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体辩论(神学)(壁画)
底边为769.5厘米
罗马梵蒂冈宫
作品简介 这一幅《圣体辩论》即属于第一室内的《神学》主题。拉斐尔用基督教会展开对 圣体的“学术研究”的形式来展现一幅宏伟的多人物场面。所谓“圣体辩论”(又称 “圣典辩论”)即是基督教的“圣事”。但天主教、东正教两者仪式不一样。基督教 认为圣事是耶稣基督亲自订立,并具有一定形式的宗教礼仪。圣事有七件,即圣洗、 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画家在这里描绘的是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神 圣不凡与神甫们在隆重圣事上谈论圣典细节的场面。这里有作为圣餐(即圣体)象征 的圣饼,它放在全幅构图中间的祭坛上。画上展开的事件共分两大层次,即两个不同 场面——人间与天上。在天上,象征圣父的形象是在圆拱形画面的最高处,两侧有诸 神与天使长加百列;在他的下面是处在光芒万丈的圆形光环之中的耶稣,他以裸体形 象展现。在耶稣两边,是圣母与施洗约翰,在耶稣的云彩下有一球形,内有一只鸽子, 它是圣灵的象征,如此来构成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圣经中所述的各路 先知与使徒们分坐在两侧,气势十分庄严,脚下彩云翻滚,形成一个天上人间的大间 隔。在这一长条的浮云下面,乃是数量众多的人间著名人物形象。这里有神甫、主教、 祭司、老人和年轻人。每个形象都画得极其生动。观者可以从中找到但丁、萨伏纳罗 拉、虔诚的僧侣画家安哲里柯,等等历史人物。拉斐尔运用卓绝的造型技巧,极有条 理地、节奏感强烈地布置了这些真实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明难忘的超历史聚会的印象。 下面的凡人画得要比天上的圣人生动得多。有的显得潇洒从容,有的体形结实严谨, 有的落落大方,一派学者风度。这里的色彩十分饱满、深沉,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签字大厅是梵蒂冈内一间规模较小的房间,纵向仅9米长,横向约6米。外形线是 半圆形拱门。远看上去它象半圆形的弧窗,所以壁画只有顺其墙壁本来的造型进行描 绘。拉斐尔利用上部的半圆拱弧作了恰到好处的处理。他画成拱形建筑细部,使画面 与墙面本身顺乎自然,这是拉斐尔的匠心独运。 另一个特点是,所有四幅壁画,除了“诗学”以外,都是与宗教哲学有关的。可 是“诗学”恰好与“神学”这幅壁画毗邻而居,这种基督教与异教(希腊神话被视为 异教)和平共处的现象,正说明了当时教会对于异教文化的容忍态度。在这里既可见 到亚当与夏娃获罪的事迹,也能领略阿波罗如何战胜马尔斯的神话。它们与作为上帝 儿子的耶稣求同存异,恐怕不是讽刺,也不是闹笑话,乃是拉斐尔时代的一种思想进 化的现象。当时人们,甚至连教会司职人员也对一些宗教清规戒律持阳奉阴违的态度。 历史总是这样,当年基督教被罗马军百般镇压,最后和解了。现在这座教皇办公的官 方大厅里,基督教也与古代罗马文化趋于和解。不管怎样,拉斐尔在这里是有意无意 地注入了一种战胜禁欲主义的入世思想。这幅壁画的制作年代约在1509~1510年间。 壁画的底边为769.5厘米。
背景说明 16世纪初,负责圣彼得大教堂与梵蒂冈宫的总建筑师是拉斐尔的叔父布拉曼特。 为了让拉斐尔来罗马一显身手,建筑师说服了教皇朱理二世,请这个年仅25岁的画家 前来罗马完成教皇办公室内一系列壁画。按照教皇原来的意图,在这间办公室内绘制 的壁画有一个总主题,即赞誉天主教及首脑们。这意味着用富丽堂皇的壁画来宣扬罗 马教权的威望。所有壁画的内容都必须涉及罗马教廷的历史,并且要把朱理二世及其 继承人利奥十世的肖像画进去。按照这种要求,拉斐尔来到罗马后,对四面墙上的壁 画作了认真的思考。现从这四幅大壁画的构图内容来看,要比原来钦定的纲领要广泛 些,或者说,拉斐尔的构图基本上是与教皇的意图相矛盾的。画家在这里借助于不同 的题材情节,试图表现一种人类智慧与文化的最高境界。因而尽管与教会的宗旨是不 符的,却也难以反对。画家把当时社会崇尚的“神学”、“哲学”、“诗学”、“法 学”4种学问用宏大的绘画来加以赞美,正符合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