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給撒狄教會的書信 三1─6 |
這是寫給羅馬統治下亞細亞省七個教會中的第五封書信。欒維廉給每一個城每一個教會一個特殊的名字,他稱撒狄為“死城”。此城離士每拿與別迦摩有數裡之遙,位于內地,士每拿與別迦摩都是在海岸上。撒狄從前是一個有勢力的城市,是利底亞強國的首都。科羅撒斯王有一次在這裡建都,當時的人認為科羅撒斯是最有財富的。在撒狄的歷史當中曾經有二次被敵人進攻並且遭受搶劫與破壞,二次都是因為他們本身未能夠做好相當的警備。雖然這二次的劫難中間相隔相當的年日,可是每一次撒狄城的陷落都是由于同樣的原因。這一座古城建在山頂上,城的大部分都是懸崖峭壁,明顯的看出這種天然的屏障給了撒狄城的人民一種虛偽的安全感。當他們在戰時戒備守城的時候,他們在一點上忽略了,因為他們不重視安全,認為沒有什么會威脅他們的安全。但是在峭壁岩石的下面有一狹窄的通道,敵人可能從這個狹窄的通道一個人一個人的爬進來;偏偏他們在這個地方沒有布下防哨,結果敵人就從這個地方侵入,打開了城門,于是撒狄城陷入敵軍手中。而且多年以后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敵人進入撒狄城正如從前一樣。 同樣的,一九四一年日本空軍偷襲珍珠港,也是由于美國軍事當局沒有采取適當的警備所造成的結果。這是歷史上的事實,美國人應當警戒,盼望歷史不會重演。撒狄的人民曾經一度遭受敵人的進攻,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會重演。一度為當時世界最富強的利底亞王國首都的撒狄城是羅馬時代以前非常重要的城市,可是今天撒狄已經完全是一座死城了。明顯可見,撒狄是在啟示錄中所提七個城市中最接近死亡的一個城市,如今那裡有岩石、野草、沙石,遍地長出一人高的野草,有幾座看起來很可憐的小房屋為三三兩兩的牧羊人所占用。在一英裡之遙的地方有一個小鐵路車站,有兩個房子或許是為車站工人居住的,這大約是欒維廉爵士在一九一○年左右寫書時的情形。這就是撒狄之所以被稱為一個死城的原因。撒狄城的歷史就反映出撒狄教會的歷史與情形。主對這個教會說,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撒狄教會冷落的情形雖然不是絕對的、完全的(我們看下去時或許有些例外),但比較其他七個教會來說,明顯可見是完全死寂的。在七個教會當中比較好的就是士每拿教會,因為論到這個教會僅僅記到她的優點;除了老底嘉教會之外,撒狄的教會或許是在七個教會當中最敗壞的,顯然撒狄的教會是完全死去了。 主在這裡介紹他自己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這七星或許是指著七個教會說的,因為主從天上看這七個教會好象七個星,他是從永世的觀點來看,他看到七個教會最理想的光景。我們從啟示錄一4已經看出來,那裡所用的“七”並不是指著神的靈是複數說的;“七”是代表理想的完全。古教會當中有些人以為這個七必定是指著七個使者,所以他們就想到神離我們太遠了,在神與我們中間須要很多的中保,在天上的神與這個世界上的基督徒之間,常常有不同的階級;這就是為什么在聖經當中,警告我們不可以崇拜天使,並且反對我們相信在神人中間除了耶穌以外還有更多的中保。欒維廉及其它聖經注釋家很絕對、直截了當地說,在神所默示的聖經中,這裡所指的“七”是不能夠指著天使說的。天使並不是我們信仰的對象,他乃是服役的靈,耶和華的仆人,做耶和華所吩咐的,完成他的旨意,但是這裡所說耶和華的七靈絕對不是指著天使說的,也不能夠說神有七位。神是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與聖靈,而且聖靈只有一個,是不能分割的。當耶穌受洗的時候,有聖靈降在耶穌身上,仿佛鴿子;可是聖靈並不是鴿子,但這只不過是在旁邊的人所看到外部的表現,最低限度,施洗約翰與耶穌看見了這種光景。在舊約中的獻祭,往往都是切開的,可是獻鳥做為祭物的時候並不分開。請注意創世記中“論到亞伯拉罕的事”,“只有鳥沒有劈開。”