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恶主人》创世记系列讲章 31章
维保罗牧师2001
王兆丰译2006
上个礼拜我们停在30章24节,今天早上我们从25节开始到31章。
我先来读一下30:25~27:拉结生约瑟之后,雅各对拉班说:“请打发我走,叫我回到我本乡本土去。请你把我服侍你所得的妻子和儿女给我,让我走。我怎样服侍你,你都知道。”拉班对他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你仍与我同住,因为我已算定,耶和华赐福与我是为你的缘故。”
在30章下半部分和31章里,我们将看到雅各拼命地要从恶主人拉班那里挣脱出来。眼下雅各所跌入的,是他自己挖的陷井。当初他欺骗父亲,背弃哥哥,最后落得了个怆惶出逃的下场。母亲利百加知道了哥哥要杀他报仇的念头之后,打发他去了一千多里地外的娘家,一方面避难,一方面娶妻。他爱上了拉结,没料到拉结的父亲拉班老奸巨滑,让他白打了七年工之后,一个帽子戏法先把老大利亚和他成了婚,然后才把拉结嫁给他。基本上说,雅各收的是他自己撒下的种子。他背叛了作为长子的哥哥,结果发现自己上当娶了个他本来没想要娶的长女;他欺骗了自己的父亲,现在才知道自己竟落入了骗子之手达二十年之久。这二十年来他过的可以说是奴隶的生活,当然他是自愿的,但毕竟还是奴隶,这就使我想到了使徒保罗在罗马书7:14节里的话:
“我们原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
我想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联系到神,神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仇敌和我们的关系等等。这里我看到的是被奴役。被奴役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原因来辩论我们到底是怎么才会落入被奴役状态的,但我认为真正的,前后一致的原因只有一个,无论如何,被奴役是现实,是事实。我们绝对逃不出包围着我们的罪,我们也绝对离不开自己里面的罪。我们当然也就无法避免罪的后果——死亡。哪怕你使劲闭上眼睛不看也无济于事。你是个罪人,你周围都是罪人,圣经明确地教导,“罪的工价是死”。“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不久之前我主持了朱莉父亲的葬礼,你们中间参加的人大概还记得,那天我是最后一个上讲台的,前面还有几位上台去讲过,其中有一位是著名健身操教练。她宣告说,实际上根本没有死亡这回事,她说这是她做了很多研究得出的结论。轮到我的时候,我用最和气的口吻告诉大家,死亡是确实的、真实的,是圣经宣告的,死亡不是件自然的事,死亡是一个结果,是罪的结果。
作罪的奴仆是我们真实的光景,但这并不是件一直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你受罪的奴役并不意味着你在受苦。很多人能自己骗自己地认为,既然这奴役那么舒服,他们就把它当作是自由。
雅各在这么多年的奴役中并没有一直感到很痛苦。非但不感到痛苦,对他来说,有时还是非常幸福、快乐的。他找到了梦中佳人,有了很多孩子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他为骗子作奴仆期间发生的事。
受奴役非旦不一定是件不舒服的事,事实上还会让你感到远远比自由更好,更舒服!让我们记住几件事,第一,假如我们选择受奴役的话,那么我们就是把自己的后代也送进了奴役之中。或许我们对受奴役的感觉很好,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子子孙孙也在奴役之下,总有一天,被奴役已经不再让他们感到舒服。我们在《出埃及记》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第二,我们对受奴役的感觉很好不过是暂时的、今生的。那迷惑我们的奴隶主有能力让我们暂时的甚至在今生感到很舒服,但它决没有能力让我们在永恒里感到舒服。在永恒里,这奴役就是地狱,是永恒的痛苦,有永远不灭的火。
因此我们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是想安逸地享受这罪的奴役呢?还是象雅各那样想尽方法摆脱这迷惑人的主人。
拉班想让雅各留在此奴役之下,他甚至让雅各来开条件、提要求,因为拉班知道因着雅各他蒙了福、发了财。我们在圣经里不止一次地看到,象但以理、约瑟等人虽然被不敬虔之辈包围,但神因着他们的缘故已赐福给他们周围的人。这又使我想到了耶稣遇到的试探,魔鬼指着天下万国的荣华说:“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归你。”
我很少听到反对基督教的人提出真正有理的论据来,偶尔也有一些听上去挺强有力的论调,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经得起追究、考验的。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在作出了对生活的选择之后,才开始找理由来证明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是有理的。这就是一般人决定他们世界观的方式。
当仇敌、这个世界、我们的本性不断地引导、说服我们和迷惑人的主人保持原来的关系,我们中间谁会有任何一点希望?
