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向灾难的路标加拉太书系列22  

加拉太书57~12

维保罗牧师 2002      王兆丰译  2004

 

今天早上我们要来看的是57~12节。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面都发起来。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使徒保罗在这里针对的是教会里的错误教导。这段经文里有3个要点一下子就跃入我的眼睛:

1、谁在拦阻你们?

2、十字架讨厌的地方。

3、他对那些假教师所用的词实在是厉害,是审判式的咒诅。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3点。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面都发起来。”

我记得有一幅连环漫画:两个人站在流沙上,正往下沉。其中一人说:“我们是在流沙上啊。”另一个人说:“不会,要不然这里一定有一个标记。”下一幅画面上,他们已经又沉下去了一截,第一个人又说:“我认为是流沙”。另一位坚持他的理由“我就不相信,流沙的地方竟会没有标记”。接下去几幅之后,画面上只留下了他俩的帽子。

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标记;有时候,标记不准确;还有的时候,标记是完全错的。这也是为什么马路上的交通标记有形状和颜色,让驾驶员可以早作准备。

加拉太教会的基督徒们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使徒保罗曾经是最早带领他们的人。但眼下他们到了十字路口,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事情越来越糟糕。他们在顺从真理上受了拦阻,希腊原文里的意思就是路被破坏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前面修路,你必须改道,这实在是件很沮丧的事,你只好顺着那绕道的标记走,但最后才发现它没有把你带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去。我们一般都假设认为,置放绕道标记的人就是那些当初筑路的人,他们知道怎样让你从这里到达那里,但有时候并不是这么回事。

加拉太教会里的假教师们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保罗说,那些把你们带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人不是那当初召你们的。你看,这些假教师是在教会内部的,保罗在这里把真、假教师区分开来,他们都在教会里。

我们以为放路标的人就是当初筑路的人;我们更是想当然地认为以基督的名义,称自己为教会里教师的人必定是在讲真正的福音,但有时候事情并非如此。

我们决不能因为某些人有教导的头衔就相信他们。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怀疑目光。特别是在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里。在你作出决定要成为我们教会成员之前,你完全有权、完全应该到我这里来详细地考问我。我认为这是件很健康的、很有益的事。牧师决不应该为此而不高兴。这倒并不是说我就那么胸有成竹了,但当你加入一个教会时,关系到你的灵魂、你家人的、孩子的灵魂。你去找工作的时候别人会面试你,你也应该去面试你的牧师、长老们。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信仰告示白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请你们大家把《威敏斯特信仰告白》拿回家好好读一读。这是我们教会,也是三百多年来许许多多教会所认同的。它把我们信仰中的重要事情都论述到了。

我们很容易地就会被自称为基督徒的人给误导、给骗了。我不夸张地说,今天在基督教界里占主导地位的,是电视福音布道会上的那套东西。你们在电视上一定看到过吧?常常是成万人的体育场都满了,台上的人西装革履,春风满面。可是你一听他们的教导就不禁要问:是谁向他们提供的资金?他们有数以百万计的钱财。你看到他们手上有车圣经,身后挂着十字架,就以为他们是在代表基督说话吗?事实上根本就不是!我们知道小孩子是多么容易上当受骗。教会里也一样,我三番五次地提到这些事,因为使徒保罗就是专门针对教会里的假教师写的,并且这些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教会,我们以为他们是不会上当走偏的,但他们的确走偏了。

前几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谈到了时代论主义的问题,他们把初代教会说成是教会的纯洁时代。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使徒保罗写给他所建立的那些教会的每一封信里都可以看到,这些教会里充满了问题。说实话,比今天我们教会的问题还多。因着神的话语、神的灵,教会逐步逐步变得纯洁起来,但仍然有阶段性的大倒退,当代在我们社会里的教会就是这种极糟糕的光景。

说到这,又使我想起来今天各种版本的带注释的圣经,也就是那种在每一页底下都有作者对经文的注释和说明的那种圣经。在我的几本圣经中,有一本纸都被我翻烂了的就是一本注释圣经。我认为那里面充满谬误,倒不一定说作者就是撒旦,但的确是满了错误。我们一定要很小心,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写到圣经的同一页上去。这实在有点过份了!有一次在查经班上,有人把他那本圣经底下的注释读一遍,就好象这就是答案,谁也不准再开口了。我费了好大的力气说服他们,写这注释的人可能是错的。我想有必要说一下,在原文里,底下没有注释,也没章、节之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公认的信仰告白很重要。只要我一放下圣经,一张嘴说出来的东西就不再是绝对权威,而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了。尽管我恳切祷告求圣灵光照我,但是说到底我讲的还只不过是我的观点和看法。你们的责任是察验、分辨到底我说的是错是对。

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好的教师所做的是把一段经文上的这些话讲得大家能明白。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象有人给你一个谜语,你花了很久很久的时间试着解给它。当这人把答案告诉你时,你就会恍然大悟地说:“噢!这不是挺清楚的吗?我怎么就是没想到、没看出来呢?