聖靈是一個單元,不能分成七個。在這裡所用的“七”是一種隱喻、表征,說到完全、聖靈與教會有關的多方面的工作(Many folds of activities of Holy Spiri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urches)。聖靈就是上帝的執行者,就好象政府的執行部門國務院行政院一樣,教會裡所有一切的事情聖靈都要注意,並加以干涉。在撒狄的教會,以及歷代以來各地方每一個教會都是這樣。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在給推雅推喇的書信中,曾經有二次顯著的提到行為二字,“我知道你的行為。”“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比起初所行的更多。”主對于撒狄教會的行為所說唯一的事情,就是他們沒有履行神所要求的條件︰“我知道你的行為……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到底這裡所說的行為是指什么?他們所缺少的又是什么?在這裡並沒有說明,但有一件事我們知道主對他們並不滿意。或許在這裡有一個很可悲的缺陷,不論在他們的態度與動機上,或許在他們的實際工作上,無論什么事都是拖延、一直到完全被忽略;他們應當完成這些事工,叫神得榮耀叫人得益處。明顯可知撒狄就是這樣的一個教會,什么事情都愿意采取輕松的步驟,也不愿意從事任何的工作,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教會,一無所為,什么也都不愿意做。現在讓我們看一看今天有沒有這樣的教會呢?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到底什么樣的教會是死教會呢?按照上帝的角度來看,什么樣的教會是死教會呢?一間教會裡面充滿了各種活動、計劃,可是仍然象神所看到的在撒狄那個教會的情形,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你知道從前當撒母耳為先知的時候,膏大衛為以色列的王;大衛的父親耶西把他的七個兒子都排隊成行,撒母耳將他們全都放棄了,並且說︰“耶穌華並不象人看人;人是看外貌,但耶和華是看人內心。”在今天的教會當中很可能有很多象撒狄教會一樣,沒有傳道工作,不為主得人靈魂,沒有熱心,沒有誠實,沒有懇切的禱告,不傳真正的福音──用聖靈一般所用的方法去叫罪人悔改,建立基督的聖徒,使他們在基督裡的信心有根基,這些事情在有些教會當中連聽都沒有聽到。有高大的禮拜堂,也有開會,早晚禮拜也有,差不多什么都有,但是卻沒有生命,是死的,在耶和華看來毫無用處。 有一個故事說到一個黑人想要參加某大城市中最有社交活動的一間教會,他跟教會裡的執事提到這件事,但他們根本不愿意接待他做一個會友,卻又不肯明明說出他是黑人的理由;所以他們就告訴他︰“你要好好禱告這是不是主的意思。”過了兩個禮拜以后,黑人見這個教會的執事,他們就說︰“嘿,你為這件事情禱告了嗎?”“是的。”黑人回答說,“主回答你的禱告時說什么呢?”執事們就問。黑人就說︰“主說了,‘傑,你想加入那間教會嗎?我看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你想要參加這間教會是沒有用的。我過去五十多年曾經試驗想加入這個教會,但是我始終都沒有成功,他們都把我拒之于千裡之外,他們焉能接納你呢?’”假如這件事情不是真的,這個故事也實在能發人深省。從前有一位中國學生在紐約市帶我去參觀紐約河邊教會(Riverside Church),這間教會靠近葛蘭特將軍的墳墓,遙望哈得遜河,從前那位“鼎鼎大名”的新派牧師富士迪博士(Dr.Harry Emerson Fosdick)就在這裡講道多年,他死后又有別人成為他的繼承者。這個教會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在紐約市來講可以說是最“現代化”的。做向導的中國朋友說︰“這個教會是應有盡有。