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德格尔:《尼采》第一卷,1976年德文版,第476页。
⑵ 海德格尔:《柏拉图的真理论》,转引盖登科:《海德格尔的历史哲学与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的命运》,见《哲学译丛》,1963年第五期,译文略有更正。
⑶ 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见《哲学译丛》,1964年第二期,第47页。
⑷ 英文译作Lighting。熊伟先生借佛学术语来对译这个问,至为契合。
⑸ 参阅芬克:《世界关系与存在的领会》一文,见比梅尔编《今日现象学》,1972年德、英合编本,第95页。
⑹ 艾克哈特:《论灵魂的奇异》,1984年德文版,第73页。
⑺ 参阅海德格尔:《我的现象学之路》,见《现代外国哲学》,第五辑。
⑻ 海德格尔:《同一性与差异性》,1957年德文版,第22页。
⑼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82年德文版,第34页。
⑽⑾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82年德文版,第27页、34页。
⑿⒀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82年德文版,第4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