我把我的工作看成是这样:读完一段圣经然后我讲,我讲完之后,你们就会说,“噢,这不就是这么清楚吗?” 我认为,做教师的责任就是把经文讲清楚。可是加拉太教会的那些教师把保罗的话拿出来,扭曲、歪解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福音。今天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什么信仰告白不告白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告白。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圣经是权威”,可你知不知道,“唯独圣经是权威” 这个声明本身就是信仰告白,对吗?你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称为基督徒的人不相信这点?他们是罗马天主教徒。他们不相信圣经是神给人类的唯一的、绝对的信息。从人数上说,到今天为止,抗罗宗或者今天的基督教在相信基督的人当中(注:也有称“基督教新教”)仍然是少数?

我们都高喊“唯独圣经是权威”,可是,一个可悲的事实是,既使是在相信“唯独圣经是权威”的人中间,你、我,我们大部分人所相信的关于什么是圣经的真实意思,都是听别人告诉我们的。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是自主的,打开圣经,就可以知道一切。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不是这样,你们也不是这样。但是,假如你让教导你的人在你的生活中具有一种绝对的权威,那就跑到罗马天主教那里去了。抗罗宗基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的差别在于,罗马天主教以绝对的权威告诉你圣经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说这是他们的观点。

保罗提到了酵,这里的酵指的是假的、错误的教义,记不记得耶稣说:“你们要警惕法利赛人的酵”?他说的就是法利赛人的教义,一点点的酵就能把整团面都发起来。我祷告,希望我们的教会、希望所有的教会都有智慧,看到世界上的思考方式穿到你们的教会来,千里大堤可以毁于蚁穴。

使徒保罗一直在警告、教训加拉太教会的基督徒们,现在他开始转变了一下口气,对会众作了肯定,但同时对假教师发出严正警告:

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真正的爱包括冲突与彼此信任,我们既要有辩论也要有鼓励。任何一种没有辩论的关系是没有深度的、缺乏真爱的关系;任何一种缺乏真爱、没有鼓励、没有彼此建造的关系是缺乏基督之灵的关系。仅仅是彼此相安、和平共处的方法不是保罗的方法。

当然,各人的情况、文化背景、习惯都不尽相同。我的祖籍是意大利人,我们家以及亲戚们常常在饭桌上争论的面红耳赤,但吃完甜点之后大家互相拥抱,根本不存在吵架、闹别扭的问题。但有些人只要一听到有人嗓门大一点就以为是在吵架了。我们应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习惯于与别人争论。作为牧师我在学习这件事上得过不少教训,我记得曾经和一位牧师“交过手”,我俩之间有很严重的分歧。他不想和我辩论,他说:“我发现,假如有人和我的观点、立场不同,那么谈话、辩论都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对方也不会”。

我对他说:“我倒认为未必如此,我自己就在婴儿受洗、时代论主义上改变了观点、立场;过去我曾是阿米念主义者,现在成了加尔文主义者。还有什么话题比我们谈天上的大事更好呢?”

你们一定都听说过这样的话吧:“永远不要和别人谈论政治和宗教”。这是撒旦的谎言。难道这些对我们的生活不是影响最大的事吗?我们应该谈论,我们应该以爱心、诚实、谦卑、温和的态度与人谈论,同时也要注意,一旦对话产生了火药味,那么你就应该及时停止,因为这样下去,不但没有成果,反而有害。我们大家都应该坦诚地、温和地纠正对方的错误,必要时也应该提出批评。但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是出于关心和爱心,决不是趾高气扬、高人一等。请注意,保罗在这里说:“我在主里很信你们,没有别的想法”。(注:合和本译作“怀别样的心”),我们在思想神的时候不能有别的想法,若我们有了真理,我们就知道了基督的心。

假如我们是靠自己的感觉,那么下一刻就可能变。我们的思想比感觉深刻得多。比如说,假如我不是从你们的思想认识上让你们知道自己是罪人,而只是让你们感觉不太好,感觉有罪的话,那么等你们走到停车场的时候大概就不再感到自己是个罪人了。你对自己的感觉可能很不错,我倒不是一定要把你们都搞得灰溜溜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是罪人,你是不可能一晃脑袋就把它扔掉的。圣经一再一再地说“认识神”,而不是“感觉神”。我们必需知道神差了他儿子,为我们的罪死了,好叫我们活。当我们接受了之后,会不会产生感情上的改变?当然会,我们有些人情绪变化大些,有些人小些。但这情绪变化、改变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是基督之心的真理。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在这里,我能体会到使徒保罗作为牧师心里的担扰与痛苦。我没有被鞭打过,也没有翻船的经历,但我对他的一颗牧者之心有所体会。保罗为提摩太行了割礼。但这整卷加拉太书里,他专门反对割礼。有人可能因为他一面说因信称义,一面又为提摩太行割礼而指责他传割礼。我告诉你们,割礼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当你把割礼作为在神面前称义的一部分,割礼就成为坏的了。

