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獸與假先知的厄運 十九11─16 |
在前面幾章中,我們看見基督得勝仇敵的一部分。首先我們看見巴比倫的毀滅,你記得上帝和他國度的仇敵,正如在本書中所描述的,第一就是大龍,就是撒但;然后就是那獸,就是從海裡上來的野獸,代表敵基督迫害人的政府,代表敵基督或次基督的宗教,教育與文化,也就是人理智與屬靈生活的全部,然后是巴比倫,代表敵基督的誘惑,世界拉力及其吸引,使許多人遠離神。在十七章我們看見巴比倫的墮落,在十八章有巴比倫喪禮的宣布,在十九章一開始,巴比倫在啟示錄中被描述為預言的異象。現在我們看到獸與假先知,或者說第一個獸第二個獸,就是敵基督的政府,與敵基督的宗教失掉作用。這樣就剩下一個仇敵,就是大龍本身,它是最大的,也就是在以后廿一、廿二章所要繼續討論的。 十九章第二段從十一節開始,我給這一段一個分題︰基督憑公義與大能的榮耀勝利。他按公義審判,另一方面,他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用鐵杖治理管轄萬國的。所以在這裡你看到公義與權柄的混合,當然這應該是實際的情形,但是看世界整個的歷史,很少公義和權柄能夠並存。在世界歷史當中,這差不多是通例。不容置疑的,虛偽總是坐在寶座上,真理則上了斷頭台。假如真理登上了寶座,那的確是例外了,以人的管理來治理世界,罪惡也受到應當受的懲罰。所以在整個世界當中,聖徒曾經過艱難的日子。這世界的列強多半不贊成聖徒的作風,當然靠著神的憐憫,總有一些間隔的時期,就是蒙上帝保護賜福的時期,但是大部分來說,這世界的歷史從亞當夏娃直到世界的末了,甚至到今天世界的動態,總是被邪惡控製的。貪污、仇恨、邪惡不公的權勢,總是占優勢並操統治之權;而聖徒則被稱為溫柔者。“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可是溫柔的人到現在還沒有承受地土,但這是神的應許,“溫柔的人有福了”。他們應當承受地土,地球應該是屬于他們的。權力曾經逼迫公義,在整個歷史當中,公義與權力往往是分離的,可是在本章后半,我們看見了權力與公義的聯合,在耶穌基督的位格上得到完全的、最后的絕對勝利。 從十一節到十六節是白馬和騎在馬上的現象;十七與十八節是請飛鳥來赴他的筵席,我覺得這事令人毛骨悚然,我想你不喜歡被邀請赴這樣的筵席,吃君王與將軍的肉。十九到廿一節是基督與敵基督,也就是在別處所謂的哈米吉多頓的最后大沖突的結果。 現在我們先看頭一段,白馬和騎在馬上者的異象。在本書中以前什么時候,我們論到白馬和騎在馬上者的異象呢?那是在哪裡?是在第六章,我們可以看一看。這是啟示錄首先提到的四騎士的頭一個,第六章1─2節︰“我看見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活物,聲音如雷,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要勝。”之后,又有紅馬等等。說在第六章中騎白馬的就是基督的理由之一,明顯因為他與第十九章中騎在馬上的是一個人。基督第一次來的時候,是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這是表示基督的謙卑。你從來沒有見過騎驢,而在賽馬中得到獎賞的,驢是用在農場裡負重的動物,驢是不能作長途旅行的。聖經中唯一的例子,就是巴蘭騎著驢遠行。巴蘭是一個職業性的不從俗的人,他作什么事都不按正常的規定;他騎著一匹驢,別人騎駱駝,或是騾子。至于馬,在聖經時代百分之百多半是用于戰爭,並非當運輸工具。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以前三、四天,他勝利地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這段事情是記載在馬太福音廿一章1─5節︰“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欖山那裡;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你們解開,牽到我這裡來。若有人對你們說什么,你們就說,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要對錫安的居民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這是說明耶穌來是作和平的使者。他來要受苦,受羞辱,最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埋葬。騎驢駒象征他是和平使者,他並不是騎著戰馬而來的,他以謙遜的態度來到世上。基督頭次來,他是以謙卑的態度而來;卑微低下的經過了今生的愁苦,最后死于十字架上,這事在舊約中已經預言了,馬太引証了已經提到的預言。