典,人仍能得救,这些方法只使得得救更加容易。奥古斯丁则因为自身对罪与自由意志的深刻体验,所以他反驳说人虽照神的形象所造,但是因为亚当的堕落而失去行善的自由。人人都有罪,连新生婴儿也不例外,所以婴儿洗是必要的。人对救恩没有选择的自由,完全是 神的恩典。而且得救是出於恩典与信心,连信心都是 神的工作。奥古斯丁的意见大都为大公教会所接受,而伯拉纠主义在主後431年的以弗所会议被斥为荒谬,并逐渐消失。

◎教会的进展与改变

因为康士坦丁的保护,教牧界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制度。不但如此,还成了一个法庭。从此教牧界可以完全不受政府法庭的干涉,甚至反而干涉政府法庭的审断程序。神甫制度愈趋完善神圣,神甫们也必须在各样的事上显出与其他人不同。教会的法律与遗传也开始编订起来,其中包含了没有圣经根据的遗传与主张。长老变成遵守主教意旨的人,主教则拥有比以前更大的权力,可以视察经济情形、分配神甫的调动、并批准他们的旅行。因著属世财物的增加,主教为自己设置法庭、组织卫队、雇用成群的佣人,并在政治的活动上活跃。他们跟以前牧养教会的主教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

教会的教阶制度逐渐扩大繁复。在第五世纪中叶,教会已经有五个大主教,分别驻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安提阿、康士坦丁堡、以及罗马。最後两个大主教成了争取教会权力的大对头。随著西罗马帝国的崩坏,东方的康士坦丁堡的皇帝就成为罗马世界的唯一君王,而该城的大主教也想僭取众主教之主教的称号与特权。一个属世的统治者在名义上成了教会的头。除了罗马教会以外,没有其他教会敢将这称呼从皇帝身上夺回。

为什麽罗马会成为日後的教会权力中心呢?罗马当时是世界地理与政治的中心,人民对罗马的一切事无不尊敬。因为罗马的教会抵挡诺斯底主义与孟他奴主义获得成功,所以它的力量与特权也随之而来。罗马教会认为自己有使徒的传承并彼得的座位。一般人相信保罗与彼得都在罗马住过,所以主後170年就有流行的遗传说。有名的古教父如居普良与爱任纽等也热烈拥护这首任罗马主教之说。罗马差派的宣教士自然而然在新创立的教会中种下对母会的崇敬与爱慕之情。在蛮族侵略时,皇帝不能保卫罗马,是教皇出面救了这城。罗马的主教继续忠於尼西亚信经,追封亚他拿修为主教,在亚流派被定异端之後,尼西亚信经成了全教会的信条,这是罗马的一大胜利。

在主後 451年的迦克墩会议中,康士坦丁堡的大主教曾被选为全教会的总主教。罗马主教与其代表的一切抗议都归无效;这两方从此救护不相让,最终发展出罗马教与希腊教(或东正教)两大派。等到第一任罗马教皇大贵格利的兴起,东西教会分道扬镳,初代教会史就告一段落,而进入了中世纪的教会历史了。

参考书目:

1.谷勒本,教会历史,李少兰译,香港:道声,1996九版。
2.余达心,基督教发展史新释,台北:改革宗翻译社,1994初版
3.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赵中辉译,台北:改革宗翻译社,1984初版。
4.米尔恩,认识基督教教义,蔡张敬玲译,台北:校园,1992初版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