她有最豪華的禮拜堂大鐘,任何教會的設備也趕不上這裡的設備;事實上雖然他們什么都有,可是他們沒有耶穌基督。”我想這是對這間教會最真實的評語,就是按著我所知道的,情形也的確是如此。 撒狄教會的最大缺點就是致命的漠不關心、懶惰、滿不在乎,我們可以由以下幾點看出。第一就是“你們要儆醒”的勸告,從歷史上可以看出撒狄這個城市所以遭到毀滅,兩次都是因為缺乏儆醒。所以在這裡撒狄教會的比喻就是從撒狄城的歷史而得來的。“要儆醒。”撒狄城二次遭受到劫運就是因為未能夠儆醒;假如撒狄教會不儆醒也必要遭受同樣的困難。 第二,就是要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將要衰微的可以說就是將要死的,這是第二節的中間︰“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你可以說在撒狄教會中, 就是那些仍然活著的真基督徒也是軟弱的。在這么一種淒慘的情形當中,可以說凡殘余的軟弱基督徒早晚也是要死去的,因此教會一定要剛強那少數幾個剩下還有點生命的。 第三個勸告就是叫他們想起撒狄教會的起初以及他們過去的歷史,要思想這些教訓,並且了解所加在他們身上的責任(也可以說就是加在我們今天基督徒身上的)。你知道人們往往忘掉了歷史上的教訓,他們這樣做是自害己命。摩西在臨終前對以色列人發表了三篇告別辭,差不多用了申命記全部的篇幅,他勸勉以色列民要記念,不可忘記他們歷史的教訓。申命記這一卷書的論詞就是“要記念”,“你不可忘記”,要記住上帝為你們所成就的,為你們列祖所做的,他過去如何長久的引領你們,如何把你們從埃及領出來,從為奴之家領出來,如何渡過紅海,好象鷹一樣背負在翅膀之上(當然這是一種隱喻的說法)(申卅二11),當你們經過荒蕪的曠野之路,忍耐你們的失敗和不忠實等等。以色列百姓實在給了摩西不少的麻煩,可是他仍然愛這些百姓;他對待他們就如父親對待兒女一樣,他忠告他們要記念神過去為他們所成就的,不要忘掉了他們過去的教訓。 論到撒狄也是同樣真實的。他們要記念他們教會的淵源,他們如何領受並且聽信了福音,存記在心裡。從前有一位哲學教授說過,“輕視歷史的人,必定再一次的體驗歷史。”一個人對過去教訓漠不關心,毫不警惕,就不能夠從過去的教訓得到益處,因此也就不能避免過去的錯失,往往又陷入同樣的陷阱當中,面臨過去屢次遭遇過同樣的困難。這在一般世俗的生活當中是如此,在教會的生活當中也是如此。 我們從聖經的歷史,從教會的歷史,從神如何對待我們的事上,並且神對我們所說的,我們應當記得,這不僅僅是一種學術上的研究,這在我們身上實在有一種道德上的責任。你不能夠研究聖經的歷史,而不感到有道德上的責任;聖經的教訓是多給了誰,就要向誰多取。我們可能會想一九七二年的夏天在美國發生了一個很可怕的龍卷風,造成了相當大的災害,這是不是上帝的審判?是有史以來在北美所發生的最厲害的一次洪水,所造成的災害遠超過一九三六年的洪災;千萬人無家可歸,失掉了他們的財產。當然你不能夠說,我的家和我附近的房子都安全無恙,別人雖然喪失了他們的財產和家人的性命,但我根本沒有受什么災害,所以神的審判是在他們身上,並不在我身上。我們根本不能這樣說,你不能夠把這件事個人化。要記得耶穌說過︰“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么?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4─5)。如果把這件事引申到我們美國自己的經驗來說(這是作者自稱),遭受到數十億元的損失;年複一年的從人民所得稅支付這一次損害。你能夠說這不是神對一個國家的審判么?豈不是因為我們繼續不斷、有增無減的在那裡忘記神,不要神,隨己意去生活嗎?把神從國民學校中趕出去,廢棄祈禱與聖經,以政教分離為口實,瘋狂地走向世俗化──這是美國今日的世態。最低限度在官方來說,美國政府正企圖把神從生活撇開,而美國有千百萬人的的確確是過著一種對神毫無責任感的生活。魯益師在他一本書中說,神用三種方法對他的百姓說話︰良心是上帝的耳語,聖經是神講話,災害是神呼喊。當神的兒女們掩耳不聽神耳語,也不聽他講話,有的時候上帝就用災禍來向他們大呼,要提醒我們,這個民族,不能單靠自己,不要神是活不下去的。