我们已经看到拉班邀请雅各来随意开条件,魔鬼以天下万国的荣华来引诱耶稣,事实上,这样的事也一直在我们身上发生。,仇敌要我们,世界邀请我们,我们自己的本性也要求按着老样子舒舒服服地过下去。圣经说:“没有寻找神的,连一个都没有”。你问你自己一下:我得救是否是因为我作出的那个决定?我认为基督教信仰应该被看作是抢救行动而不是作出决定。那么人还要不要作出决定呢?当然要!愿我们继续不断地作出决定,信靠基督。但是,假如我靠的是自己作决定的能力,靠的是自己那颗满了罪恶的心,那我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怎么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你们大家都很熟悉这句圣经吧?“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我们常常拿来胡乱应用,甚至包括足球比赛的结果,可这句话是有上、下文的,上、下文是关于我们灵魂的得救。你们一定都知道这段故事,青年财主来问耶稣,如何才能承受永生。门徒们在听了耶稣和他的对话之后,大眼瞪小眼地问“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对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上个礼拜我还在电台上听到一位在那里讲道,他说神是一位绅士,除非你邀请他,他是不会到你心里来的。
赞美神!他到你心里来!说什么神是位绅士,这是个何等糟糕的拟人比喻?他进到吕底亚的心里,(注:使徒行传16章),圣经说他为我们的心行割礼。他强行进入我们的心,把我们满了罪恶之心抢救过来。
雅各的确提出了他的要求,你们都已经读过,这是个很有趣的故事,这里我就不去对那些羊的交配作深入讨论了。拉班听了后很高兴,以为这下雅各又能继续为他白干活了。但最后,雅各几乎得了全部。这倒有点象那个不义的管家。那是耶稣用的一个比喻,那个管家快要被主人炒鱿鱼了,他把别人欠主人的债都给打了折。我们当然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耶稣要举这个比喻,但基本上这管家所做的就有点象雅各在这里所做的:运用眼前的条件和资源来为将来做打算。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应该学到,我们现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将来,考虑到将来天上的事,而不是只顾眼前。
雅各所做的含有欺骗性质,他不辞而别。接下来就是拉班追他,这就到了31章的27~28:你为什么暗暗地逃跑,偷着走,并不告诉我,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琴地送你回去?又不容我与外孙和女儿亲嘴,你所行的真是愚昧!
拉班的话听上去不但很和气、也很在理,你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一声呢?那样的话,我一定会举办隆重的欢送大会,我并不是个小气的东家嘛。
我们真是应该感谢神把我们从恶主人那里救出来,哥罗西书2:13~14告诉我们:“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撒去,钉在十字架上。”
我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接下来的这一节经文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哥罗西2:15)。
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这里告诉我们,父神通过基督十字架的胜利把撒旦揪出示众,撒旦是个已经被打败了的仇敌。启示录20章告诉我们,撒旦已经被捆绑,他已经不能再迷惑各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撒旦和它管辖之下的已经不再是我们的敌人了。
你们看到这里的例子吗?雅各已经走了,拉班追了上来。但他已经是个被击败了对手,但他仍然是个对手、敌人。我们马上就会读到,神向拉班说话,警告他不准碰雅各,神限制了拉班,但他还是来了。使徒保罗提醒过我们警惕仇敌撒旦。但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过份强调撒旦的能力,有些教会老是在那里提撒旦,甚至比谈到耶稣的时候还多。今天,我们常常把本应该是我们自己肉体的东西算到撒旦头上,把自己犯罪、跌倒都怪在撒旦身上,但事实上那就是你自己干的。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说法。
使徒保罗说:“不要给魔鬼留地步。”这句话的上、下文是怒气。这是说假如我们一味地顺着自己的肉体去行,那就是给魔鬼留地步。但这是从我们自己的肉体开始的。顺便说一下,撒旦不是无处不在,当然他手下是有魔鬼的。你大概还没有那么重要,让魔鬼一直来找上你的门来。我想我们往往生活在一个幻想之中,以为一直在和魔鬼激战,但事实上一开始都是我们和自己的肉体争战。
保罗说:“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纯一清洁的心,就象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林后11:3)。
神警告了拉班不要碰雅各,但他仍然追上来,想诱雅各跟他回去,但他没有能力这样做。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事,这就是整本希伯来书所针对的,你们不要转回去;无论是转回犹太教或是转回外邦主义中去。转过头来回老地方去一直是一种试探、诱惑。《出埃及》里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在埃及有黄瓜,大蒜等等、等等的好东西吃……。”仇敌总是想叫我们转回去。
从30节里我们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现在你虽然想你父家,不得不去,为什么又偷了我的神象呢?”
这难道不是很有趣吗?这些是神的子民、是圣约里的人、是亚伯拉罕的后代,可他们家里却有假神象。恶人家里有假神象是不应该让我们吃惊的,但这难道不是太可悲了吗?你供的神竟能被人偷走!谁都应该知道这个问题:你的神是什么样的神,他竟被偷了,既然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还能保护你呢?
我们读到这里大概都忍不住要笑起来,你一定以为今天的人要聪明多了,不致于去拜会被偷、会坏的神吧。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你就看一看你自己吧,你生活的有没有什么东西若碰了或失去了你就活不下去了?