我已经被人指责为在律法之下,有人说我把我们教会置于律法之下。为什么?我想那是因为我讲了《十诫》的系列讲道。因为我相信我们应该尽全力遵行神的律法——十诫。这是不是把人置于律法之下?假如我对你说:“你不应犯奸淫”;我是不是在把你置于律法之下?不。只有当你宣讲说,人唯有遵行十诫才能在神的面前称义的时候,那才是置人于律法之下。 这是称义与成圣之间的差别。我说:“你不该说谎”,和我说:“你若说谎就下地狱”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我实在弄不懂,基督徒为什么就不明白这点。称义是神恩典之行,是因着他的爱、因着基督的十字架赦免人的罪。成圣则是你、我读神的律法,尽心、尽意、尽力爱神,爱我们的邻舍;遵守神的律法。

在律法之下,就是在行为之约的约束之下:你犯罪,就必死。这就是保罗所说“叫人死的律法”。我若是在讲这个,那么我们教会就该立刻换牧师了。但假如你到一个教会,他们不宣讲律法,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知道,他们会告诉你,你应该做这个做那个。

为什么十字架那么令人讨厌呢?绝大部分人,包括很多非基督徒在内都同意,基督的十字架是整个历史的中心。你从钱包里拿出一块钱来,就能看到上面刻着的日期。“2002年”即:主后二千零二年。作为基督徒,我们不仅知道十字架是历史的中心,也是整个永恒的中心点。启示录说,曾被杀的羔羊将被永永远远地赞颂。再也没有什么事件比十字架更大、更重要了。基督再来也没有基督的十字架更重要。

为什么讨厌?因为十字架在这里指的就是福音,或者说福音就是十字架的见证。见证的是人的罪,神的义,福音是人的唯一希望。这福音要求每一个人都承认自己是罪人,得罪了自己的创造主;这福音见证说,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天下只有一个名字可以叫人因着得救。福音是排斥性的,十字架之所以讨厌是因为它见证神的义,人的罪。在世界上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宗教里,唯有十字架的福音向人提供真正的拯救。格什那说:“所有其它的宗教都是自救的宗教。”

我曾问过犹太教的朋友:“你的拯救从哪里来?” 他们一般的回答是:“我尽我自己的一切努力”。我对他们说:就在你们的圣经里,以赛亚说“人的一切义都是污秽的衣裳”,耶利米书说:“人心坏到极处”,传道书说:“这个世上一个义人也没有”,诗篇说:“没有人能在耶和华面前称义”。这些都在你们自己的旧约里。离开基督就无得救可言,这对于犹太教的人来说,是非常讨厌的, 彼得称为“绊脚石”。

这就是为什么富人或者任何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段话是从哪里来的?是那位富有的年青人问耶稣“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你守了诫命没有?”他回答说:“我从小就守了”。耶稣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来跟从我。”那年青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财富太多。耶稣知道他没有遵守诫命,他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接着,耶稣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门徒们惊呀不已“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告诉他们,“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在神凡事都能”这句经文已经被我们滥用惯了。“在神凡事都能”不是赢一场世界杯比赛,而是在基督里因信称义。除非神赐给人一颗悔改的心,人听到福音总是感到讨厌的。我们的心必须由神来改变,福音令人讨厌。很多情况下,紧接着就是逼迫。在这里,是把福音给歪曲了。保罗说:“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他在说什么?你们的孩子若不懂,回家后可以向他们解释。或许他是说从教会里割绝出去,但是保罗在这里所用的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口气,这些犹太假教师坚持说人若不把阳皮割去就无法与神和好,保罗说他希望他们连根割断,我想我不必再作详细解释了。

你会不会想,使徒保罗为什么不希望这些假教师悔改?我毫不怀疑保罗情愿他们悔改,但他更关心的是保护羊群,而不是狼的悔改。这也使我联想到旧约先知的祷告,主啊,你允许以色列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还要到几时呢?神说,不会很久了。

假如今天有谁恨不得罗马天主教把自己淹死在圣水盂里,那他将是个多么不受欢迎的人啊。[注:天主教在教堂大门边上设有圣水盂,人进入教堂之前撒在身上,教堂里也设有圣水盂为人施洗用。这里是指罗马天主教把他们那套礼仪与人的重生联系在了一起]。有人说我常常批评罗马天主教,要说批评罗马天主教,你去读一下马丁·路德或加尔文的《加拉太书注释》就知道什么叫作批评罗马天主教。相比之下,我说的不过是儿戏而已。

保罗之所以这么严酷地说,是因为这些假教师对教会所造成的破坏。任何人、任何思想只要是想要抢夺基督荣耀的,保罗都毫不手软。

我们基督徒应该认识到,既使是在福音里,神的荣耀也高于人的得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