我們可以說,艾涅龍卷風的大災禍不是偶然的,也決不是出乎機遇。假如上帝控製一切所要發生的事,這就絕非偶然,當然這也不是人可以避免的。 我們在天然災禍面前束手無策。人所能做的來減輕這種災禍,比所遭受的損害、困難與毀滅實在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可以總結說這是上帝對我們國家的審判,教訓我們實在不能夠不靠神而生活。與今日許多人(包括最高法院)的想法完全相反。我們再回到撒狄教會,第四個勸告就是要謹守,叫那種日趨衰敗的過程得以停止;過去是不好,但不要讓現在及將來更壞;謹守你現在仍然有的,不要讓這一點點也更趨衰敗。必須說,“要悔改”;在希臘文這個意思是改變心意,改換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看法,就如你怎么想到神,怎么想到自己,以及你對于孰是孰非的想法。在這一點上我要提出二件事,第一,在目前的傳福音工作上有什么樣的缺點?第二,是否現代教會正在那裡做不可能的事?今天聽道的人有沒有聽到召人悔改?你或許偶爾在幾間小的禮拜堂裡聽到有關悔改的道理,但是就全國說呢?你聽見過悔改的道理嗎?“悔改呀!”這是聖經中顯而易見的警語。是施洗約翰一開始出來傳道的時候就這樣說︰“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近了。”不久以后耶穌出來公開傳道,也宣布同樣的道理︰要悔改。神現在叫你悔改,悔改可以說是在今天所傳的福音裡聽不見的一個音符,有些人稱之為“廉價的信仰。”說它不夠深度。勸人們信耶穌得救,但他們不清楚知道從哪裡得救,得救的意思倒底是什么。我聽過人所說的“傳福音”,其中所包括的主要之點,就是邀請人把我們的教會當做你的“教會之家”;來參加我們的教會,把我們的教會當做你的家。也有的人說︰“信耶穌基督。”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講如果不悔改歸向神,他們就有下地獄的危險,關于這件事情只字不提。人們犯罪須要神的赦免,這件基本的事實不能夠只靠說︰“我信耶穌”就除掉,或者是在聚會中舉手或把名字簽在一個小卡片上就算了事;你必須要知道你的罪邪惡,也要在主的面前承認你的罪,並真實感覺到你是有罪的,不配的,這才是悔改。根據聖經得救的信息永遠也離不開悔改。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把我們領到基督面前(加三24),悔改就是我們進入得救信心的初步。我們一定要支持真正的傳福音工作,不單只著重信心也著重悔改,我們應該承認,叫罪人走一條輕省的道路來到基督的面前,並消除基督徒經歷中痛苦尷尬的局面是錯誤而不適當的。總而言之,我們傳福音一定要叫人知道他們的罪,把他們領到基督的面前承認罪,為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做救主。 在美國教會歷史中,大覺醒運動是在主后一千七百多年,在約拿單愛德華滋及其他人所領導的複興之時,千萬人擁進神的國度,那是由于主的仆人們忠心傳講上帝的律法可以定人的罪。律法是叫人知罪的;律法不能夠拯救任何人,但是律法的確能夠叫人知道他們須要得救,因為律法叫人深深的體驗到他們在上帝面前的失喪與犯罪的情形。那些論到自己的景況與需要而有虛偽或膚淺觀念的人,也一定會對基督或者他的救恩抱著一種輕浮的態度。引領人悔改的是了解到神律法的功用,也就是說沒有神的律法,人就不知道怎么悔改。這在聖經中也說得非常清楚,可是在今天教會中卻已經大大的被沖淡、被減輕了。主耶穌說他來了並不是要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當然這並不是說在世上有很多義人,這意思是說那自以為義的人,就是那些想自己是義的人,認為他們不須要悔改。 前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教授梅欽博士是我的老師,他說現在教會所以衰退就是因為她企圖做那些不可能的事──就是要召義人悔改。