今天我们看到刻的、雕的偶像觉得很可笑,可我们用以代替这些偶像的东西就真的比这些偶像更牢靠吗?答案可然是,不。
结果,偷的人是拉结,雅各还蒙在鼓里,他还发誓说:“你在谁那里搜出来,就不容谁存活。”这就使我们想起了另一个人起的誓,耶弗他许的那个愿要了他女儿的命。(注:士师记11章)雅各的话也同样是信口开河。
你看,拉结欺骗起她父亲来也是脸不变色心不跳。耶稣在路加福音12章里的那个比喻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啊,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我们知道,这些假神只不过是起一个骗人的作用,你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你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拿我自己来说,你不知道,我的三个孩子对我来说是多么地宝贵。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去世,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我过的都是无忧无虑的单身汉的生活。但现在不同了,假如我的孩子有了三长二短,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当然我也知道,这事是没有保证的,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希望他们会活得比我长,我也要慢慢地让他们知道,让他们准备好有一天我会离开他们,我不是他们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一位,我是最最重要的一位送他们到生活里来的。同样,他们也不是我生活中最宝贵的,而是最宝贵的那一位送我到生活里来的礼物。
最后,拉班没有搜出他的神象来,这下轮到雅各发火了,他怒不可遏地把拉班给数落了一顿。
我想,从这件事情我们也应该学到一点东西,我们从前若被人欺骗过,醒悟过来之后往往容易产生怒气,我见过很多从前的罗马天主教徒,还有曾跟随过时代论主义的人,发现自己上了那些人的当,很气愤。但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怒气,应该感谢神把你从廖误中领出来。再说,那些曾带领、教导你的人并不一定是故意在骗你。假如你认为现在你走的路是对的,那么你就应该存爱心把别人争取过来,而不是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
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本性就是这样,一旦发觉上当就会生气,我能理解这一点。事实上,我自己以前就教导过别人那些廖误的东西。今天当我读一些还在鼓吹那套东西的书时,我也常常感到很气愤。我们应该很和气地和别人谈,有位著名的神学家说过,福音已经够得罪人的了,你不需要再加进点得罪人的东西。
若是真理,应该给别人带来祝福,上个礼拜五我主持了一次电台讨论节目,题目是:是什么使得一所教会变成死了的教会?
这些年来,我们教会从“四方教会”型的现代福音派教会渐渐地转到几乎是长老会教会来。现在我们有正规的敬拜程序,每次我们读《使徒信经》等等、等等。有时候我听到有人问:你们教会怎么搞的,变得死气沉沉、变得象死了的教会?所以,这一次我就选择了这个题目,让听众打电话来谈一谈,你拿什么来作标准,衡量一个教会是死的还是活的?
我在电台上也告诉听众,我们教会的很多人都是丈夫爱妻子、妻子尊重丈夫、夫妻双方按神的教导培养自己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很顺服父母;众人都相信耶稣为他们的罪死了,他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遵行神的律法,你说这样的教会是死的?这些基督徒是死的?一个人若是在灵里死了,还能做这些事吗?死的人求告主名吗?死人会努力遵守神的命令吗?
这种观点为什么引起我的反感?因为我曾经也这么说过,这么评论过别人。二十年前假如我走进这里的话,我大概也会说这是个死的教会。事实上我真的这么干过,有一次我去了一所有敬拜程序的教会,就这么说过,说这样做是在限制圣灵,我还拼命地想让他们“活”过来。对不起,我有点儿离题了。
当时有几个听众打电话来说:“你只要看看人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知道这是活的教会。”另外一位说:“你到活的教会能看到大家在那里唱啊、跳啊。”我听了之后真有点不知所措,当然我也尽量耐心地给了他们我的看法。我想说的是,把正确的东西告诉别人时,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方式方法,在这一点上,你、我都有很多功课要学,在有耐心,但我们相信神会做成圣的工作。
故事的末了,雅各和拉班鉴了和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用实例来作比喻是有限度的,这里我丝毫没有意思在建议我们和魔鬼讲和、与迷惑人的鉴约。
只要有可能,我们应该和所有的人和平相处,我们在出埃及记里,在使徒行传第二章里都看到,神的子民在人们的眼里看为好、得众民的喜爱。这是传福音的方式。
我常常看到有人在传福音的时候,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带着骄傲的口吻。等到别人反对他的时候,又说是逼迫,但实际上是他自己的骄傲引起的。或者是你在家庭团圆时,亲戚们说就你一个人的话多嗓门高的话,那么很可能得罪人的不是福音而是你这个人、你那种自义的态度,或者说是我这个人的自义。
我给这个讲章起的名字叫《别了,恶主人》,很显然,拉班是个狡猾的恶主人,在福音里我们看到好几次人们称耶稣为“主啊”(注:用的是和“主人”同样的master一字),但耶稣来不是要人服侍,他是来服侍人的,他用他的生命作了赎罪的代价。我的朋友们,我们都有一位主人,否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我有主人,你也有主人,要么是一位以铁腕管着你、利用你、毁了你的主人,要么是一位服侍你的、为你而死的主人。愿神赐给我们智慧,好叫我们做出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