在啟示錄裡提到基督第二次再來,騎著一匹戰馬,當然這也是象征性的,要注意它所代表的意義,這是一匹戰馬,基督這次並不是騎驢駒,而是一匹白馬。白色代表潔淨、公義,這就是他所騎的。這是象征他第二次來,是最后的攤牌,你可以這樣說,他要有效地報複那些逼迫他百姓的人,表明他是得勝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聖經中偉大的基督與現代新神學派的小基督,完全成一個對比,基督在聖經中被描述為羔羊與獅子。我接到一封信,是一位女士所寫的,她在信中猛烈地攻擊魯益師(C.S.Lewis)特別為兒童所寫的故事,書裡面把基督形容成為一個會說話的獅子。可是我贊成魯益師,結果我這樣回答了這位女士︰基督是猶大支派的獅子,你知道獅子是最有能力,最強的獸中之王。在箴言書中也曾經被引証過,獅子走路時並不躲避任何東西──因為它是獅子,是獸中之王。基督也被描述為羔羊,你可以說基督騎著驢駒, 是受苦,謙卑,忍辱負重,擔當世人罪孽的狀態,溫柔謙遜,且處處是被動的;而基督也被描寫為騎在馬上的,是把基督比作獅子,大有能力的一位,他不回避一切,要完成他的旨意,並且他的旨意就是真理,最終要為他的百姓伸冤。據說在他的頭上有許多冠冕。 你知道在希臘文新約中有兩個字說到冠冕,一是得勝者的冠冕,就好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得到的花環,就是勝利者的花環;還有一個就是統治者所帶的冠冕,本意所用的就是這個字,在他的頭上有許多統治者所戴的冠冕,是王權的象征。又有寫著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就是聖經啟示錄十九12所記的。 許多人在這裡有一點迷糊,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寫著的名字,除他自己就沒有人知道。在聖經中名字不僅僅是一個標簽,往往它們都是有意義的,你知道先知以賽亞結婚生了兩個兒子,主耶和華就給這兩個兒子起名,主給他們起的名字可以是兩篇講章。頭一個名字叫施亞雅述,意思就是“ 余民要歸回”,第二個名叫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賽七3,八3)。或許有人來到以賽亞的面前說︰“先知你給孩子起什么名字?”“施亞雅述。”“你為什么給他起這個名字呢?”這就給他一個機會為神作見証,余民將要歸回,你在被擄到外邦去以后,只有剩下的子民將要回國。等到第二個孩子來了以后,主耶和華說,給他起名叫瑪黑珥沙拉勒哈罷斯。或許“哈施”是短的意思,“就是擄掠速達。”這也可以作為講道的題目。這孩子的名字是什么,你為什么給他起這個名字?以賽亞可以將其中的情由講給人們聽。名字說明這個人的本性。當我們念“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主耶和華的意思就是,神藉此把他自己啟示給人,叫人知道。所以在這裡說,基督有的那名字,除了他自己以外沒有人知道。我想這意思就是只有耶穌基督自己,才能完全知道這些名字的意義是什么,並這名字的代價。使基督成為世界的勝利者的代價是什么,只有基督、父神和聖靈知道。除了他自己以外,無人知道。我們所知道的只不過一點點,而這一點點還是上帝啟示給我們的,要不然我們連一點點也不知道。英國的名科學家牛頓說︰“我覺得好象是一個小孩子,在知識真理的海濱,抓到一點點的海沙,但是在我所知道的以外,還有極廣大的知識海洋是我不知道的。”大概就是這樣。論到耶穌基督,你可以這樣說,他是如此的偉大,只有父神才能看見耶穌的另一面。“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十一27)。這意思就是說,耶穌這個名字的代價,以及他所成就的,是人無法度量的,是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想象的,也就是說這名字是無人知道的。我們還知道他的名字被稱為神的道,這立即與約翰福音第一章連接起來︰“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注意在這裡表現出了神的各個位格,而且又各自不同。“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道起初就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耶穌有神的屬性,創造之工也歸屬于他,就是道。道就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稱為道,或者是因為道最能夠把神啟示給人。道將神啟示給我們,盡可能地讓我們知道神,並有關神的真理。神的真理藉著基督啟示給我們,因此被稱為“神的道”,就是神的啟示者。這就說明了基督是何等的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