當然不是指真正的義人,因為除了靠神的恩典而成為義人以外,在世界上根本沒有義人;這是指自以為義的人,就是那些認為他們自己是義人,以及那些在神的面前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罪孽有多深的人,可是教會偏偏就邀請這種人來加入教會,參加教會的崇拜和團契,教會擴大的計劃往往鼓勵這一種人繞過窄門。蘇格蘭的屬靈長者撒母耳羅哲夫寫道︰“彎下腰來,罪人,彎下腰來!我們要進神國的門是很矮很小的。” 在美國教會的門前多半裝上一個布告欄,裡面裝上霓虹燈,可以給過路的人看到該教會的一切節目以及活動。有一次筆者看到一個教會布告欄這樣寫著︰“丟擲泥土,失掉地盤。”另一間教會的布告欄說︰“將心給人,于心不安。”一間教會布告牌上將這些標語給過路的人看究竟有何意義呢?這些話根本與基督教無關。從前印度的領袖甘地在他的頭巾上寫著這樣的字︰“你對,就不必發脾氣;你錯,就不肯認輸。”那倒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但那不是基督教,那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心理學或是屬世的智慧而已。問題就是這些在教會門前的布告欄所提供的漂亮言辭,叫過路的人不能不想到這就是教會一般所傳的信息,也可以說就是勸勉人做好事。這些標語在這些教會的禮拜堂門外,說得倒是冠冕堂皇。我也曾經進到這些教會裡面聽,講台上牧師所傳的信息,並不比外面的廣告強多少。有一次,在七月四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前一天的主日,我參加了其中一間教會的禮拜,牧師講到愛國的信息,牧師講的什么題目我現在是記不清了,但是大意就是說,假如每一個人都做好人好事,世界上就沒有壞人了。在講道中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提到有關華盛頓與林肯的往事,總而言之,就是有些人有公德心與理想主義,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當效法的。在講道中根本沒有基督教的信息。 這種講道差不多占了今日美國大部分的教會。他們為什么不傳揚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而只是提出有關華盛頓與林肯的小故事,來勸免人做好人好事呢? 現在自以為義的人以為他們自己沒有問題,他們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什么地方特別需要神,他們到教會裡來只是要一些安慰,使他們覺得舒適。我回想從前有一次在堪薩斯州參加了一次追思禮拜,死去的人並不是本教會的會友,不過是我們家人的一個鄰居;追思禮拜是在一間最大的新正統派的教會的禮拜堂內舉行的。牧師在禱告中說︰“親愛的主啊, 我們知道檷是不希望我們的行事為人達到顛峰的狀態,只是檷希望我們盡力而為,我們知道現在離開我們的這位弟兄他總是這樣做,在凡事上總是做到他最好的地步,所以我們知道他的靈魂一定到檷那裡去。”當我過世后,我不要任何人在我的追思禮拜中說這一類的話。我並沒有在我的言行上做到我最好的地步,我也未能夠盡力而為,我每天在思想言語行為上違背了神的誡命;在我一生中的每一小時之內,我都沒有做到我所應當做到的地步,沒有盡力而為,我到主那裡去,到天堂去,實在並不是因為我的本身所行的。 在某次的講習會上有一位神的仆人講到他自己的故事,他去到一家干洗店洗一套西裝,柜台上的女孩子多找給他一塊美金;他馬上就把這一塊錢還給她,並且說︰“小姐,你錯了,你多找給我一塊錢。”小姐看了一看他就說︰“啊!你一定是要上天堂的啦!”這位神的仆人說,這就給他一個機會做一點小見証,于是他說︰“是的,我一定是要上天堂,這是毫無問題的,但絕對不是因為這一塊錢。”后來他就給這個女孩子講到他上天堂,以及得永生的盼望,所根據的是相信耶穌基督。 億萬的美國人中間很多都是教會的會員,他們想上天堂的根據是什么呢!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良善,有很多人就是這樣認為。如果在教會當中我們不宣稱神的律法與悔改,我們就絕對不能夠得到我們所急需的複興。人們若不理解到他應該永遠下地獄這樣可怕的真理,就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相信主耶穌基督,這是今天教會所迷失的。在虛偽的積極性的掩飾下,現在教會所傳的信息就是取消了對人真實屬靈情況的忠實診斷。 主對撒狄教會說他將要象賊來到一樣(第三節),這句話雖然是指著基督的第二次再來說的,可是這裡面也包括基督在突然的審判上特別的來臨,這是指上帝在突然間來的自然災禍中的呼叫,這件事是無法預先告知的。不過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常常儆醒預備。耶穌說︰“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當災禍來到的時候,就沒有時間悔改,也沒有機會悔改了;恩典的日子要過去,取而代之的就是審判的日子。在全部聖經當中,僅有一個臨死時悔改的例証(被釘十字架的強盜)。 在撒狄教會中並不是每個人在靈性上都死了,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在撒狄教會中,還剩下幾個人沒有污穢自己的衣服,這件事就暗示著一種驚嘆。在普遍背道與屬靈死亡的氣氛當中,還有些人沒有陷入其中。這幾個人在今天我們可以稱為是有生命的、重生的基督徒。這少數的人可以說是撒狄教會唯一的盼望,主應許這些要穿白衣與主同行,這種穿白衣與主同行,使我聯想到羅馬軍隊勝利的情形。如果羅馬的將軍在一次戰爭勝利后歸來羅馬的時候,他就會舉行一個大游行,從全城經過。參加這次勝利游行的人,並不是在大街上的觀眾,而是那一些真正參與這一次勝利戰役的人,他們要穿上白衣,因為白色是勝利的象征。 在人生的患難中,得勝的基督徒將要有份于啟示錄的勝利。“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穿白衣與主同行的反面,就是穿污穢的衣服,正如第四節其余的人那樣。這就令我們想起以賽亞書上所說的,我們所有的義都如污穢的衣服,當然這正與真基督徒所得基督的義相反,這是用隱喻的方法來說,基督的義就好象叫信徒穿上白衣。所謂人的義行就如污穢衣服。代表沒有悔改沒有承認的罪。 真正的基督徒,他們的名字要寫在生命冊上,必不能從其上涂抹。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啟示錄二十12得到一點亮光。在那裡說到︰“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這裡說到兩個案卷,一個是記載行為的,另外一個案卷展開了,就是生命冊。名字寫在生命冊上的,就是永遠得救的;名字記載在行為書卷上的,要丟在地獄裡。主也說將來他在父並聖天使面前,承認那些記載在生命冊上的名字。 有些人提起一個問題︰一個人的名字已經記載在生命冊上,能不能以后又從生命冊上涂抹?這裡說︰“得勝的,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我確實知道神不是真的從生命冊上涂抹我們的名,但是我們不能立刻確實知道我們的名字是在生命冊上。某教會執事要求他的牧師專為蒙神揀選的人講一篇道,牧師就回答說︰“當然啦,我只能對蒙神揀選的人講道,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去拿一支粉筆,在會中所有蒙揀選的人肩頭做一個記號,我總得知道我是對誰講的。當你挑出來誰是蒙揀選的,在他們身上做了記號,我就特別對這些蒙揀選的人講道!”我們沒有捷徑知道誰是蒙揀選的。有些人對我說︰“我愿意做一個基督徒,但首先我要知道我是不是蒙神揀選的。”你只能繞遠路才能知道,那就是接受基督並且認識他。關于撒狄教會的事情我們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